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论文浅谈WTO体制中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问题.doc
《经济法论文浅谈WTO体制中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论文浅谈WTO体制中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WTO体制中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问题 题的提出WTO成立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贸易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形式也逐渐从传统领域向新的领域扩展文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自由贸易体制的有效实施。然而,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引起了新的问题: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自由贸易体制促使文化贸易进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美、德、英、法等的贸易额占了全球文化贸易额的一半。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国际化、集中化的重组过程后形成了世界市场上的优势集团的垄断局面,例如美国好莱坞在世界电影业中的绝对霸权地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文化贸易领域纷争不断。因此,如何实现文化贸易的公
2、平发展以确保文化多样性,就成为WTO自由贸易体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二、WTO体制中文化与贸易问题的核心表现关注国际贸易法新近发展的学者可能都记得视昕媒介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即将结束时是怎样一个炙手可热的议题。视听产品是1993年最后几天的谈判场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关于其待遇的争论差一点就毁了整个乌拉圭谈判回合。争论主要分为两派:第一派包括那些认为视听媒介是与其他产品没有任何不同的娱乐产品的国家政府。他们希望视听媒介仍然接受服务贸易领域自由化规则的调整;第二派包括那些坚信视听媒介是文化产品的国家。他们坚持认为视听媒介是社会基本价值与信念的载体,因此应区别对待。前者以拥有巨大视听产品出口利益的
3、美国为代表,后者则以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日渐式微的欧洲国家、加拿大为代表,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文化例9(cuituralCXeepfion)”口号,寻找避开美国提出的视听服务全面自由化要求的方式。提议要么设定一项关于视听服务的原则性例外条款,要么制定包括一系列独立规则在内的特殊附件。其实早在WTO成立之前,欧美国家之间早就针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贸易待遇问题展开过多次争论,丽文化与贸易问题也成为阻碍其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重要因素。纵观历史上贸易与文化问题的争论,尤其是自乌拉圭回合以来有关视听产品与服务贸易待遇的激烈交锋:横看典型文化产品之视听产品基于其自身特性与市场规律对于一国政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
4、影响,WTO体制中文化与贸易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争论的缘起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特性与其贸易待遇争论主要是缘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双重属性,即商品性与文化性,与其直接关联的就是贸易待遇问题。虽然产业化生存与商品贸易反映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基本经济属性,但人们最终对其进行消费的选择也揭示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内容特性。可以说,文化产品与服务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本身的价值不在于作为载体的物质实体,而在于其所承载的实质内容我们说,任何一件商品都是由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组成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参与市场流通前必然经过人力制作的过程。这也就构成了市场买卖必须具有的“交换价值”;同时,文化产品与服务蕴
5、涵的精神文化财富才是人们做出消费决定的根本原因,构成了商品交换的前提“使用价值”,这一内涵与其产品与服务表现形式的使用并无必然关联这样,“文化”与“经济”的含量和质量便处在微妙的平衡之中,反映了文化产品与服务之于经济与社会领域的本质重要性一旦这种状态失衡,那么,或者单纯追求商业利润而贬抑了产品的文化品格。或者由于过高抬升文化价值而致使文化产品滞销。WTO如何看待与规范视听媒介,历史上经历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开始时完全排除于一般商品贸易之外,即广为诟病的“文化例外”,后又发展成绝对的自由化。某种程度上。文化产品可以换得经济利益,因此导致了许多相互竞争的利益关系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而这些
6、问题都需要在一个适当的法律架构中才能够协调解决。正如乌拉圭回合结束时列入文化例外条款的提议没能获得通过所表现的那样,WTO并没有将文化排除于贸易协定之外。然而,如果说将文化产品排除在多边贸易协议之外不是一种实际的解决方式,也不必然意味着文化产品就应该享有与其他任何产品一样的待遇。拒绝承认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及其在文化发展变化过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只会导致文化与贸易体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从而引起更多的冲突。文化冲突在WTO成立后与日俱增的事实,表明现存贸易体制在处理文化议题时还存在许多不确定与不适当的地方。(二)争论重心的转变:从单纯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待遇问题到维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随着乌拉圭
7、回合的终结,“文化例外”也逐渐走向末路。从内容上看。它没有就视听媒介例外的范围与程度予以说明;从目标角度看,这一原则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诉求。其消极无为的意图更是暴露了它的主要缺陷。加拿大高举文化例外大旗,仅仅是为了对抗美国在文化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以及其针对欧加影视市场的计划方案。继文化例外在乌拉圭回合失败以后,文化保护论的支持者认识到,国际贸易法中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保卫文化价值,文化多样性(culturaldiversity)应运而生。作为视听产品与服务贸易谈判中官方倡导的政策目标,文化多样性相对于文化例外的否定性与潜在的反美特性,具有概念上中立的优势。视听贸易的多样性可以忽略
8、意识形态及保护主义动机进行纯贸易的统计分析即便足美国也从未表示过反对文化多样性,实际上世界上很少有地方比美国的文化更加多元美国政府在教育、就业等领域都采取了促进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国内文化产业政策方面也制定了鼓励竞争、扩大消费选择血的政策法规。因此,美国在就他国相关做法提出反对意见时。也都以争议中的行为属于假借维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之名的贸易保护行为为由WTO内部也对此转交作出了回应。当时的WTO总干事鲁杰罗(RenatoRuggiero)于1997年6月在南方共同市场理事会(theCommonMarketCounciloftheMERCOSUR)会议上发表的一份关于在新的WTO
9、谈判回合中考虑贸易自由化的文化影响力的讲话,可以看作是他对此问题的第一次公开表态。鲁杰罗宣称,当代世界,各种经济、民族和文明交错相会,各自都保持着自己的本质和文化,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巨大挑战,也是希望所在o此后不到一年,1998年5月,他警告成员国政府不应低估施加在多边贸易体系之上的要求其解决公共关切事项(publicconcerns)的压力,但是最终解决不应仅依赖于多边贸易体系自身在这些公众关切议题中,鲁杰罗特别提到了文化多样性。02000年7月举行的G-8东京蜂会也承认,维护文化多样性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源泉的重要性。对于21世纪整个人类的生存都有潜在意义,因为其鼓励了创新、促进了改革。西应该
10、说,WTO中关于维持文化多样性的新焦点并没有掩盖原先就存在的关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待遇问题,只是促使老问题在新形势下从一个更为广泛的角度考虑,与维护文化身份与文化多样性的目标紧密相连。将待遇问题作为WTO中考虑文化议题的切入点虽是现实的需要,但却容易产生将文化产品与服务排除于贸易协议之外的消极观点,而文化多样性这一新的视角则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使可持续发展这一积极目标入手,一方面可以采取保护现存文化的措施,另一方面也包含促进对其他文化表达形式作最大可能开放的意思;既不要求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完全排除,也不是要将其与其他产品与服务完全等同,对于文化与贸易问题的解决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三)争论中的现实问
11、题:贸易待遇的复杂性货物与服务的分类困境另一个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具体内容有关,髓着科技的进步,这一问题似乎更突出,许多新兴媒介方式无法从性质上清楚地界定,导致适用哪些WTO协议悬而未决按WTO服务部门分类表(MTNGNSW120),WTO体系将视听作为服务的分部门,所有视听媒介产品的生产、发行和放映都归GATS调整。论文 毕业论文然而,实践中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清晰。例如,电影票房收益或电视节目的买卖是否仅属于服务贸易?GATT1994第4条规定的电影包括哪些具体行为?此类矛盾已在WTO争端解决的具体案例中有所体现。在1996年土耳其电影税案中,美国控诉土耳其时是基于GATTl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论文 浅谈 WTO 体制 自由贸易 文化 多样性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