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程材料课件.pptx
《大学工程材料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工程材料课件.ppt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言,材料应用的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石器、陶器、铜器和铁器时代,即是以当时的人制造工具和日用品的材料做为区分基准。近年来塑料,半导体和复合材料等的发明和应用,更是导致加工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出各种大量或更高精度的产品。,http:/,前言(续),材料的进步主导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材料是制造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故了解工程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特性已成为从事制造相关研究或产业之人员所必备的知识。材料在设计时间被选用的主要考虑是它所具备的性质(Properties)可以符合产品的功能要求。,http:/,前言(续),对工程材料言,材料性质中的机械性质是最主要的评估因素,其次是物理
2、性质及化学性质。材料性质是由组成的成分(元素或化合物)和其组织所决定,并且会影响材料的加工性和使用特性。材料的组织有结晶和非结晶两种形式。,http:/,前言(续),结晶原子在晶粒内有一定规则的周期性排列,并由许多晶粒构成所谓的结晶组织材料,例如金属和陶瓷。晶粒内原子的排列方式,例如金属结晶中常见的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六方最密的排列,以及晶粒本身的形状和大小,都会造成材料性质的不同。非结晶材料的组成原子无一定规则排列的特性者称之为非结晶组织材料,例如玻璃和塑料。,http:/,前言(续),一般可将工程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金属材料又分为铁系金属(Ferrous metals)和非
3、铁系金属(Nonferrous metals)。非金属材料则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详如图2.1所示。有机材:由动植物细胞转变而成,为碳化合 物,可溶于有机液(如酒精)但不溶于水。无机材:指可以溶于水的矿物,一般言其抗热能力优于有机材料。,http:/,前言(续),http:/,前言(续),材料组成之原子间的键结方式 离子键(Ionic bond)、共价键(Covalent bond)、金属键(Metallic bond)和凡得瓦尔键(van der Walls bond)。可分为金属材料(Metals)、陶瓷(Ceramics)和玻璃(Glasses)材料、聚合体材料(Polymers)(又
4、称高分子材料,或塑料材料),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和电子材料(Electronic Materials)等五大类。,http:/,前言(续),金属材料之优点目前用量最多的工程材料 扮演承载负荷及耐热结构的重要角色种类及产量很多,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人类对其特性也较了解 较易于加工或成形,并且价格方面相对于同等级的其他材料较为便宜,http:/,前言(续),随着能源或环保问题的日益受到重视非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及使用量则是与日俱增 陶瓷材料:耐高温的性质,被应用到工业级的高温炉或高速切削的刀具上。聚合体材料:人造材料,因为具有容易成形、重量轻及抗腐蚀的特性,如水桶、碗盘、
5、玩具等,工程方面的机械零件、衬垫、外壳构件等都可见到。,http:/,前言(续),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 复合材料 由金属、陶瓷或聚合体材料所组成。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截长补短以满足对此新材料须具备之特定性质的要求。重量轻又具高强度。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从休闲器材、钓竿,到尖端科技的飞机、航天飞机等。,http:/,前言(完),奈米材料的生产与应用 许多国家早已投入庞大的研发人力与资金。可预期地奈米材料的开发,未来将影响人类生活至巨。半导体材料 电脑工业发展的主角。计算机对机械制造的重要性极为显著,惟电子材料无法被加工成结构体来使用。,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2.1.1 化学性质在大气环
6、境中,金属的表面会生成非金属化合物而被逐渐侵蚀消耗,称此现象为腐蚀(Corrosion)。腐蚀的发生是金属材料本身的化学性质所导致,随材料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金属腐蚀发生的状态可分为没有水分的化学腐蚀和有水分的电化学腐蚀两种。,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氧化(Oxidation)作用最常见的化学腐蚀,可发生在常温或高温的状态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上具有较活泼的特性容易和氧产生反应形成氧化物薄膜。氧化作用会随着时间的经过步不断地进行,如铁系材料的氧化物薄膜又称铁锈,在表层形成后会自母材剥落而不能隔绝氧继续和内部材料的接触。有些氧化物比原材料的硬度更高,例如铝的氧化物,可增加零件抗
7、磨耗的能力,因此发展出使其氧化层增厚的制程。,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电化学腐蚀 指金属材料受到周围环境中的水分或化学溶液等介质的作用,产生电子转移及金属本身的离子化(Ionization)的现象,并称此处为阳极。失去电子的金属以阳离子状态溶入水中形成电气回路,在阳极部位的金属会受到侵蚀而逐渐的减少。金属的表面若存在不纯物、成分偏析、加工畸变、或残留应力等,即形成不均匀的状态。电化学腐蚀作用可被应用在非传统加工的制程上,将工件材料不要的部分侵蚀掉而得到所要的工件形状和尺寸,例如化学加工和电化学加工。,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2.1.2 物理性质金属材料的
8、物理性质,和机械制造关系较密切的有七项,即比重、熔点、比热、热膨胀系数、热传导性、导电性和磁性等。1.比重(Specific gravity)指某一物体的重量对同体积4C纯水重量之比值。相同金属材料的比重值会因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也会随加工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别。,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比重一样可以表示此一性质的是密度。密度(Density)是指每单位体积该材料的质量。密度关系着比强度(Specific strength)和比刚性(Specific stiffness)的大小。就能量消耗或动力限制的观点言,它是材料选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航天工业和高速运转的机具设备等。,ht
9、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2.熔点(Melting point)金属材料的结晶组织状态受到温度升高所供给热能的影响,促使原先固态之规则且紧密排列的原子开始分离而变成松散且可自由移动的液态,此时的温度称为该材料的熔点。纯金属的熔点为固定值,合金的熔点则因所含的成分而异,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仍会改变。熔点高的材料适用于高温作业的环境,例如喷射引擎和锅炉,或是高速运动会产生大量摩擦热而导致高温的机械零件。,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熔点高的材料对铸造性或成形加工性等会有不利的影响,增加制造成本。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和熔点有关,故在退火热处理和热作加工时需注意此性质的影响
10、。3.比热(Specific heat)使单位质量材料之温度升高1C所需的热量称为比热。金属的比热较小,且通常随温度上升而增大。,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4.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物体的温度上升1C时,体积的增加率叫体积膨胀系数,长度的增加率叫线膨胀系数。普通金属中线膨胀系数以锌为最大,以钨、钼为最小。通常熔点愈低其者热膨胀系数愈大。热膨胀性质可能导致材料热应力的产生进而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寿命。,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5.热传导性(Thermal conductivity)体积为1立方公分的正立方体
11、,当两对面间的温度差为1C时,每秒自高温面传送到低温面的热量称为热传导性。用以表示热量流经材料的难易程度。金属材料都是热的良导体,银的热传导性最大,铜及铝次之。,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6.比电阻(Specific resistance)截面积1平方公分,长度1公分的金属材料之电阻值(单位为奥姆,Ohm)称为比电阻。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比电阻相对较低,其中以银为最低,其次为铜、金、铝等。当温度上升时,金属的比电阻随之增加。有些金属或合金材料在某一临界温度以下,会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的状况,称之为超导性(Superconductivity)。,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
12、续),7.磁性(Magnetic property)若金属可被磁石的强大磁场磁化而变成小磁石,并可相互吸引时,即称此金属为铁磁性材料(Ferromagnetic material),如铁、钴和镍等。大部分的金属被磁化的强度很微弱,不会被磁石吸引,此类金属叫做顺磁性材料(Paramagnetic material),如铝、铂等。会对磁石产生微弱排斥现象,谓之反磁性材料(Diamagnetic material),如铜、银等,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2.1.3 机械性质 金属材料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最主要的原因在其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质。较重要的机械性质有:1.强度
13、(Strength)强度是指材料对外加负荷导致变形的抵抗能力。降伏强度(Yield strength,Y.S.):材料呈现永久变形所需之最小应力值。,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材料断裂前之最大应力值,如图2.2所示。降伏强度通常是机械设计时选择材料之最重要考虑。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抗剪强度(Shear strength)、抗扭强度(Torsional strength)等,分别为材料抵抗不同形式外力作用时之能力,其值由相关试验求得。金属材料在发生降伏状态(即永久变形)之前的应力应变关系是
14、线性的,其斜率称为弹性模数(Modulus of elasticity),通常以E为其代号。材料是属于弹性区域,受到外加负荷时变形的反应可用虎克定律(Hookes law)计算。,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E值愈高即直线愈陡,代表材料的刚性(Stiffness)愈大,对负荷引起变形的抵抗能力愈高。当应力状态超过降伏强度以后,材料进入塑性区域,应力与应变之关系曲线不再是线性,而是指数曲线。材料开始发生永久变形,并受到应变硬化(Strain hardening)或称加工硬化(Work hardening)的作用。当应力到达抗拉强度时,材料出现颈缩(Necking)现象直到断裂。,
15、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机械制造程序中的塑性加工即是探讨材料在受到降伏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应力状态所造成的塑性变形。温度高低及材料变形速率会影响以上所述各项性质之值及曲线形式。,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2.延性(Ductility)延性是材料在断裂时,破坏点之塑性变形量。主要的表示法有伸长率(Percentage of elongation)和面积缩减率(Percentage of area reduction)两种,均可由拉伸实验中求得。伸长率:把已断裂试片之两断口接回,量取已变长之标点间的长度并减去标点间之原来长度后,再除以标点间之原来长度所得商之百分
16、率值,如图2.3所示。面积缩减率:是将原来之断面积减去断裂后最小断面积,再除以原来断面积所得商之百分率值。,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伸长率或面积缩减率的大小可用以表示材料塑性加工性之优劣程度。对脆性材料言,两者之值皆趋近于零。,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3.硬度(Hardness)在材料的表面施以外加压力时,材料会产生凹痕变形,抵抗此种受压变形的能力较大者所产生的变形量较小,表示硬度较高。硬度试验法对材料只产生局部性的破坏,且操作比较简单,故应用很广。通常可以硬度值做为材料强度大小的指标。硬度试验法有勃氏(Brinell,HB)、洛氏(Rockwell,H
17、RC,HRB等)、维氏(Vickers,HV)、萧氏(Shore,HS)、努氏(Knoop,HK)和莫氏(Mohs)等。,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材料抵抗压凹能力的大小会随不同试验法之压头的形状和施加负荷的方式而有所不同。图2.4显示勃氏硬度试验的量测及计算方法。图2.5显示洛氏硬度试验中不同压头的形状。,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4.韧性(Toughness)当材料承受一突然施加的撞击外力时其应变率(Strain rate)很大,材料会呈现较脆的特性。通常把这种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称为材料的韧性。冲击试验(Impact test)有沙丕(Charpy)试验
18、和艾左(Izod)试验两种。利用瞬间冲击力撞断试片时,以能量被吸收的多少来表示韧性的大小,如图2.6显示沙丕试验。转换温度: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吸收冲击能的能力急剧降低以致破坏的形式会由延性破坏转变成脆性破坏。,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体心立方结晶的金属即具有转换温度。冲击试验适用于求材料之转换温度值。金属材料大都有高冲击抵抗值,也就是韧性高,通常表示也具有高强度和高延性。陶瓷和许多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但是几乎没有延性,韧性。,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5.破坏韧性(Fracture toughness)当材料
19、在凝固成形或加工的过程中,内部或表面产生裂缝或其他微小缺陷时,抵抗裂缝成长的能力以破坏韧性表示。一般工程材料都多少含有某些缺陷,在外力作用下裂缝是否会出现不稳定的成长,导致材料破坏是以所谓的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是否达到临界值为判断依据。应力强度因子是结合外力换算的应力值、工件几何形状和原有裂缝长度计算而得。,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临界值即为所称的破裂韧性,是材料的一个定量的性质,其值由相关的试验得到。相同类型的材料,破裂韧性较大者,其降伏强度较小,在设计产品使用条件、寿命及检验标准时,要特别注意需同时考虑材料这两项性质。,http
20、:/,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6.疲劳(Fatigue)机械零件经常用在承受变动负荷的场合,虽然此种反复作用的应力小于材料的降伏强度,但材料也会发生破坏,称此现象为疲劳。疲劳破坏进行的模式是材料原有之微小裂缝在循环应力的反复作用下,裂缝稳定地逐渐延伸,最后当裂缝长度超过某一极限值时即发生不可停止的不稳定成长致使工件断裂。疲劳试验(Fatigue test)是求取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F.S.)的方法。,http:/,2.1 金属材料之性质(续),将不同应力振幅值(S)及使工件破坏的应力反复作用次数(N)绘制成所谓的S-N曲线,如图2.7所示。曲线出现水平部份时,其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工程 材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