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doc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 摘 要: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学生的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新时期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包括心理负担和教学用书多、课程多、作业多、辅导班多、考试多等硬件原因,又包括观念层面的深层原因,要全面分析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课业负担 素质教育 对策措施 减负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整体质量的“顽症”,并逐渐成为制约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教育的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综
2、合素质,给学生提供全新的教育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危害性,深刻领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一、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现状透视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即减负。讨论减负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学生的负担”。所谓学生负担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所承担的全部目标与责任。我国对适龄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定的、强制性的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特性,因此,中小学生完成国家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减负”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
3、担,而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减负的同时还要增效,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一再强调将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减下来,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某些学校甚至愈演愈烈。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许多学生早晨7点钟左右就前往学校,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有些还有晚修课程。 第二,学生作业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许多初高中学生每
4、天作业量至少在2小时以上,毕业班学生的作业更多。如此沉重的作业负担确实令学生苦不堪言,有些学生甚至到晚上12点还不能完成当天作业。 第三,教辅资料和讲义多。目前学生书包里有名目繁多的学习资料,有的是学校订购的,有的是任课老师要求购买的,有的是家长给学生买的。如各种习题、教材同步训练与优化设计等。各种学习资料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拉杆书包”现象从侧面显示出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第四,考试多。考试是我国当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评估手段,但现在许多学校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考试名目众多,单元与章节考试、月考与段考、各种模拟考试及统考与会考等,考得让学生抬不起头来。特别随着年级的升高,考试
5、将越来越多,学生的担子也将越来越重。 第五,培训项目多。许多中小学生周末忙于参加各种培训班,既有文化补习方面的培训,又有各种兴趣班。假期也不例外,学生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少,身心疲惫不堪。 第六,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心理负担重。某些教师将考试、课堂提问等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利用考试分数排名安排座位,对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讽刺、挖苦、责骂。学生把学习视为苦差事,不少学生甚至出现紧张、焦虑、恐惧、逃避、退缩、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等现象,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 二、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分析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更新教育观
6、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造成学生过重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表层原因,又有深层原因;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又有教育本身及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除去众多学者与教师的研究所提到的现行学校教育体制、招考制度及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外,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不能忽视。 (一)名校崇拜观。 我们以往的高考教育一直都是“严进宽出”,“严进”构成了中小学畸形教育的总祸根1。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严重膨胀,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这一价值取向愈演愈烈,转变为对学生的过高期望值。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中,一直存在强烈的“名校崇拜”情节。
7、长期以来,公众对于子女升入名校抱有狂热的期待,日益火爆的中小学课外培训机构是这一观念的产物。 (二)学历的压力。 现在社会上“唯学历”、“唯文凭”和“唯考试”的一元化选拔方式直接制约了孩子的成长模式,很多人把通过考试当成了发展个人前途、改变自己的命运、升迁晋级的途径,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迫使学生只能埋头于沉重的学业当中,以求得将来的金榜题名2。在各个单位的用人机制方面,只注重文凭、学历而不注重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只需要有较高的学历文凭,就能够较容易地找到好工作。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广大学子拼命地在考学的道上“挤独木桥”,逐渐形成争夺高分的恶性竞争局面,导致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三
8、)传统观念的影响。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深深扎根于传统伦理文化中。这种思想折射到学校教育,就形成了读书人的苦学观。“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学习历来就被认为是苦差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知被多少读书人奉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应试教育”造成的课业负担过重现象,是科举制留下的后遗症,古代为了走科举之途不惜十年寒窗甚至白首而空归3。从学生的角度看,苦学才能求得学业质量的现象给他们带来了过重负担,而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分析,学校与学校之间以学生的平均成绩论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也使得学校在教上向教师加压,在学上向学生加压。而教师所承受的压力又再一次转移到学生身上。此外,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 过重 问题 成因 对策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