浅析“礼貌原则”与“得体原则”.doc
《浅析“礼貌原则”与“得体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礼貌原则”与“得体原则”.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礼貌原则”与“得体原则”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 得体原则; 目标; 手段 【论文摘要】 在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利奇提出了有影响力的“礼貌原则”,并把“得体”作为一个准则视为其下位范畴。然而,我国的语用学者们却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策略“得体原则”,并把“礼貌”作为一个准则视为其下位范畴。究竟谁的覆盖面更广一些?作者的观点是:“礼貌原则”与“得体原则”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得体原则”是言语交际的终极目标,“礼貌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且“得体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这种关系具有普遍适应性。 一、“礼貌原则”与“得体原
2、则”的提出 美国家格莱斯于1967年提出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及其四准则,从而大大推动了“会话含义”理论的向前发展,也为语用学这门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如果在交谈时人人都能严格遵循这四条准则,那么他们便可以进行效率最高、最合理的交际。但事实上,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及其四准则、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话,这也就使以解释话语字面意思为主的“合作原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于是,英国语言学家利奇于1983年效法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一条补救策略,他认为“礼貌原则”可以和格莱
3、斯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从而解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因为出于礼貌,说话人在很多时候并不明言,而是有话曲说,故意让听话人推导其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似乎可以解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以援救“合作原则”。另一方面,我国的语用学者钱冠连、索振羽等在承认利奇的“礼貌原则”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质疑了他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从而提出了一个最高的语用策略“得体原则”,并进一步解释到“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是分工合作的,相互补益的。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协调运作,就完全能保证人们的言语交际正常的、顺利的、效果最佳的进行。 二、“礼貌原则”与“得体原则”的内容分歧 可以看出不论是利奇的“礼貌原则
4、”,还是我者所提出的“得体原则”,它们都是在承认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有效的补救策略。但究竟谁的覆盖面更大一些,即在谁包含谁这个问题上,这两种观点发生了分歧。 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利奇的“礼貌原则”涵盖了“得体原则”,是一个上位范畴的原则。另外利奇还提出了礼貌的层级:损惠层级、选择层级、间接层级。损惠层级涉及言语行为的命题内容,间接层级和选择层级涉及语言的形式,在命题内容损及受话者时,说话越间接,供受话者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礼貌 原则 得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