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变更索赔案例(16局).doc
《工程项目变更索赔案例(16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变更索赔案例(16局).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项目变更索赔案例分析(十六局 徐有国)本次工程项目变更索赔案例分析,从以下六类问题做重点介绍:主体工程设计变更,设计施工方案变更,从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上寻找工程费用变更,从合同条款上寻找工程费用变更,工程量清单费用索赔,盾构施工费用索赔。一、案例分析案例1 天平路立交工程,从主体工程优化设计变更上入手,是怎样实现扭亏为盈的?【工程概况】天平路立交工程包括丁字沽三号路立交和子牙河立交两座立交桥梁工程,桥梁总面积约6.6万平米。其中子牙河立交为两层互通立交桥 ,桥梁面积39543.1,跨越子牙河段为7#10#主线及辅道桥,其中8#、9#墩位于河道内。主桥采用非预应力葵形拱桥结构,原设计跨径48m
2、80m48m,拱上设预应力体外索。主、边拱间设箱形腹拱,拱上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本工程是以最低报价中标,经成本测算预计亏损2700万元,主要亏损项目是:跨子牙河水中施工措施费亏损1613万元,箱梁系杆环氧喷涂钢绞线成品索亏损575万元,子牙河钻孔桩内预埋钢管亏损94万元,子牙河轻质钢纤维网混凝土亏损256万元。【优化设计变更的主要做法】做法一:从亏损项目找准切入点,实现主体变更及相关变更。工程上场后,项目部发现原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时,未经天津市水利局进行防洪评审。项目部立即采取将防洪评审作为主体变更切入点的策略,积极与水利部门沟通,将子牙河立交桥具体实施的蓝图和现场实测情况上报水利部门
3、及天津航运管理部门。水利航运管理部门认真评审后,提出跨越子牙河水中8、9#墩位于子牙河河槽内,跨越主河槽,但桥梁布置的中轴线与河道中线不一致,有较大的偏离,不仅会对河道行洪及通航产生影响,而且河道行洪时产生的冲刷会影响桥墩的安全,建议河槽内8#墩位向南侧平移10米, 9#墩向南平移5米,将8#墩让开主行洪道和主航道。天津市航运管理处向业主下发了关于重新修改快速路工程子牙河立交工程桥梁设计的函。业主最终采纳了水利局及航运管理处的意见,同意对跨径进行调整。使设计跨径由48m80m48m变为48m85m48m。因主跨跨径的调整,使主拱受力增加。原投标方案是在河内填土筑坝,从主拱受力角度考虑,普通支架
4、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受力要求。子牙河主拱是一种超静定结构,受力复杂,对基础变形质量要求高,轻微的变形会造成主拱开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项目部与设计院进行技术性探讨后,建议增加主拱水中钢管桩支架设计,既满足了主拱施工的受力要求,又保证了工程安全和质量。设计院采纳了项目部的建议。主跨跨径的调整使葵形拱桥技术难度加大,葵形拱桥体外索受力也相应增加,项目部提出将原环氧喷涂钢绞线体外索变更为受力效果更好的PES高强度镀锌平行钢丝成品索,得到设计院的同意。以上变更已纳入蓝图,水中措施费及体外索重新计价,避免了2188万元的亏损,变更后的利润为600万元,实际预期变更收益约2788万元。如图
5、做法二:从设计薄弱环节进行变更。在进行子牙河立交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项目部组织试验站对子牙河桥位处地下水进行取样,取样测验结果表明子牙河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存在弱腐蚀现象。项目部与设计沟通后,经审查,子牙河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存在结晶类腐蚀和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设计考虑对桩、桥梁下部结构采取防腐蚀措施,变更为防腐砼。变更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项目部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添加SRA-1型防腐剂代替价格昂贵的抗硫酸盐水泥,既为业主节约了投资,也为公司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此项变更共实现利润272万元。做法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施工中变被动为主动。子牙河立交有箱梁28联,梁高均为1
6、.8米,为充分利用公司其他项目退场下来的1.70米定型钢模板。项目部在把握业主对工期的需求后,提出将设计梁高由1.8米变更为1.75米的建议,在不改装原有模板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翼缘高度来满足设计梁高要求。因改装模板需较长的时间,对工程进度会有一定的影响,最终业主采纳了变更建议,将梁高由1.8m变更为1.75m。此项变更不但为业主节约了工期,也盘活了公司周转材料,同时节约模板改装费约100万元,降低了工程成本。【案例点评】本项目变更索赔工作最大的成功就是借助于工程主体的变更,实现了一系列的变更,达到减亏为赢的目的,而主体的变更是通过与水利部门沟通,使水利部门从行洪、通航及桥墩安全角度对业主下达修
7、改设计的文件,从而变更设计水到渠成。项目部非常注重与监理、业主及设计的沟通,为变更索赔工作的开展建立了良好的通道。案例2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某标段,从设计施工方案上进行变更优化,大量节省成本费用。【工程概况】本标段全长122.806km,为总价承包合同。主要实物工程量:路基土石方1002万立方,改良土203万立方,地基处理灰挤密桩、水泥土挤密桩、螺纹桩总计约1142万米。隧道9座/19.942Km,桥梁38座/66.545Km,路基36.319Km(包括新建新巩义、洛阳南车站),无碴轨道工程。【设计方案变更优化的主要做法】做法一:偃师、洛河特大桥40m现浇梁改为32m预制梁1、变更背景偃师特大桥
8、的伊河西侧共有529孔简支箱梁由伊河东侧的偃师2号梁厂供应,按总工期要求,2007年5月1日运梁车需从伊河桥位处通过,而偃师特大桥有17孔的40m简支箱梁施工采用现场逐孔浇灌,浇灌总工期为680天,最早在2008年8月份才能完成浇灌,因此无法保证32米箱梁的铺架工期。洛河特大桥的洛河东侧共有415孔箱梁由洛河西侧的洛河梁厂供应。按总工期要求,2007年11月12日运梁车需从洛河桥位处通过,而洛河特大桥有14孔的40m简支箱梁施工采用现场逐孔浇灌,浇灌总工期为560天,最早在2008年4月份才能完成浇灌,因此无法保证32米箱梁的铺架工期。如图2、设计方案变更优化做法(1)、40m简支箱梁改为32
9、m简支箱梁本管段原投标图设计40m简支箱梁为:偃师特大桥17片,洛河特大桥14片,均为现场浇筑施工。根据原来工期要求,需要配置两套40m移动模架造桥机,为满足工期要求和减少设备投入,项目部决定将二座桥梁的40m简支箱梁改为32m简支箱梁,32m箱梁全部采用梁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方案。此方案变化后,运架设备利用既有的,可节省两套40m简支箱梁移动模架。单套模架费用为800万元,共计节省机械投入费用800*2=1600万元。这个方案得到设计、监理、业主同意,并已实施完毕。(2)、经济比较:a.减少投入移动模架2套,节省费用800*2=1600万元;b.汛期施工安全性差,现场浇灌施工,极易污染河道。偃
10、师、洛河特大桥的40m简支箱梁施工现场逐孔浇灌,不可避免地要占用河道,又因总工期在1年以上,施工期无法避开河道汛期,因此对防洪安全及施工安全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场逐孔浇灌40m箱梁,需进行砼浇筑、张拉、压浆等多道工序,桥下为活水,散落到河道中的水泥浆、圬工残碴、脱模剂等极易污染河道水质。做法二:马啼沟隧道改为路堑并施做明洞1、变更背景:马啼沟隧道全长383m,该隧道以西有三座桥梁,分别为马沟特大桥、石陵大桥和罗村特大桥。三座桥梁需要架设的32m预制箱梁共计122片。32m简支箱梁重约900T,顶宽13.4m,隧道内净空最宽处为12.6m,预制箱梁无法从隧道中通过。投标时业主提出的方案是在马啼沟
11、隧道后面设一梁场,用以架设马啼沟隧道以西的122片32m箱梁。我单位方案为:马啼沟隧道西面的122片箱梁在马啼沟隧道以东梁厂预制时预留部分翼板,穿过隧道后再现浇剩余部分。在编报实施性方案时,业主不同意这个方案,这样就需要在该隧道后另设一梁厂,另需增加一套32m箱梁运、架设备,一套900T提梁设备,大大增加施工成本。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我们提出将马啼沟隧道改为路堑开挖,加强边坡防护,在梁片运输完成后,再在路堑处修筑明洞的方案,并经设计、业主同意,最后纳入施工设计蓝图施工。如图 2、技术经济分析本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可减少一个梁厂的费用和一套提梁设备、一套运架设备的投入。经初步测算,马啼
12、沟隧道改为明洞后,可减少机械、设备费用为:5450万元(一套运架设备3570万)+(一套900T提梁设备730万)+(1座梁厂合同价1150万)=5450万元)。根据目前对梁厂费用的测算,1座梁厂的费用(包括临时征地、补偿费、土建费用、复耕费用)要远远大于1150万元,因此这一方案变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案例点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施工图出图前的设计方案变更。成功的变更建立在充分的方案论证上。案例3 佛山高速公路,从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上寻找工程费用变更。【变更背景】 为确保中标,投标报价较业主的标底降造了38%,基本无利润可言。本合同段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挖方工程量大,因此路基挖方变更是本项目的利
13、润转折点之一。【主要做法】路基土石比例变更某段路基挖方施工至离设计标高312米时,地质出现变化,挖掘机无法施工,调来四台小松D9(460匹马力)推土机进行施工。项目部及时上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业主单位进行现场查勘,查勘结果初步确定为剩余挖方为硬土和软石,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进行了土石分界线测量,做好了会议纪要及测量记录签认,并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检。查勘后初步意向为要求按照硬土、软石各占50%的比例分析造价,项目部未同意此意向。项目部提出根据施工招标文件第二卷第五篇施工技术规范201.02条规定“在公路路基土石挖方中用不小于235.2KW(320匹马力)推土机单齿松动器无法松动,须用爆破或用钢楔大
14、锤或用气钻方法开挖的,以及体积大于或等于1m3的孤石为石方,余为土方。”,另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现场里程、高程核对,图纸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应按石方计算。经监理、业主签认工程量为33.76万方。业主也进行了钻芯抽样。监理见证送检试验结果定名为“含岩屑细砂钙质石英粉砂岩”,试样描述为“岩石的碎屑物主要由石英和少量岩屑及长石组成,碎屑物6065%,其中:石英7075%,岩屑2025%,长石57%;胶结物3540%,其中:方解石(混杂有少量泥质铁质)100%”。根据以上几项依据及现场施工推土机推运的情况,按照坚石分析造价并走类变更程序,业主最后批复增加费用674.1万元,此项变更获得了比
15、较好的收益。【案例点评】本项目根据挖方工程量大的特点,将路基挖方作为变更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施工条件的变化。在遇到开挖难度增大时,及时提出变更,并引用施工技术规范中的土石的定义据理力争,取得了监理及业主的认可。因此,时刻注意施工条件的变化及对施工技术规范的深刻理解是变更成功的关键。案例4 宜万铁路某外资标段,从合同条款上寻找工程费用变更。【工程概况】本标段全长10.909公里,主要工程量有:区间路基土石方70.53万断面方,站场土石方303万断面方;桥梁2386延长米/8座;涵洞820横延米/15座;隧道3787延长米/6座;防护工程8万立方米;房建3776平方米;铺道碴4.4万立方米
16、。工期为55个月。【主要做法】盖板涵变更为框架涵本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有15座涵洞,全部为盖板涵,基础均作一般的基础处理。但在施工图中,设计单位将其中的8座涵洞(512横延米)的基础按特殊地基设计处理,其设计为30cm30cm或50cm50cm、深度20米左右两种打入式小方桩,这是招标文件中没有体现的。经测算,增加的这一块费用接近300万元。涵洞的计价是以横延米计价,而不是以细目工程量计价。如何减少这部分的亏损?项目部设想了多种方案。一是通过有关合同条款追索这部分费用。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工作项目的尺寸、标高等等的变化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重新申报工程量清单单价:一是这类工作细目单独计算其价值超
17、过中标通知书中所列明合同价的2%;二是同时该项下实际施工工程数量超过或减少了原报价的工程量的25%,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得到满足。根据以上规定,涵洞部分如果只是独立的增加基础小方桩,根本无法达到变更单价的条款要求。二是因为盖板涵基础的这种设计变化是本线路所有标段的共性问题,这种共性问题将来是否有松动的可能?向业主方咨询后,回答是否定的。三是取消小方桩的设计,恢复到投标工程量清单的内容上来的方案。项目部向设计人员提出了这个想法。设计人员解释说,增设小方桩就是为了弥补过去设计上的不足,为保证工程质量,再取消小方桩上根本不可能的。四是将小方桩改为粉喷桩或碎石桩加固地基(这是我们投标时有的项目),作为路基
18、部分的工程量,化整为零,与涵洞其他部分分别计量。设计人员认为将小方桩改为粉喷桩或碎石桩,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最终方案也被否定了。五是改变涵洞的结构类型。承包方再次认真地分析了合同条款中变更的定义及变更调价的规定,“如果任何变更的工程的性质和总量增加或减少的程度,使工程师认为:合同中包含的任何工程细目的单价和价格由于上述变更,已变得不恰当或不适宜时,则工程师与业主和承包商协商后,与承包商商定一个合适的单价和价格。”如果改变涵洞的结构类型,加强涵洞设计的安全系数,就可能达到变更工程量清单单价的目的。为此,承包商再次咨询了业主及设计人员,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承包商从增加工程整体
19、刚度、保证工程质量的角度向设计院提交了变更设计的方案,终于得到批复,带小方桩的8座盖板涵洞全部改为了框架涵。盖板涵改为框架涵,不仅填平了小方桩的亏损,并给施工也带来了方便(当地的石料运距远,成材差,业主和监理单位对砌筑工艺要求又特别严格,改成混凝土施工则加快了工程进度)。【案例点评】本案例中,承包方为减少因正式施工图与招标图不一致,增加工程量而导致的亏损,从合同条款、施工技术等多方面想了五种方案,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经过不断地咨询、想办法,终于得到了解决,不仅填平了小方桩的亏损,还加快了工程进度。如果没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结果的。【案例点评】在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可能随时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项目 变更 索赔 案例 16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