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成长之路”主题征文稿精选3篇.doc
《“法律人成长之路”主题征文稿精选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人成长之路”主题征文稿精选3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律人成长之路”主题征文稿精选3篇 法律人成长之路征文律动,良心曾看过学长写的一篇实训感想,名为年少往事总是诗。年少往事总是诗,谁说不是呢。高中语文课谈理想,少年总是意气风发的,我站起来就是一番慷慨陈词:“我并没有什么确定的想法,只是想让黑暗无所遁形,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世间孤独无依的人们,给他们带去希望。”那时有人说那是作家,有人说那是记者。当我在高考志愿上写下“法学”专业时,这一幕在我脑海中闪过,生活就像布满迷雾的丛林,走下去才会知道路通向何方。“法学”在我的脑海里最初只是成千上万法条的集合,而那些能将法条信手拈来,甚至具体到某款某项的人们在我的感知里无一不是记忆超绝,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如所
2、有刚入学的法学生们,虽然对于厚厚的法条无从入手,但对法律的信仰却在心里萌芽生长。我们崇尚公平正义,将苏格拉底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说得朗朗上口,虽然对于“法律人”这个词没有清晰的认识,但我们都从心底认可我们是未来的“法律人”,这个崇高的理想常常会让自己激动不已。我们在白色的象牙塔里,读先贤的法治思想,探讨法条背后的立法精神,勾画未来的理想图景,却在现实照进来的那一刻,感到无所适从。本是一次很好的实训机会,多次争取,我如愿跟着学长借着学校法律诊所的平台代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能真正地做一次法律人,兴奋、好奇还有无法避免的畏惧在我的心里汹涌澎湃,崇高的责任感让我更加
3、坚信,这一次的经历必将会让我引以为傲。阅卷、讨论案情、写辩护词,每一步我们都走得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即使我只是个副手,但我也能充分感受到学长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苦,这才体会到“学以致用”这四个字的艰难。如蹒跚学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几经大改,跌跌撞撞地完成了辩护词,已是开庭的前一晚,虽然连续熬夜疲惫不堪,但看着精心完成的辩护词,我们的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激昂,只等着第二日的大展拳脚。但开庭的情况却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公诉人的迟到、漫不经心,毫无原因的休庭,审判书竟也是早已准备好的,我们少有开口的机会,这一切都让我们无奈。这就是我们憧憬已久的法庭么?这就是我们埋头苦读为之骄傲的法律么?庭审结束后,我们
4、一言不发地回到学校。学长默默然地写下一篇后感发给了我,然后埋头大睡。年少往事总是诗,我的耳边是一片破碎的声音。大学过了一半,身边的同学有的沉迷于浑浑噩噩的生活,有的发奋钻研生财之道,有的学习第二专业另谋出路,年年低迷的法学就业率,处处讲人情的社会环境,让我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谈到“法律人”这个理想,也还会残存着些许当年的激情,但身边却是一片嘲笑。这竟是一个谈不得理想的现实么?不是的。刑法老师曾在课堂上问我们,法律在哪里。法律在哪里?他指着自己的心,法律在心里。这不是虚无的唯心主义,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人之道,做法律人之道。王阳明曾说,人之一切发明于心。人人都有良心,法律人更要有一颗法律人的良心。谈
5、理想、谈公平正义受人嘲笑,嘲笑的人却无法将它从你的心里拿走,因为你有一颗法律人的良心,除非你自己丢弃了它。我们的心是自由的,即使在行为上我们不得不适应现实,勉强自己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但一个真正的法律人决不会丢弃他的良心。一个法律人,追求名满四海,宝马香车,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这些放在第一位,甚至为此而丢弃了他的良心,则枉为法律人。一些律师罔顾事实,不顾被害人的声声控诉,为犯罪嫌疑人作无罪辩护,或是利用媒体自我炒作,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行径已是丑陋不堪。这些人已丢弃了法律人的良心,最终免不了会落得个人人唾弃的下场。多少人奋斗却迷茫着,多少人行走却困在原地,岁月匆匆,当初我们想改变世界,现在我们被
6、世界改变。在变与不变之间,许许多多的法律人都始终坚守着一颗法律人的良心,在岁月的历练中得到成长。现在我还是一名法科生,每一天都在积累着知识的资本,还会不断争取实训的机会,怀抱着我“法律人”的理想在现实里游走,我的外在和内心都渴求着成长。面对现实,适应而不屈从,跳出内心的牢笼,法律人的良心正生机勃勃地跳动。莫忘初衷,莫忘初衷,我跋涉在法律人的路上。我的律师之路一、与律师结缘人生有许多事,总让人无法理解,年近四十的我,如何与律师结上缘,我也说不清。1984年在报考高考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选择了历史专业,也知道这是个冷门,当时我想,这样有更大可能被重点大学录取,果然不出所料,被厦门大学历史系录取了,
7、在厦大的四年中,日子过得充实快乐,在大海中游泳 ,在球场上打球,虽说没有谈恋爱,但每一天真的过得很开心,可谓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才强说愁。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则抱60分万岁的态度,得过且过。1988年大学毕业,分入一所师范学院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五年后,评为讲师,1993 年正值法学热在全国掀起,我所在的系也准备开设法学专业,但法学教师稀少,于是,我就向学院申请到武汉大学法学院参加国际经济法助教进修班,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9 月,我进入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课堂,开始了法律专业的学习。一年后,我回到师院,担任了法学教学工作,1996年获取律师资格,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作兼职律师,当时作兼职律师没有一
8、点压力,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法律实践,是为法学教学服务,在课堂上将自己办的案子作为案例讲授,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我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2001年,我南下广东,在一家公司担任专职法律顾问,后到律师事务所作专职律师,真正开始了我的律师生涯,我想,以后我不会再选择其它职业了,因为我已深深爱上了律师这一职业。二、飘在广东的律师在广东珠三角地区,有一批内地来的律师,他们执有内地的律师执业证,却以各种方式在珠三角地区从事法律服务,他们为了在广东生存和发展,付出不为人所知的辛苦。在中国,能做律师的人是不简单的人,能南下到广东做律师就更不简单了,这些南下的律师大都在内地从事律师工作多年,在当地有一定案源,有的已有
9、妻小,他们能只身一人,离家别子,南下广东,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律师业务,这的确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识。在珠三角有的地方,从内地来的律师想在当地执业,必须具备当地户口或法律本科的条件,刚到广东的律师要达到这一条件,难度很大,有的律师无奈只好在当地租房开设办公地点,以内地的律师事务所的名义接案,在办公地点,不敢挂上律师事务所的招牌,只写上“法律咨询”几个大字,以较低的收费吸引客户,他们时刻担心当地的司法局前来查处,因为他们被当地的司法局认定为黑律师。有的南下的律师则选择到广东的律师事务所作律师的助理,不以律师的名义执业,在珠三角做律师助理,收入不高,工作量又大,他们之所以接受这些,是因为他们
10、希望通过若干时间的积累,能够结识当地的客户,一旦条件成熟,就在当地注册,出来单独办案。还有些南下律师,他们到珠三角大公司担任专职法律顾问,收入稳定,在当地算不高也不低,但工作不自由,无法拓展自己的律师业务,没有自己的客户,只为一个客户服务,无法看到事业发展的前途。我认识很多飘在广东的律师,因为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在我认识的这些律师中,有的成功了,大多数离开了广东,每当我送别他们的时候,他们无奈的眼神,让我最为铭心。三、为律师而写孔子说:三十而立,说实话,在我三十岁之前,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也许我是属于随遇而安的人吧。三十岁的我,在大学当讲师,如何确立自己的科研课题?是每一位大学老师思考
11、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为自己定下的科研课题是:中国律师。为什么选择中国律师作为自己的课题?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当时在做兼职律师,对律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二是中国律师的历史不长,不到百年,新中国律师的历史更短,不过几十年,所以,相关资料容易收集。三是在中国,专门研究中国律师的人不多,中国律师的许多问题无人研究,或者研究不深,给后来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采取何种方法,对中国律师进行研究呢?常见的方法是,在大学图书馆里,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针对律师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写成论文,在相关杂志上发表。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总得来说,还是从书本到书本,写出来的东西,价值不大。因此,我并没有采用。在大学,我学的专
12、业是历史,田野调查是历史研究方法之一,对我影响很大。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调查”。“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因此,我决定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律师进行研究。2002年7月,我辞去大学教师一职,独身一人,来到中山,做专职律师,十年过去了,律师的酸甜苦辣,无不亲身体验,正因为我是带着课题来做律师的,所以,与其他律师不同的是,我一边努力办案挣钱谋生,一边在夜深人静时,不时起笔将律师的思考写成文章。不经意间,
13、二百多篇有关律师的文章,相续问世。其中律师十日谈和律师随想录(2011年)先后发表在广东律师,在律师界,反响颇佳。做律师,写律师,是我不变的追求。四、弯路,其实也不算弯路近日,与儿子在QQ里闲聊,儿子说:你在大学四年学的是历史,毕业后又在大学教了八年历史,后才从事律师工作,你走了不少弯路。我回复说:其实,这也不算是弯路。如果不是多年学历史所积累的文字功底和思维模式,我的律师随笔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我对律师的思考也没有现在这个深度。下了QQ后,我在想,假如我在大学学的是法律,没有走所谓的弯路,我现在会是怎样?我很有可能是一名法官,因为1988年大学毕业时,法律专业毕业生很吃香,分到法院工作的
14、机会很大,到法院工作后,我会按步就班地从书记员做到法官职位,也有可能担任一官半职。这条路,相对而言,是一条笔直的路,不是弯路。也许在这条路上,我也会对法官这一职业进行思考,但因体制的限制及工作生活的安逸,我想我也写不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来。成龙是我很敬佩的成功人士,他演唱的真心英雄,我很喜欢,歌中唱道: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孟子也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回顾过去的日子,正是因为我走了弯路,才踏进了律师之道,律师的自由,律师的艰难、做律师的体
15、会及对律师的热爱,让我的近200篇律师随笔在网络陆续面世,其中50篇律师随笔在上海法治报连载,最具有影响的要数律师十日谈,律师十日谈先后在中山律师、广东律师、四川律师和律师文摘上发表,在广东律师杂志2011年文章评比中,律师十日谈被评为三等奖。2011年9月,我在博文感悟一生中透露:“我的一生,目标很单一,也很世俗:上一所大学,做好一份工作,买一套房子,有一部小车,写一篇文章,办一家律师所”,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感悟一生发表后不到一年,律师十日谈问世,我创办的广东粤法律师事务所也成立了。因此,从我的经历来看,弯路,其实也不算弯路。我从事公司法务的心路历程【引子】看到很多即将或初入职场、读
16、法律专业的同学或网友徘徊在就业的十字路口,要么埋怨法律专业就业难,要么不知该从事何种职业的纠结心理,我也想谈谈自己选择从事公司法务的心得和体会,以期待与大家交流,为与我当初同样在择业方面感到迷惑的人尽些绵薄之力。一、品味寻找工作的酸甜苦辣尽管我在企业的工作经验不足,年龄在职场也不占优势,前方肯定有那么多艰难险阻,但是我还是坚持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经受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洗礼!我坚信,成功永远属于决不轻言放弃的人!一路风尘南下到广州,先把自己安顿在便宜的小旅馆住下,开始找工作,不曾想这一找就是一个月时间!一开始还心高气傲的我,越找心里越没底。那时,我也纠结过:法律专业找工作怎么就这么难?我当时的
17、目标是想找个大型公司做公司法务,可到了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会,满场很少能发现要法律专业的岗位!即使有这种岗位需求,用人单位也是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对法律职业资格证也是硬性要求!当时,我很后悔没在读研期间就把资格证考下来,现在要用到了,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碰壁后,有时也想过打退堂鼓,干脆到内地某个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算了。有的高校也表示了接受的意向,可我心里总是不甘心。人生能有几次搏!今生不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和磨砺岂不遗憾!特别是从沿海回到内地,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发展,那个反差真是太大了。在沿海城市,感觉到的是快节奏的生活。我愿意接受有些压力的生活,这样才能排除
18、人的固有惰性诱惑,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真是应了那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为了找工作心急如焚时,我想到了在广州某大型房地产开发上市公司任职的同专业师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去了求救电话,师兄很热情,叫我到他所在的公司见主管领导,我去了,由于师兄的大力举荐,这位负责人只是简单地问了一些问题,工作也就这样到手了!至今我仍然对这位师兄心存感激,是他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了我!现在,我能理解即将走上社会的人的感觉,对职场有点找不到北!没有工作经验还总幻想着能找一份理想的职业!甚至找不到好工作干脆在家待业当起了“啃老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总是要自食其力、面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 成长 主题 征文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