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论文论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及其制度支撑体系.doc
《民法论文论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及其制度支撑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论文论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及其制度支撑体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及其制度支撑体系 统筹城乡就业,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农村劳动者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中国二元社会转型的一个突破口。统筹城乡就业的关键,是在确立统筹城乡就业目标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支撑体系。 一、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 统筹城乡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就是要统筹规划与合理调剂。统筹城乡就业应置身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统筹城乡就业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实现统筹城乡就业与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第二个层次,
2、就是要城乡并举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应在城乡就业“大市场”观念的统率下,兼顾城市就业与农村就业,按照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统筹城乡就业的各项工作。 文/李雄 第三个层次,就是要综合配套与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单凭某个方面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采取配套改革措施。同时,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有效协调与平衡,推动各项配套改革的顺利开展。当然,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包揽,政府要与市场划清界限,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在着重抓好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依法营造平等就业
3、环境、强化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与服务等核心环节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统筹城乡就业中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从而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协同发展。 二、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的要求,原劳动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具体地讲,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推动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建立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是
4、“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战略的一个重要面向。所谓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在统一法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市场主体平等活跃,市场客体融通发达、自由流通,市场介体成熟健全、服务高效,市场规则完善、竞争有序,资源配置富有弹性,市场保障有力等要素构成的以劳动力配置为中心的场所。统筹城乡就业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推动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同时,基于中国农村与城市各自分工与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基于城镇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中国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当前,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还必须容忍一定程度的差别,是有限统一的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二)依法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益当
5、前,按照“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统筹城乡就业,核心任务是通过提升城乡劳动者、尤其是农村劳动者在就业权利和义务配置中的地位,依法赋予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因此,促进平等就业并依法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益,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中统筹城乡就业的题中之义。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统一劳动力市场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平等就业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鸿沟”,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什么时候放弃了平等就业,不仅失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而且不平等就业所带来的问题就会累积到摧毁社会基本价值的严重程度。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如何实现主体利益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
6、促进平等就业并依法保障平等就业权,则是实现主体利益和谐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因此,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统筹城乡就业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依法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益。 (三)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一方面,统筹城乡就业,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整合各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容量,优化城乡就业结构,确保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与城乡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在统筹城乡
7、就业中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基于中国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和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特殊国情,如何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富民强国的人力资源,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既是改革必然给我们出的一道难题,也是统筹城乡就业目标的应有之意。 三、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支撑体系(一)建立政府与市场既分工又合作的新机制,完善政府统筹城乡就业的新型权责制度统筹城乡就业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不仅因为统筹城乡就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利用其特殊的地位整合各种资源,也因为“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就业的正当性和必然性。然而,统筹城乡就业,首先必须坚持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充分发
8、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和证据表明,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市场的力量。因此,在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就业的同时,必须尊重市场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关键是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要把政府的力量依法限制在其应有的范围内,防止政府干预过度和“政府失灵”给统筹城乡就业带来的新弊端。 整体而言,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核心角色是建设者与服务者:一方面,规制城乡劳动力市场行为,营CHINA LAW 2010/02问学馆34造一个主体自由、平等竞争、高效有序与利益和谐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强化服务,加强对统筹城乡就业中社会弱势群体的“倾斜保
9、护”。总之,统筹城乡就业,建立政府与市场既分工又合作的新机制至关重要,其基本特征应当是:政府管制与自由竞争相结合,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政府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实行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统筹城乡就业的新机制。同时,如何实现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上述职能,还必须依赖于一个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和责任体系,主要是强化监督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加快推进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职能职责的法制化进程,建立健全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新型权责制度。 (二)回归城乡劳动者平等身份,依法构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制度身份即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法 论文 统筹 城乡 就业 目标 及其 制度 支撑 体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