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疑难字词集释.doc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疑难字词集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疑难字词集释.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疑難字詞集釋(首發)劉偉浠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目錄一、厚父篇- 2(一)-2(二)- 4(三)少- 9(四)- 12(五)本- 14二、封許之命篇- 16(一)-16(二)-19(三)攼敦-23(四)𢦚-27(五)纂-32(六)𠁁-36(七)-39三、命訓篇-44(一)-44四、湯處於湯丘篇-60(一)-60(二)-70五、湯在啻門篇-71(一)-71(二)-79(三)-83六、殷高宗問于三壽篇-84(一)-84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面世已一年了,研究成果不斷。今有必要對一些爭論較多的疑難字詞
2、作一番集釋,以便於讀者檢閱。引文皆忠实于原文。資料搜集有遺漏者,以後將陸續增補。一、厚父篇(一)(厚父01)原整理者:,從蟲、戌聲,通“遹”。詩文王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其成。”楊樹達詞詮:“遹,語首助詞。”(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五冊)M. 上海:中西書局,2015:111)賈連翔:字當爲“我”。字右半從“戈”,“戈”寫法與(郭店簡五行【一】)相同。“我”字下部所從的所謂“蟲”形,應是“我”字鋸齒形的一種訛變。鋸齒形如(清華祝辭【二】)、(郭店語叢四【六】)、(清華系年【五二】)、(上博鄭子家喪【甲四】)。而其近似的變化又見於傳抄古文中的“我”字,如: (集篆古文韻海卷三),以
3、及從我的“義”字:(集篆古文韻海卷四)。從文例來看,“我聞”見於周初康誥、酒誥、多士、無逸、洪範等篇及大盂鼎,因而我們認爲此字當釋爲“我”。(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簡第五冊整理報告補正OL何有祖:整理者釋作當是,同篇簡2“鹹”字寫法可參考。(何有祖.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劄記OL.簡帛網,富祥:此字在“戈”旁左旁尚有一撇筆,與“我”形不合。況且所謂“蟲”形是“我”字鋸齒形的一種訛變,恐怕也找不到平行演變例證,此字實不能釋爲“我”。整理者的隸定應可信從,但是讀爲“遹”則不可信。筆者認爲此字應分析從“鹹”從“蟲”,即“𧍧”,也就是說文“螊”的異體。古文字“咸”可省簡“口”
4、旁,如: 緘:(毛公鼎,集成02841) 諴:(鄀公諴鼎,集成02753) (鄀公諴簠,集成04600) 緘:(集篆古文韻海229) (緘):(上博五君子爲禮簡10) 至於湯丘簡4“”作,則從“口”旁的“鹹”。 另外,系年103地名“鹹泉”之“鹹”作,可以比對“鹹”字作(),味亓(其)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朱欄墨書殘片)。系年“鹹”的“鹹”旁作與厚父的上部相同,可知確實可釋爲“𧍧”。筆者以爲“𧍧”可讀爲“朕”。“針”即說文的“針”。【針與箴】亦有通假例證。而十、針與朕聲音關係密切,裘先生已有論述。可見“𧍧”可以讀爲“朕”。 字形的另一種分析是從“戌”
5、從“蟲”,從“蟲(蟲)”得聲,亦可讀爲“朕”。彭祖:“眊眊(眇眇)餘朕孳”、“朕孳不敏”,“朕孳”周鳳五先生讀爲“衝子”可從。而“沖”、“蟲”雙聲迭韻,故“蟲”亦可讀爲“朕”。但是字書似未見從“戌”從“蟲”的字形。 清華簡程寤06“朕聞周長不弍(貳)”、史記五帝本紀:“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這些“朕聞”的文例與簡文“王若曰:厚父!(朕)聞禹”相同。(富祥.厚父簡1“朕”字臆說OL.簡帛網,郭永秉:此字不識,可能是王自稱其名。(郭永秉.簡說清華簡厚父篇應屬夏書而非周書OL.簡帛網, 2015-05-06.)(二)(厚父02)整理者:,“”之異體字。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不(丕)
6、巩先王配命”作“巩”,文獻一般作“鞏”。詩瞻卬“無不克鞏”,毛傳:“鞏,固也。”馬瑞辰傳箋通釋:“鞏、固以雙聲為義,古音轉,讀鞏為固。”此處為意動用法。(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五冊)M. 上海:中西書局,2015:111)王寧:“𢭤”簡文原字從又從巩,趙先生(趙平安)認爲即“巩”之增累字,相當於說文的“𢭤”,是正確的,而解釋爲“鞏固”似不安。說文:“𢀜,袌也。從𠃨工聲。𢭤,𢀜或加手。”段注:“手部曰:、𢹬也、𢹬、袌也。”廣雅釋詁一:“𢭤,
7、舉也。”玉篇:“鞏,抱也。”“鞏”同“𢀜”。𢭤是後起字,“又”或“手”乃增加的義符。在簡文中當是用爲擁護、維護、支持之義。“啟惟後,帝亦弗𢭤”意思是說啟當了夏王,上帝也不肯支持他。(王寧.清華簡厚父句詁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2015-01-28.)馬楠:此處以“少”字上屬爲句。“經德”見酒誥“經德秉哲”,陳曼簠(集成4596)“肇堇(勤)經德”,孟子盡心下“經德不回”。“”讀爲“邛”或“恐”,小旻“我視謀猶,亦孔之邛”,巧言“匪其止共,維王之邛。”毛傳鄭箋皆云“病也”,句謂帝亦不以啟德行不足爲病,命皋陶下爲之卿士。(馬楠.
8、清華簡第五冊補釋六則OL.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 2015-04-08)暮四郎:毛公鼎“不巩”與此處“弗 ”表示的都是正面的意思,不、弗爲同性質否定詞,“巩”、“”可通,二者應當是一個詞。對照此處“弗”,可知毛公鼎“不巩”讀爲“丕巩”不可信。“不”與此處“弗”對應,顯然應當按本字理解。 我們認爲“巩”、“”當讀爲“竆”。“巩”、“”均從“工”聲;“竆”從“躳”聲,“躳”、“宮”同聲。上古“工”聲、“宮”聲字可通。廣雅釋樂琴名有“宮中”,王念孫疏證:“宮中當爲空中,聲之誤也。初學記引纂要云古琴名有鳴廉、修況、藍脅、號鐘、自鳴、空中、焦尾。太平御覽引大周正樂亦云鳴廉、修況、藍脅、自鳴
9、、空中、號鐘、焦尾。”“空”從“工”聲。“弗(竆)啟之經德”意爲不使啟之經德竆盡。毛公鼎“不巩(竆)先王配命”意爲不竆儘先王所受之命。(簡帛論壇,簡帛研究:清華五厚父初讀帖,子居:,在這裡讀爲“雍”,訓爲和悅、喜悅。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孔傳:“雍,和也。”尚書無逸:“其惟不言,言乃雍。”孫星衍疏:“史公雍作讙者,與檀弓坊記同,集解引鄭玄曰讙,喜悅也。”皆可證。西周早期的大盂鼎有“今予惟令汝盂紹榮,敬雍德經”句,春秋初期的晉姜鼎銘有“餘不叚荒寧,經雍明德”句,也正可與“帝亦弗雍啟之經德少”參看。(子居.清華簡厚父解析OL.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 2015
10、-04-28.)黃國輝:此句整理者斷作“帝亦弗啟之經德,少命咎下爲卿事”,認爲是的異體字。“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不(丕)巩先王配命”作“巩”,文獻一般作“鞏”。詩瞻卬“無不克鞏”,毛傳:“鞏,固也。”馬瑞辰傳箋通釋:“鞏,固以雙聲爲義,古音轉,讀鞏爲固”此處爲意動用法。經德,常德。孟子盡心下:“經德不回。”朱熹集注:“經,常也。”少,不久。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筆者以爲,此句當斷作“帝亦弗啟之經德少,命咎下爲卿事”。,當讀如“蛩”,恐也,非如整理者所謂鞏固之意。 王引之經義述聞“恭而不難”條謂:君子恭而不難,安而不舒。引之謹案,難讀爲戁。爾雅曰:“
11、戁,動也。”又曰:“戁,懼也。”商頌長髮篇:“不戁不竦。”毛傳曰:“戁,恐也。”恭敬太過則近於恐懼。故曰君子恭而不戁。荀子君道篇:“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難亦讀爲戁。鞏,方言作蛩,云蛩,戰慄也,荊吳曰蛩。蛩,又恐也。郭璞音鞏。鞏與蛩聲義並同。又與恐聲相近也。恭而不戁,敬而不鞏。鞏與戁義正相承。恭而不戁,安而不舒。舒與戁義正相反也。 王念孫讀書雜誌荀子第四:故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引之曰難讀爲詩“不戁不竦”之戁。 顯然,厚父中的“弗”即是文獻中的“不鞏”,當讀爲“蛩”,表恐懼也。厚父的意思是在說上帝不但不恐啟之經德少,而且還命咎下爲卿事。前後句之間是一種並且或遞進的關係。據此,筆者以爲“帝
12、亦弗啟之經德少命咎下爲卿事”只能斷爲“帝亦弗啟之經德少,命咎下爲卿事”,而不能斷作“帝亦弗啟之經德,少命咎下爲卿事”。(黃國輝.清華簡厚父補釋一則OL.簡帛網, 2015-04-30.)(三)少(厚父02)整理者:少,不久。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五冊)M. 上海:中西書局,2010:111)馬楠:此處以“少”字上屬爲句。(王宁、曹方向、子居亦持此說,不再列舉。)(馬楠.清華簡第五冊補釋六則OL.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網站,暮四郎:此句當讀作“啟惟後,帝亦弗(鞏)啟之經悳,少命咎繇下爲之卿事”,“少”疑當讀作“爵”。上
13、博一緇衣簡15有字,從斗,少聲,用作“爵”。清華簡系年簡7172“玉”,我們讀作“玉爵”。周禮天官大宰:“及祀之日,贊玉、幣、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贊玉幾、玉爵。大朝覲會同,贊玉幣、玉獻、玉幾、玉爵。”禮記祭統:“屍飲五,君洗玉爵獻卿;屍飲七,以瑤爵獻大夫;屍飲九,以散爵獻士及群有司,皆以齒,明尊卑之等也。” (見簡帛網簡帛論壇簡帛研讀釋系年簡71的“玉爵”,暮四郎的意見,2012年12月8日,(簡帛論壇,簡帛研讀:清華五初讀帖,陳偉:整理者釋爲“少”的字,簡文寫作。字形與清華簡常見的“少”字不同。疑應釋爲“乎”,讀爲“呼”。儀禮特牲饋食禮:“凡祝呼佐食,許諾。”鄭玄注:“呼,
14、猶命也。”(陳偉.讀清華竹簡(五)劄記(三則)OL.簡帛網, 2015-04-11.)華東師大中文系出土文獻研究工作室:厚父簡2“”字,整理者釋爲“少”。陳偉先生改釋爲“乎”,於字形甚合;陳先生讀爲“呼”,引儀禮鄭玄注訓爲“命”,亦可通。按,“乎命”一詞,由來尚矣。西周金文卯簋蓋(集成8.4327): 唯王十有一月既生霸,榮季入右卯,立中廷,榮伯乎令卯曰:(中略)今餘唯令汝屍司宮人(下略) 西周金文即簋(集成8.4250): 唯王三月初吉庚申,王在康宮,定伯入右即。王乎命汝赤巿、朱珩、玄衣、黹純、蠻旗,曰:“司周宮人虤稻,用事。”(下略) 西周金文伊簋(集成8.4287): 唯王廿又七年,正月
15、既望丁亥,王在周康宮。旦,王各穆大室,即位。申季入右伊,立中廷,北向。王乎命尹封冊命伊。(下略) 這三個“乎命/令”,卯簋蓋即簋是指冊命,伊簋則相當於其他王冊命金文中常見的“乎”。“乎”有“令”義,甲文常見,如: 貞:乎黃多子出牛侑于黃尹?(合集3255正) 辛丑卜,殼,貞:今乎比望乘伐下弁,受有佑?(合集6519) 上舉三器中,“乎”與“命/令”可視爲同義複用。厚父簡2稱上帝“乎命”皋陶,用“乎命”一詞,似也出於作此篇者對周代貴族禮制的理解,以及對典雅文體、語言的模仿。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出土文獻研究工作室.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書後(一)OL.簡帛網, 2015-04-12)(四)(
16、厚父05)整理者:字釋為“”,讀為“助”。(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五冊)M. 上海:中西書局,2015:113)趙平安:厚父助作(簡5),從與孟子引文的對讀可知是助字古文,應分析爲從力、聲。助字初文作(合集27997)、(彔伯簋)之形,構形本義雖不可知,但其字形與“叀”字有別,理解爲助,文從字順。清華簡皇門五見,從力、聲,屬於聲符繁化的情況。(趙平安.談談戰國文字中值得注意的一些現象以清華簡厚父爲例A.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03-309.)華東師大中文系出土文獻研究工作室:厚父簡五讀爲“助”之字作“”,整理者隸定爲“”。 此字與清華簡皇
17、門中“”字字形相似,皇門簡中該字凡五見,今本逸周書皇門解中的對應文字皆爲“助”。皇門整理者將該字隸定爲“”,以爲與金文有“協助”之義的“”字有關,引黃天樹說,釋爲“叀”,訓爲“助”。劉洪濤釋此字爲“惠”,是“惠助”之“惠”的專字,以爲“惠”有“助”義,是“愛”義之引申。劉雲指出,子湯鼎“”字即此字偏旁,“”當分析爲從力從“”,“可能就是助字異體”,“也就是說,、與助古音相近”。楊安指出,“”與“叀”字形實有差別,不能認爲是一個字。另外,上博簡有皇將起簡1兩見“”字,且後一字爲韻腳,葉魚部韻,復旦吉大讀書會讀爲“助”。 今按,劉雲、楊安、讀書會的意見都正確可從。今所見厚父“”字,更證明了他們的看
18、法。然而“”究爲何形?學者多認爲此形即說文古文“叀”,然若其音同“叀”,則無法解釋有皇將起葉魚部韻的現象。其實,楚文字與說文古文字形,確實存在同形字的現象,如清華簡金縢“”字與說文古文“晉”字,字形十分接近,然而並非一字,陳劍先生已發明此點。查古文字,亦似蠆形,比甗(集成3.913)“萬”字作“”形,相比之下,“”上部有一突出“”,而“萬”字字形絕無作此者,則此非“萬”字明矣。此字可能是“蛛”字的省寫。魯伯愈父盤(集成16.10114)作“” ,邾公牼鐘(集成16.10114)作“”,相比之下,“”即可能是對“蛛”之輪廓的大致描摹。“”字左下角所從之肉是類化符號,即表示“”與動物有關。“蛛”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 清华大学 战国 竹简 疑难 字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