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精品]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研究.doc
《[毕业设计精品]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精品]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研究.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研究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RIMINAL年 级:2006级学 号:姓 名:专 业:法学指导老师:2010年6月院 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法学 年 级 2006级 姓 名 题 目 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研究 指导教师 评 语 指导教师 (签章)评 阅 人评 语 评 阅 人 (签章)成 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 月 日毕业论文任务书班 级 2006级1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发题日期:2010 年 3 月 7 日 完成日期: 6 月 10 日题 目 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研究
2、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目前,我国在立法中没有明确非法证据的效力,在司法中也缺乏相关程序。能否认定和怎样认定非法证据的效力已成为我国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对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体系化认定,体现了现代刑事诉讼活动追求实体真实以惩罚犯罪与严守正当程序以保障人权两大目的理念的对立和统一,也反映了对刑事诉讼制度的传统和现实政策的变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刑事诉讼制度的文明进步程度。因此,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完善刑事诉讼立法,规范司法实践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的理论、现实和中外比较研究,进而看到现阶段中国刑事非法证据制度的不完善。从而揭示出中国现阶段刑事
3、非法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对现状的原因分析,为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制度指明了方向;又通过中外刑事非法证据效力的比较分析,为构建我国刑事非法证据制度提供借鉴;最后总结出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的几点构想。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进行毕业论文创作所需要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确定论文题目并报送导师审核,并开始每周填写指导记要 (3)撰写毕业论文提纲并进行修改 (4)完成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绪论、正文、结论和致谢的写作 (5)标出毕业论文的注释,并附上资料索引 (6)整理、编排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7)完成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8)根据导师的审阅意见对论文做最后完善,定稿并提交评阅
4、 (9)翻译出一万字符以上的相关外文资料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2 周)第一部分绪论 ( 2周) 第二部分刑事非法证据概述 ( 2周) 第三部分中外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和实践 ( 2周)第四部分导致中外非法证据效力不同的因素 ( 2周) 第五部分 对规范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法律效力的构想 ( 3周)评阅及答辩 ( 1周)备 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审 批 人: 年 月 日摘 要刑事非法证据是否具有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在我国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这场争论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在法律上界定刑事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进而探讨在我国建立什么样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996年刑事诉讼法虽然对刑
5、事非法证据的运用作了相关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结合的诉讼目的。但从具体方面而言,却存在着立法不完善、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等若干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对于刑事非法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和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还存在争论。本文尝试对我国刑事非法证据及其效力的理论、立法以及司法实践进行研究,借鉴其他国家关于刑事非法证据的相关规定,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对中国刑事非法证据效力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剖析研究,力求促进其完善。文章首先对刑事非法证据及其效力的概念及其类型进行了界定,接着综合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对刑事非法证据的效力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分型得出了采信说、区别对待说、去伪存真线索转
6、化说、排除加例外说、区别对待衡量转化说、排除说等六种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美、英、德、日四个个代表性国家及我国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效力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进而指出我国对这一问题不同于国外的原因并且指出我国刑事非法证据制度的不足。最后针对我国刑事非法证据制度的不足,借鉴其他国家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规定对规范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法律效力进行法律构建。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完善立法机制。明确程序法定原则。第二,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第三,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配套机制。关键词:非法证据 法律效力 排除规则 AbstractWhether evidence of cr
7、iminal illegal evid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aw in China has been in constant discussion in our jurisprudence. The central theme of this discussion is how to define in law the legal effect of the criminal illegal evidence, then what kind of establishment in our countrys criminal illegal evidence
8、 exclusion rule. Although the Criminal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1996, the use of illegal evidence made relevant provis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to reflect the punishment of crime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litigation purposes combined. However, in terms of specific aspects, but there is inade
9、quate legislation, judicial practice, and so difficult to operate a number of issues, in the final analysis because of our evidence for criminal illegal validity of and what kind of legal effect is also in disput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heories of criminal illegal evidence, legislation and judic
10、ial practice, research, learn from others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illegal evidence from Chinas actual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evid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riminal illegal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seeking to promote its perfect. The article first o
11、f the criminal illegal concept and types of evidence were defined, then the different views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scholars, the evidenc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riminal illegal theoretical analysis, by sub-type letters De Chu said in mining, different treatment that, eliminate the false and r
12、etain the true transformation that leads, add an exception rule that discrimination measure conversion, said that of six exclusion theory. On this basis, by introducing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Germany, Japan and China in four countries were represented on the effect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rimin
13、al law and judicial practice, then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foreign country on this issue of reas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riminal Illegal insufficient evidence of the system. Finally, our system of criminal illegal evidence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on this issue with the rele
14、vant provisions of the normative legal effect of evidence of criminal illegal legal construct. I would,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improve the legislative framework. Clear procedures for legal principles. Second, Improving the criminal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rules application.Third, establish a
15、consistent national condition of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rule matching mechanism. Keywords: Illegal evidence The force of law Exclusion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问题的提出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本文研究方法1第2章 刑事非法证据及其效力概述32.1 刑事非法证据的概念及其分类32.2 我国理论界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的观点及思考3第3章 中外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与实践73.1 美国对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与实践73.2 英国对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与实践
16、73.3 德国对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与实践83.4 日本对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与实践103.5 我国对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与实践11第4章 导致中外非法证据效力不同的因素134.1 诉讼文化环境的不同134.2 法律观念的不同144.3 刑事诉讼目的不同144.4 现阶段国内刑事司法的现实与国际环境的不同14第5章 对规范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法律效力的构想165.1我国关于非法证据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165.1.1程序法定没有得贯彻,立法有违程序法定原则165.1.2 法律规定不全面、不彻底, 缺乏可操作性165.1.3 缺乏配套的制度的支持175.2 规范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法律效力的几点构想185.2.1
17、 完善立法机制,明确程序法定原则185.2.2 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185.2.2.1 对非法言词证据加以绝对排除185.2.2.2 对非法实物证据原则上应当加以排除195.2.3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配套机制195.2.3.1 建立侦查司法审查机制195.2.3.2 建立证据庭前审查机制205.2.3.3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215.2.3.4 强化证人出庭作证制度215.2.3.5 构建完善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责任235.2.3.6 建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双重保障制度235.2.3.7 完善对被侵权人的救济机制24结论25致谢26参考
18、文献27附录28第1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手段收集证据。这是我国关于刑事非法证据在刑事诉讼法上的具体表述,也是唯一的表述。自刑事诉讼法1996年修订以来,关于非法证据的效力及其界定已经成为刑事司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首先法律只规定了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等手段获取的证据不得使用,对其他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则没有具体规定;其次对于非法实物证据的派生证据的法律效力没有规定;最后对于维护非法证据制度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进行支撑。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立法上对这一问题没有具体涉及,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诉讼理论界在刑事非法证据的
19、效力问题上没有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统一理论,无法通过完善的理论来指导立法及司法实践。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关于刑事非法证据效力的理论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并且根据各自国家不同的国情很好的指导了各国关于非法证据的立法及司法实践。首先在理论上对刑事非法者证据的效力进行了分类,这一点在各国关于非法证据的立法上得到了体现,其次对刑事非法证据的理论进行了体系化建设和完善,这样有利于指导各国的立法及司法实务。国内法学学者们也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希望尽快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理论体系建设。当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对于能否采纳非法证据用于刑事诉讼程序的问题,即非法证据是否具有法
20、律效力问;二是关于刑事非法证据的理论体系建设问题。但是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是照搬国外学者的理论,没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1.3 本文研究方法刑事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研究涉及到立法及司法的方方面面。并且绝非诉讼法领域内一个孤立的环节,其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息息相关。因此,我国刑事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研究,必须将其与整个刑事诉讼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下面笔者将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及价值分析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系统研究,一方面借鉴国外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前提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总结一套完善的非法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精品 毕业设计 精品 刑事 非法 证据 效力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