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85周年心得感想800字.doc
《一二九运动85周年心得感想8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二九运动85周年心得感想800字.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二九运动85周年心得感想800字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今年是一二九运动的85周年,大家有什么感想吗?不如吧你的感想写下来。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一二九运动85周年心得感想800字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二九运动85周年心得感想800字一#在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中,除了运动的主体学生之外,也有教授的身影,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到了“一二九”运动中,指导并保护参加运动的学生领袖,为此还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与牺牲。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激起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阴谋策动华北事变,妄图以“自治”的名义把华北五省变成它的殖民地。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
2、国主义步步退让,民族危亡到了千钧一发之际。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抗日民主运动在全国迅速地展开。“一二九”游行当时,北平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以清华园为中心的。学生中,姚克广(依林)、蒋南翔等地下党员和一些爱国教授都积极地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据张申府文集记载:北平的救亡运动之所以是以清华为中心,“原因之一是梅贻琦先生任校长时,号称教授治校,政治比较开明,为学生的爱国活动提供了一些便利。”“我的课名为逻辑,其实多是政治评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每次上课之前或临下课时,我都利用一点时间把当时的政治局势告诉给我的学生们,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时事。”广大的进步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终于爆
3、发了“一二九”运动。张申府文集中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的耻辱越来越厉害了,简直令人喘不过气来”,我也“再不能勉强安心讲学了”。于是,“这年秋后,以清华学生为首各校学生有北平学生联合会的组织(简称学联),我也联合北大、中大、师大、法商学院有共同思想感受的同人成立了一个不公开的文化劳动者同盟。到了这年12月9日,便由各校学生在北平街头举行了游行,公开喊出大快人心震动人心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所谓一二九运动就这样开始了。在游行时是由我与孙荪荃(时任女一中校长)及姚克广(清华学生,即姚依林)任总指挥的。”张申府文集还回忆说:“我记得那天上午,我同清华学生姚克广(姚依林)、女一中校长孙荪
4、荃同学生郭明秋四人同到西单亚北咖啡馆楼上饮茶,看着游行队伍的进行。姚克广和郭明秋是学联的主要负责人,这个咖啡馆实际上也就算是组成了一个游行队伍的临时指挥部。队伍游行走过西单又往东走时,就有一个清华的学生骑着自行车跟着队伍走,并随时把游行队伍的情形告诉我们。”“一二一六”游行北平学生为了抗议“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于一周后的12月16日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当局关闭了所有的城门以阻止城外学生进城参加游行。但城外两千多名学生奋勇冲进了西便门。张申府坐在一辆人力车上,随着游行队伍向前走,并且救了一名被军警追赶着的女学生。张申府文集回忆说:“这一天,我是坐在一辆人力车上,在马路旁边随着游行队伍,
5、从东往西走。一路上学生们情绪激昂,口号不断。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几个军警拼命追赶一个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已经跑进王府井并往北进了路西的一家药铺,而军警们仍然紧追不放。我目睹这一切,就从车上跳下来,对那些军警讲:她已经走了,还追她干什么?他们一听我这些话,马上转过身来,对着我恶狠地喊起来:你是干什么的?我便说:我是过路的。他们看了我两眼,不像是参加游行的,也就没再说什么,无可奈何地转向别处去了。”“一二九”运动,迅速地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北平学联”和“北平院校(包括东北大学)”的师生于1936年1月联合成立了“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张申府和吴觉先(武剑西)、潘怀素、程希孟、章友江、黄松
6、龄、严景耀、杨秀峰、许德珩等进步教授都参加了。不久,“北平文化界救国会”与“北平学联”又共同组织“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其中包括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绥远、察哈尔七个省,下设总务、组织、宣传、工农、妇女五个部。张申府文集回忆道:“总务部由我负责杨秀峰任顾问,他耳朵虽然不好,但是许多主意都是由他拿的,在救国会中起了指导作用。经杨秀峰介绍,我认识了彭真同志,当时人们称他为高先生,并由此认识了林铁、肖明等人。”接着,上海由著名的“七君子”等人筹划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由七君子之长的沈钧儒负责。南北团结联合,相互声援,壮大了抗日救亡的力量。躲到冯友兰教授家里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中有一
7、篇一九三六年清华被围纪事,冯友兰回忆1936年2月29日夜晚情况时说:我刚吃过晚饭要出门到梅校长家去开校务会议时,“进来了两个学生。其中的一个我认识,他叫黄诚,是清华学生会主席,另一个我不知叫什么名字。他们说:宋哲元的军队来了,要抓人,我们两个先在您家躲一下。我说:那好吧,都进来吧。你们在客厅里坐,我要去开会。把他们安顿好后,我就去开会了。”校务会议成员“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得往城里打电话,向各方面求救。打来打去,找到了秦德纯。当时他是北平市市长,也是宋哲元身边的一个重要人物。我们在电话里对秦说,现在的事态非常严重,如果军队进了体育馆,就要闯下大祸了。秦德纯听说后说他马上去见宋哲元。过了一段
8、时间,秦德纯打来电话说:我和宋哲元说了,现在宋已经下命令叫军队撤回城里。我们仍留在梅贻琦家里等消息,一直等到校卫队打来电话说军队全走了大家才放心这时已是当夜两三点钟了。我回家后,黄诚他们已经走了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开会,会上有一位同志走到我跟前说:我也是清华的学生。那年宋哲元包围清华时,我和黄诚在您家里躲过。我叫姚依林。”姚依林在党史通讯第6期的“一二九”运动回忆一文中说:“这时,在学校里是南翔负责指挥,他通知我,还有黄诚,到冯友兰教授家里去避一避。我们就在冯友兰家的厨房里待着。到了晚上两点钟光景,国民党军警来见冯友兰,很客气地问及冯友兰,家里有没有人?有没有学生躲在屋子里?冯友兰回答说没有。
9、警察未搜查即离去。第二天早上6点钟的样子,这时军警撤走了,我离开了冯友兰家。”张申府教授被捕就在同一天上午,张申府教授已经被两个便衣逮捕了。据张申府文集记载,当时,他在从城内大乘寺19号家中往西单清华返校班车站去的路上,“那些抓我的人非常高兴,他们口称抓住了共产党的大头子我本是预备躲一躲的,可是还没有来得及躲就被捕了刘清扬也被捕了。第二天早晨,他们把我和刘清扬押解到宣武门外的侦缉总队。一到那里就把我关到木笼里,后来又把我放出了木笼。总队的队长姓马,他对我说,你太太给你求情了。原来这个姓马的是回民,刘清扬也是回民,刘清扬借此向那个姓马的求情,才把我从木笼里放了出来我们又被送到前门内的警察局第三厅
10、,被关在一个西屋里靠北边是政治犯,多是学生,也有教员这些人主要是因为搞学生运动、参加一二九游行被捕的大约三月十几号,警察局把我、刘清扬还有十几位学生,一同解到位于安定门内的陆军监狱,此地俗称炮局子。不久前,抗日将领吉鸿昌在这里被杀害。到了监狱,首先是队长训话,此人粗暴野蛮,他总是张崧年、张崧年地喊着我的名字训斥,我非常憎恨他,所以出狱后,立刻把我的名字改为申府(申府原为号)。队长训话后,我被戴上脚镣,关进牢房。”张申府还说:“我被捕后,地下共产党组织积极营救,家属和朋友也设法活动。当时任女一中校长的孙荪荃到南京找到冯玉祥,请冯从中帮忙,因为当时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统治北平,而宋曾是冯玉祥的部
11、下随着形势的逐渐好转,终于在5月8日被释放恢复了自由。我在监狱中度过了整整七十天。”张申府出狱后回到清华继续教书。但“不料到了暑假,有人提出我在哲学课堂上讲时事太多,学校借此把我解聘了。在此期间,学校还开除了一些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学生最终我还是被迫离开了讲坛,离开了可爱的清华园。”#一二九运动85周年心得感想800字二#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侵略者便把矛头指向了华北,妄图将华北5省(冀、察、晋、绥、鲁)变为第二个“满洲国”。日本采取的方针,与武力强占东北不同,打算通过扶持傀儡上台,建立日本操纵下的“华北自治政权”,实现其不战而攫取华北的目的。(一)华北事变与日本对华北的残酷殖民掠夺华北地区当时包括
12、冀、鲁、晋、绥、察5省和北平、天津2市,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11;耕地面积3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人口762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1/6,超过日本全国人口(当时约7000万人)。华北地区物产丰富。小麦产量占全国1/3,棉花产量仅晋、冀、鲁3省即占全国46%。这里有较多的工矿企业,面粉厂占全国2/5,产煤量为全国45%,产盐量为全国20%。华北交通条件较好,这里有中国最早修建的几条铁路,总长度占全国1/2,公路长度占全国1/6。此外还有天津、青岛、秦皇岛、烟台、威海等优良海港。由于华北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帝国主义在武装攻占中国东北并巩固其统治的同时,
13、也加紧了在华北地区的侵略活动。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以武力威胁为后盾,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向华北进一步扩张。1933年7月6日,日本陆军省和参谋部向内阁提出对华政策大纲,提出“必须使华北政权压制国民党在华北的抗日活动,并使国民党逐渐减少力量,最后迫使其解体”。11月30日,日本陆军省在对内阁制定的帝国外交政策提出的最后修正案中,也主张“支持中国大陆上之分治运动,驱逐国民政府势力于华北之外”。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在定期接见记者的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其后被称为天羽声明,其要点如下:“关于东亚问题,日本的立场和使命,也许和其他各国的立场和使命有所不同。”“如果中国采取利用其他
14、国家排斥日本、违反东亚和平的措施,或者采取以夷制夷的排外政策,日本就不得不加以反对。”“各国也应该考虑到由满洲事变,上海事变所产生的特殊情况,如果对于中国想采取共同行动,即使在名义上是财政的或技术的援助,必然带有政治意义。”“提供武器、军用飞机、派遣军事教官,提供政治借款等等,最后显然要导致离间中国和日本以及其他各国的关系,产生违反维持东亚和平与秩序的结果,因此,日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天羽声明拒绝国际社会对其制造九一八事变的谴责,公开宣布中国为其势力范围,反对各国对中国的哪怕是“财政的或技术的援助”,正如当时世界舆论所评论的那样,这是“日本的东洋门罗主义宣言”。它理所当然地引起中国人民及世界
15、人民的谴责和愤怒。天羽英二在3天之后重新进行了辩解,几天以后外务大臣广田弘毅也作了重新解释。说什么“日本无意侵犯中国的独立和权益,日本希望中国保持完整的统一和繁荣”。但同时又宣布日本对于采取任何形式违反维持东亚和平及秩序的行动,不能置之不理,日本对东亚有着“密切的关心”等。日本策划分离华北阴谋的重要人物、日本关东军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在天羽声明出笼的第2天即4月18日,假借“华北人民爱国协会”的名义,向日本陆军参谋部提交了挽救华北的政策的机密文件。该文声称:“为避免在远东爆发大战及争取东亚的和平,目前最迫切的需要便是建立一个新的华北政权。”1935年1月4日,日本关东军召开大连会议,关东
16、军副参谋长坂垣征四郎、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等均参加,会议历时两天,决定要在华北扶植能够“忠实贯彻日本要求的诚实的政权”,“始终企望整个问题之解决,在未达到最后目的之前,则用侧击旁敲办法,逐步前进”。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借口,向国民政府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从东北增调日军入关,声称如不接受日方要求,日军将采取“自由行动”。国民政府继续屈服于日本的压力。1935年6月10日颁布申儆国民对于友邦务敦睦谊令,把日本称为“友邦”,宣称“对于友邦,务敦睦谊,不得有排斥及挑拨恶感之言论行为,尤不得以此为目的,组织任何团体,以妨国交”,“如有违背,定予严惩”。上海新
17、生周刊因发表闲话皇帝一文,被日本指为“侮辱天皇,妨碍邦交”,被国民党政府查封。该刊主编、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被囚禁。1935年9月24日,日本的中国驻屯军新任司令官多田骏少将就华北问题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被称为多田声明,强调“逐渐使华北明朗化,这是形成日满华共存的基础”。同时宣布了三条原则:“(一)把反满抗日分子彻底地驱逐出华北;(二)华北经济圈独立(要救济华北的民众,只有使华北财政脱离南京政府的管辖);(三)通过华北五省的军事合作,防止赤化”。这是一个公开宣布的完整的侵华方案概括了日本在这一时期的目的,是日本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分离华北的侵略政策的代表性文件。通过一系列密谋策划,日军从1935
18、年上半年起制造种种借口,挑起一系列事端,提出蛮横要求,迫使国民政府就范,以实现其侵华计划。早在1935年1月,日本侵略者就制造了第一次察东事件。1月15日,热河伪满自卫团到沽源境内骚扰劫掠,与驻守沽源县乌泥河、长梁一带的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所部第二十九军发生冲突,宋军将伪军40余人缴械。日本关东军强称乌泥河一带为“满洲国”领土,一面向察、热边境增调军队,一面通过驻北平武官高桥坦向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进行威吓,声言要“彻底肃清属于满洲国”地方的中国军队。何应钦要宋哲元退让。1月18日,关东军司令部发表声明,诬称驻守热察边区的宋哲元部有碍行政,曾限该部于上年12月31日撤退而未履行,故决定要以武
19、力驱逐宋军。1月19日,日本驻华公使馆武官高桥坦向宋哲元提出“警告”,胡说独石口到沽源一带中国军队所驻守地方,属热河省丰宁县境,要求中国军队迅速撤出,否则将釆取“断然态度”。宋哲元根据何应钦的指示,于20日派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面晤关东军驻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表示愿意让步以取得和解。但日军从1月22日起悍然以步炮兵1000余人,伪军2000余人,向长梁、乌泥河、独石口一带发动进攻,日机配合日军的地面攻击,连日轰炸独石口、东栅子等地。中国军队被迫后退。日本在炫耀武力得逞后,于30日在北平与中国代表会商,取得初步协议。在此基础上,2月2日,第二十九军代表与关东军第七师团代表在察热边境大滩
20、达成协议。2月4日,北平军分会公布了“大滩口约”。议定日军即返回原防,第二十九军亦不进入石头城子、南石柱子、东栅子(长城东侧之村落)之线及其以东之地域。日军通过制造这次察东事件,削弱了中国政府对沽源县以东地区的控制。5月,日军更把察东沽源县的小厂、石头城子、乌泥河、北石柱子、长梁、断水梁等地,划为“热河丰宁县第六区”,设置“国境警察部队”。并以日本军官名字改变地名,如长梁改称林田堡(日军队长林田)、乌泥河改称松田堡(日军队长松田)。6月,日军制造了第二次察东事件。6月11日,热河日伪军在察东发动新的军事进攻,进犯东栅子,12日伪满警察进犯小厂。第二十九军所部在上述地点进行了抵抗。然而,日方不顾
21、事实硬说:“6月11日丰宁县日本人参事官一行,遭到独石口宋哲元部队的步枪射击。”关东军电令土肥原贤二少将,要在“最短时间内使守军撤退到黄河以南”。这时,日本陆军部认为将宋军逼走,恐有过分刺激,影响平津地区之虞,遂于13日电令土肥原贤二,暂时放弃了迫宋哲元部撤过黄河的决定。5月初,天津振报社社长白逾桓、国权报社社长胡恩溥两汉奸被暗杀,日驻华使馆武官高桥坦、关东军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以此为借口多次晤见何应钦,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特别是6月9日日方递交的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署的“备忘录”提出:罢免河北省主席于学忠以及天津市、宪兵第三团、北平军分会政训处和蓝衣社等一批国民党政军宪特首脑
22、人物;将宪兵第三团及中央军、东北军驻冀部队全部撤出;取消河北省内一切党部,解散宪、特组织等;并限期实施。为威逼国民政府屈服,日海陆军集结于山海关、古北口、锦州等地,“摆出即刻入北平的态势”。面对日本的武力威胁,南京政府于6月10日向何应钦发出训令,逐步答应了日方的无理要求。7月6日,何应钦又对日方作出书面答复如下:“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梅津的“备忘录”与何应钦的书面复函,即为何梅协定,它虽未履行正式签约手续,但何的复函已构成法律承诺。其结果是国民党的党、政、军、宪、特一切势力,全部被逐出了河北省与平、津两市,实现了日本要把该地区造成“真空”
23、的图谋。与此同时,日军又挑起张北事件。5月31日,日本特务以“关东旅行团”名义潜入察哈尔省偷绘地图,被张北县守城士兵盘查。日驻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向察省当局提出抗议,并以武力相威胁。6月23日,察省代主席秦德纯与土肥原贤二等于北平谈判。6月27日上午,中方代表秦德纯等与日方代表土肥原贤二签订了秦土协定。依协定,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等中国军队撤出察北。后来察北6县被伪蒙军李守信部占领,成立“察哈尔盟公署”。至此,日本侵略者几乎不费一兵一卒,攫取了冀、察两省的大部分实权。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实际上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为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而“独立”,日本帝国
24、主义者大力收买汉奸,鼓动“防共自治运动”。1935年下半年,日本开始实施进占华北的第二个步骤:扶持傀儡上台,操纵“华北自治”,将华北分离出去。日驻伪满“大使”南茨郎在给外相广田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华北自治”的“最后目的,在于使华北各省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完全脱离南京政权而自行独立”。为此,土肥原贤二、高桥坦及日新任天津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等到华北各地活动,威逼利诱,妄图策动原北洋军阀巨头孙传芳、吴佩孚、曹锟,以及国民党在华北的地方实力派代表人物宋哲元、阎锡山、韩复榘、商震等出面组阁,建立所谓“华北新政权”。接着,日本内阁也通过了鼓励华北自治案,发表外、陆、海三相关于对华政策的谅解,声称其“对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二 运动 85 周年 心得 感想 80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