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农村基层“微腐败”的调研报告.doc
《查处农村基层“微腐败”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查处农村基层“微腐败”的调研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YY区查处农村基层“微腐败”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市关于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实施方案部署,YY区将“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今年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两个责任”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防范基层“微腐败”的长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让人民群众共享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净化农村(社区)基层政治生态,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精心组织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区纪委成立整治农村基层“微腐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发工作方案,围绕省纪委确定的基层“微腐败”四个方面重点内容,加强对镇(街)纪(工)
2、委专项工作的协调督促指导,利用微信工作群、区政府门户网站、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发动。4月初印发查处基层微腐败问题公告1000份在全区各村居委会、人口密集区张贴,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邮箱,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同时配合市纪委开展基层“微腐败”实地调研,持续释放了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二)畅通线索渠道,加大督办力度。一是集中排查,建立台账。对十八大以来受理的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据统计,2015年来共受理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共77件次,其中,2015年46件次;2016年上半年31件次,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5件次,增幅为19%。严格执行问题线索处置
3、标准,按照中央、省、市纪委转办交办和区本级纪委受理等类别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二是拓宽渠道,突出重点。坚持领导接访和大“下访”制度。2016年4月,区纪委会同市纪委开展“携手阳光纪检、共建清风XX”信访举报开放日活动,深入问题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演丰镇和白龙街道现场接访,共接待群众155人次,受理问题74件次。现场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三是跟踪督促,推动落实。实行逐级对账,结案销账的制度,将省、市纪委交办转办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作为查处重点进行交办,要求承办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负责人、承办人和办理期限,加大跟踪督办力度,严格审查办理报告,推动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
4、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统计,2015年以来区纪委共承办省、市纪委转办交办问题线索28件次,办结18件次,正在办理10件次,办结率达64%。如2015年底抽调骨干力量对省、市纪委转办反映东湖村委会主任石礼清挥霍集体资金、骗取征地补偿款等这一疑难问题再次深入调查,在查阅账目、实地走访和约谈有关当事人的基础上,邀请东湖村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灵山镇干部和有关部门代表共计60余人召开东湖村信访问题调查结果公开反馈会,从法律和历史的角度对群众信访问题逐个作出答复,组织信访当事双方相互对质辩论,促成双方形成思想共识,有效化解了信访多年的矛盾纠纷。(三)突出审查重点,严厉查处“微腐败”问题。据统计,2014
5、年以来,查处基层违纪案件共80件、立案92人,党支部1个,分别占立案总数和查处人数72%和74.8%。从被查处问题的性质看,主要是基层干部在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管理使用中的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等问题,以及漠视群众利益、庸政懒政等违反作风纪律问题。根据我区基层“微腐败”问题举报数量小幅上升的信访形势,区纪委从全区13个镇街纪检组织和区直机关纪检组抽调纪检干部,围绕市纪委重点督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开展专项调查活动。在执纪审查过程中,始终把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如严肃查处琼山对外贸易总公司党支部违反政治规矩,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违
6、纪问题并形成案件剖析报告,得到了省、市纪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四)加强协调指导,破解乡镇“零立案”问题。针对演丰镇、三江镇纪委的“零立案”问题,区纪委召开演丰镇、三江镇的问题线索排查会议,将违纪问题较为明显的4个问题线索做为重点进行初核,指导演丰、三江镇纪委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协助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对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予以严肃查处,彻底消灭乡镇纪委“零立案”现象。二、我区当前基层“微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一)违纪手段多样。从近三年查处的群众身边腐败典型案件看,“蝇贪”违纪手段、形式多样。一是隐蔽类,主要是虚报冒领、截留私分等,如演丰镇北港村原党支部书记蒋侯吉伙同他人,骗
7、取国家农村改厕补贴32800元。二是肆无忌惮类,主要是盘剥克扣、贪污索贿等,如区海洋渔业局原科员李明哲利用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职权,向北港村4户申请危房改造指标的村民索要好处费6万元。三是庸政懒政类,主要是失职渎职、不干事、不担事等。如新埠土尾居委会原党支部书记陈泽胜在东新大道项目征地拆迁的过程中严重失职渎职,造成被征宅基地测量面积远远超出实际面积,把关审查不严致使37名非拆迁群众获得安置。四是勾结串通,“抱团”腐败高发多发。该类违纪形式涉及人数多,隐蔽性更强,更易达到违纪目的,对群众危害更大。如灵山镇大昌村党支部书记蒙绪橙、主任林诗王多次收受房地产公司三千元至三万元不等的贿赂,协助房地产公司
8、尽快从村民手中获得土地。(二)违纪问题涉及面宽。基层违纪范围涵盖了集体企业资产和农村“三资”收益、处置,涉及各类强农惠农资金等国家专项财政发放、分配,发生在基层事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一是少数基层干部将危房改造补助、低保金、养老金、征地拆迁补偿款等财政专项惠农资金视为“唐僧肉”。如灵山镇福玉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黄积煌等5名干部2013年来非法占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工作补助3.88万元。二是少数基层干部将集体资产当做私人财产,损公肥私,供自己支配使用,甚至挥霍浪费。如演丰镇北港村原党支部书记蒋侯吉为亲属暗中输送利益,以1200元/年的低价将村集体防洪楼出租给其表弟,后者以9000元/年转租给中国移动
9、公司作为机房。三是少数干部利用行政审批、执法监察、事务管理等职权,将群众利益当做“砧上肉”,随意勒索盘剥,中饱私囊。如YY区冲坡岭热带作物场党委书记王琼进会同会计、出纳等人,从2007年至2009年从集中保管的149名退休职工的个人医疗卡中套取、挪用12.5万元,至今未能返还给职工。(三)违纪干部级别低危害大。据统计,YY区2014年来整治基层“微腐败”问题中被查处村(居)委会干部的数量最多、占比最大,共40人,占立案总人数的43.5%。村(居)委会干部身份特殊,既不是公务员,有些还不是党员,受监督制约较少,却是党和政府基层的“代言人”,直接面对群众,并掌握农村基层土地出让、农村资产处置、拆迁
10、棚改资金分配等权力,基层干部靠山吃山的违纪行为,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割裂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白龙街道晋江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吴亚光和村民小组长李亚全以谋利为目的,违规非法转让集体土地3.05亩,吴亚光还收受5万元好处费为土地买主开具假证明。除此以外,一些执法单位的党员干部在履行行政审批和管理等职权的过程中,丧失底线,贪婪腐化,吃拿卡要,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原局长李温强为多名违法建筑业主提供保护,收取“关照费”15万元,还有老板为其支持拆除工地范围内违法建筑送给“答谢费”4万元。由于李温强带头违法违纪,产生了不良示范效应,下属干部纷纷“效仿”收受钱财。该
11、单位执法大队白龙中队几任中队长马廷裔、刘世雄、杨全峰都因向违章建筑业主索取好处费被判刑。(四)违纪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基层“微腐败”涉案金额和标的价值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出现了“小官巨贪”的现象。少数干部法纪道德观念严重滑坡,追逐金钱名利,利用自身职务和地位,雁过拨毛,见钱就贪、见利就拿。如区委宣传部原副主任科员陈进华从2008年至2012年期间,夸口能够安排调动工作、获取保障性政策房指标、办理建房手续等,骗取148名群众1973.6万元,用于挥霍和赌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不顾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大搞权钱交易,造成国家经济严重损失。如区民政局原副局长罗治平在采购救济大米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查处 农村基层 腐败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