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毕业论文.doc
《试论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毕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企业环境法律责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使得污染进一步扩大。本文分别从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及行政法律责任三方面探讨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延长企业责任主体资格、改善环境执法处罚机制、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等对策建议,使得企业积极承担环境法律责任。 关键词: 企业 企业环境法律责任 环境法 引言: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漠视环境利益、任意排放污染物和掠夺性开发资源的现象,多数都是由企业所实施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责任问题。企业环境责任不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要求, 也是提高企业
2、竞争力,保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企业的环境责任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实现。正文:企业环境责任源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学者对企业环境责任的研究也是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发展而来的。如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环境污染问题也在全球化,企业对环境的责任问题也越来越处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导地位了。所谓的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是指规定于法律中的企业环境保护义务,是企业必须予以履行的责任。它反映了社会对企业环境责任范围的认知以及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在落实企业环境责任上特殊功效的信仰。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企业环境民事责任、企业环境行政责任和企业环境刑事责任。民事诉讼在应对企业环境社
3、会责任违法行为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起诉资格的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民事诉讼法,提起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也就是那些人身或财产权益直接受到他人民事不法行为侵害的人。因为环境侵权具有潜在性、间接性和侵害对象不确定性等特点,这显然对环境民事侵害的受害人十分不利。第二,缺乏对企业终止后环境法律责任承担的规制。环境侵权侵害对象广泛,侵害行为具有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及侵害程度严重等特点。环境侵权的特殊性与企业终止后无须为之前的环境侵权行为负责存在矛盾。环境污染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经历一
4、个比较长的过程。损害结果的出现依赖于人与环境的生态链。由于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重性,极有可能出现损害结果己产生,却无法确定环境侵权主体的情况。 企业环境行政法律责任实施的现实困境:第一,环境侵权行政诉讼起诉资格的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虽然明文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仍然要受行政法上起诉资格要件和受案范围的制约。依据行政法的理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应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受案范围的,具体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第二,行政处罚形式多
5、以罚款为主,环境执法具有软弱性、不彻底性。之所以法无威严,是因为我们在法律设计上存在很大缺陷。通过行政罚款方式来保证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承担不进如人意。环境执法存在“一低二高三难”现象,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责任难和强制整改难。同时,我国法律还规定行政处罚最高额度不超过100万元,这就导致了部分公司在权衡利弊之后,长期恶意偷排、长期超标排放。第三,我国对企业环境侵权纠纷的主要处理方式为调解。环境保护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
6、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企业环境侵权的行政救济方面,我国通过调解方式来解决企业环境行政纠纷,不具有法定执行力,因而不能圆满的解决环境侵权纠纷。 企业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实施的现实困境:第一,我国法律对危害环境的规定,均把从事环境违法活动,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环境保护法43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水污染防治法第436条也作了类似规定。由此可见,我国现行刑事法律中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多属于结果犯,要求的结果多为对人身或财产的实际损害。这显然与国家重在预防的环保政策背道而驰
7、。环境犯罪具有潜在危险性和后果严重性等特殊性,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一旦实施,就将对环境产生现实及潜在的危险。如果这种危险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其结果必将造成对环境无可挽回的严重破坏。第二,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仍然坚持了传统刑法的价值目标和立法取向,强调对人身、财产的保护,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我国刑法第338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339条“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均规定了造成财产、人身损害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才构成犯罪,显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这种立法取向为指导,刑法对于环境保护的立法存在保护范围小、法网不严密的缺点。第三,我国目前采用“无罪过即无犯罪”的传统刑法归罪原则,无力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论企业环境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 企业 环境 法律责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