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共同犯罪人相应处罚中的罪责刑问题分析.doc
《各共同犯罪人相应处罚中的罪责刑问题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共同犯罪人相应处罚中的罪责刑问题分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共同犯罪人相应处罚中的罪责刑问题分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各共同犯罪人相应处罚中的罪责刑问题分析前面从宏观上探讨了各种形式的共同犯罪中如何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现在从微观中来探析一个复杂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的相关处罚问题,这一论点能够具体的表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共同犯罪中的坚持和适用,是我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成功运用的地方之一。(一) 共同犯罪人分类问题探讨各共同犯罪人的处罚问题首先要明确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共同犯罪中主体复杂多元,在共同犯罪中有分工不同、所起作用不同等多种特点。在对各共同人适用刑罚时就要考虑各共犯人的刑事责任,各共犯人的刑事责任又依其在共犯活动中的独特性。各特性的
2、共犯人具有不同的刑事责任,因此,在考虑共犯中的刑罚问题前,先对各共犯人进行一下分类。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在世界各国立法例中存在着多种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法:1、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将其犯人分为: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这种分法称为分工分类法;2、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地位将其犯人分为:主犯和从犯,称为作用分类法;3、混合分类法,将前两种分类法结合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教唆犯,有的还包括组织犯。笔者认为在以上前两种分类中,分工分类法以共犯人在犯罪活动中所实施的具体行为为标准,便于准确认定构成共同犯罪的行为。但是这种分类法未揭示各共犯人在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利于正确
3、解决各共犯人的刑事责任。作用分类法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从而反映他们不同的社会危害程度,便于解决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的问题。但该分类法不考虑各共犯人在犯罪中的具体行为,不利于定罪。我国刑法为了便于对共同犯罪定罪、量刑处罚,在吸收各国分类经验后,采用了将两种分类法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分类法,即以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作用为主标准,以分工为辅标准,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类。同时,对各共犯人还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处罚原则。处罚各共犯人主要是依据其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大小,如主犯在共犯中起主要作用,从犯在共犯活动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等。各共犯人的
4、作用不同,处罚自然不同。因此我国刑法对共犯的分类主要是刑罚论意义上的,即为了量刑的方便,依据各个共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规定不同程度的处罚,这一定程度上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但笔者认为我国对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方法是值得商榷的,最主要的弊端就是逻辑上的不统一,分类中的繁杂和交叉导致法条的复杂。鉴于该种分类法弊端的存在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该分类法有待于加于完善。但鉴于我国刑法规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笔者就以我国现行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为视点进行讨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共同犯罪人的处罚中的适用和体现。(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共同犯罪人处罚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对于各共同犯罪人的概念、处罚都进行了明文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共同 罪人 相应 处罚 中的 罪责 问题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