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棚户区改造银基1.doc
《辽源棚户区改造银基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源棚户区改造银基1.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 程 设 计 证 书资 质 等 级 甲 级工 程 咨 询 证 书工咨甲10820070039辽源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银基小区东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10月编制单位: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咨询资质:甲级证书编号:工咨甲10820070039单位法人代表: 张晓艳 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蔡中华 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项目负责人: 韩百坚 建筑师 段伟华 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经济负责人: 孙玉宏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参编人员: 宋 鑫 助理工程师 王 心 高级工程师 张 惠 助理工程师 戴 君 助理工程师 目 录
2、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概况61.3 问题与建议9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02.1需求分析102.2 市场预测142.3 项目建设原则内容及规模15第三章 场址选择183.1 地理位置183.2 气象、水文、地质现状条件183.3 建设条件20第四章 建设方案234.1 建设方案设计原则234.2 项目组成234.3 总平面布置方案234.4 建筑方案274.5 结构方案314.6 公用工程方案31第五章 节约能源405.1 概述405.2 编制依据405.3 综合能耗消耗415.4 项目节能管理设计415.5 节能措施42第六章 环境保护446.1 建设地址环境状况
3、446.2 设计原则446.3 环保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446.4 主要污染物456.5治理方案476.6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及建议49第七章 消 防517.1 设计依据517.2 消防措施517.3 消防给水52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38.1 组织机构538.2 人力资源配置538.3 人员培训53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49.1 项目实施原则549.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4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710.1 投资估算5710.2 资金筹措58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5911.1 编制依据及说明5911.2 财务评价5911.3 财务评价结论60第十二章 工程招标61第十三章 社会评
4、价6313.1社会影响分析6313.2互适性分析6513.3 社会风险分析6613.4 社会评价结论67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6914.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7014.2 主要风险程度分析7014.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71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73附表: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设备购置一览表附图:1、规划总平面图2、总平面竖向图3、管网综合总平面图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辽源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银基小区东地块1.1.2 承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辽源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项目法人:华方耀地址:辽源市
5、吉盛花园正门左侧1.1.3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住房2005178号)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4、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省政发200737号);5、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0534号;6、吉林省棚户区改造攻坚工作方案(吉棚改20051号)7、关于加强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吉棚改20053号)8、关于落实棚户区改造项目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的通
6、知(吉棚改20055号)9、吉林省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实行优惠政策的意见(吉棚改20056号)10、关于在全省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做好低保工作的意见(吉棚改20057号)吉林省城镇棚户区申请、核准及轮候管理试行办法;11、辽源市城市总体规划12、辽源市十一五规划1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1.4 棚户区项目建设的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1.1.4.1棚户区项目建设的现状辽源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辽源矿务局(现改制为辽源矿业集团)所属辽源煤田自1911年开采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由于辽源煤田开采历史较长,现有可采储量仅为500万吨左右,辽源曾经
7、伴随资源而兴,又由于资源衰竭而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2005年,在国家确定的全国四个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中,辽源市榜上有名。辽源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将获得国家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税收增量返还以及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等政策性扶持,这些政策都有较高的含金量,是辽源独有的发展机遇。辽源市大量棚户区产生和存在有历史和客观多方面因素。一是受采煤沉陷影响。辽源市有采煤沉陷区A、B级房屋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8068户,亟待维修、改造或搬迁。二是房屋使用年限已到。根据调查,分布在棚户区范围内的建筑,多为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建造,甚至有部分房屋建于建国前日伪时期
8、、标准低,按国家有关规定,土坯房屋使用年限20年,砖木结构房屋使用年限30年的规定,90的房屋已超过合理服务年限。三是房屋结构原因。从建筑结构方面分析,在棚户区居民住宅中,绝大多数为半砖半坯木架结构房屋和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并且多为年久失修,房屋结构简单,多未采取圈梁等抗变形结构的设置,对地基变化的承受能力弱,易破坏。四是受经济状况的影响。由于国有煤矿前些年不景气,部分煤矿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甚至关闭破产,在岗职工工资标准也很低,而且无保障,导致矿区失业人口多,低保人员比重大,多数无经济来源,温饱问题尚难保障,没有房屋维修资金,使棚户区内房屋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加剧了房屋的老化和损坏。五是基础设
9、施十分落后,城市供水、排水、供暖、供电、供气、垃圾处理等设施落后,甚至根本没有。同时大量的棚户区处于城市边缘位置,建筑密度大,建设、开发商品用房成本太高,市场化运作难度太大,因此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给予支持。1.1.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棚户区改造的目的不仅要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而且要改善城市环境,拓展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因此,必须站在建设和谐城市,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高度,统筹兼顾,安排好各项工作。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扩容相结合,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相结合,与城市的功能定位相结合,与城市的建设风格、文化品位相结合,与市区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多建精品
10、,少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要通盘考虑争取上级政策、地方财政支撑能力和人民群众可承受程度的关系,准确把握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力度空前。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实事、大事来抓,在改造任务繁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趋紧的情况下,以对事业、对群众、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组织施工,努力在落实上下功夫,尽最大努力兑现给老百姓的承诺。2008年,投资17亿元对陈家沟A、B等五个区域实施了集中改造,开工建设回迁住宅楼232栋,100万平方米,13406户居民得到平稳回迁安置,回迁率达90。棚改工程量、回迁户数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11、和高度评价。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进展顺利。已完成三个小区建设。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的仙城南苑小区正在建设中,预计安置居民1093户。补充工程2009年投资计划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了省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的审核,并已经开工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加快推进辽源市城市的棚户区改造,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欠账以及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影响,全省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存在着大量棚户区。棚户区许多房屋陈旧、年久失修,超期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市政基础设施简陋,公共服务设施残缺不全,使用功能已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棚户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占
12、有公共服务设施面积. 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居住环境脏乱差,已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交通的不便,治安和消防隐患很大,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棚户区的居民有强烈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为了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做出了积极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这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是通过增加投资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的有效措施,同时又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改善民生的结合点,是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与刺激居民消费的结合点。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既能极大地解决居民多年的
13、住房困难,促进民生改善,又能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强力带动建筑、建材、家具、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对拉动当地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善矿区居住困难居民的居住条件,使城市能够均衡发展,为实现城区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棚户区改造工程,是一项福祉于民,利在国家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能够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关怀,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2005年曾培炎副总理主持召开东北三省座谈会,专题研究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问题。辽源市委市政府根据会议精神,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城市棚户区及煤矿棚户区规模、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在调查中切实感受到有些棚户区居住条件极其恶
14、劣,尤其是有些棚户区建在煤田上,塌陷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已不适宜人群居住。在调查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原则上制定了棚户区的改造计划,并制定了一系列棚户区改造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统一政策、开发企业建设、全社会参与、属地协助的方针。将采取各种措施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切实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将党和政策的温暖送到棚户区的广大居民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必要的。1.2 项目概况1.2.1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政府补贴无收益项目,建设项目均为棚户区回迁住房及其配套用房。本地块
15、拟建地点位于东吉大路北侧,新兴北路南侧,辽源市银基花园居住小区东侧地块上的棚户区进行拆迁,拆迁地块土地由政府组织进行回迁楼住房建设及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70200.00,其中项目建设用地148000.00。总建筑面积222400.00,其中含住宅建筑面积184400.00,公建建筑面积19600,地下车库面积18400。整个小区规划为25栋11层住宅。其中3栋设有1层底商公建, 1栋设有2层底商公建,其他21栋均为11层住宅。居住总户数2155户,按3.5人/户考虑,居住人数约为7543人。公建部分:小区配套用房面积19600(含物业用房、居委会管
16、理用房及门卫等)。拆迁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拆迁用地面积m21702002拆迁面积m2680803拆迁户数户1362回迁安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回迁用地面积m21480002回迁建筑面积m21844003回迁安置户数户2155另外,在回迁地块内还将配套建设供电、供排水、供暖、小区道路等基础设施。1.2.3 主要建设条件1、符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24号)和吉林省建设厅转发建
17、设部的通知(吉建规20089号)等文件有关政策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开发,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国家的产业政策,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符合省情、市情,顺乎民意,同时也符合“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2、符合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辽源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年)和辽源市居住区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变辽源市低收入家庭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环境,对改善城市棚户区改造起示范作用,并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美化市容市貌,符合辽源市总体布局及发展规划。3、拟建新区周边有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其供电、给水、排水、供热等公用工程基础设施条件可就近引入,能
18、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本项目的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建设选址意见书已颁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批复,项目周边环境能满足危旧房改造的建设工程需要。1.2.4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21个月,拟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2年6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1.2.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3743.8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3743.83万元,本项目无银行贷款,建设期利息为0。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43743.83万元,资金来源由申请国家、省资金补助和地方政策性补贴及群众自筹等组成。1.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 注1总占地面积平方米170200.0
19、02项目建设用地平方米148000.00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22400.00含地下住宅平方米184400.00商业平方米19600.004项目总投资万元43743.83其中:建设投资万元43743.835经济指标5.1单位使用效益投资元/ m21966.905.2年基本运营维护费万元577.505.3单位功能运营成本元/ m225.971.3问题与建议在项目建设中,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落实资金来源,从数量和时间两方面予以重视。实施招投标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建设单位应尽快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建设
20、过程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在保护周边环境的同时,对新建小区实施绿化、污水管网建设,达到美化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2.1需求分析辽源市是吉林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是被国务院确立的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城市试点城市之一。辽源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是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为吉林省省辖地级市,距吉林省省会长春市108公里,北靠伊通县,东依梅河口市,西邻辽宁省西丰县,南接辽宁省清原县。距辽宁省省会沈阳市240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255612550,北纬42184315,地处长白山余脉哈达岭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带,属低山丘陵区。境内以山地居多,地理概貌为“五
21、山一水四分田”。辽源市幅员面积5139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其中市区面积437.6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50万。辽源市辖龙山、西安两区和东丰、东辽两县。辽源市1902年9月6日辟县设治(当时取名西安县),百余年来,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煤炭为依托,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田自1911年开采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建国以来共为国家生产优质煤炭2亿多吨,上缴税费12.56亿元。五十年代,辽源的煤炭产量为全国的二十分之一,为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辽源境内原有二个煤田,其中位于东辽县的平岗煤田已经开采完毕,位于辽源市区境内的辽源煤田开采也已接近尾声。辽源煤田的二个开采矿泰
22、信矿、西安矿都已经破产。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作为辽源市支柱的煤炭产业已经丧失优势,而新的优势产业尚不明显,造成辽源经济总量小,财政支撑能力弱,基础设施欠帐多,城市化、工业化、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局面。辽源市大量棚户区产生和存在有历史和客观多方面因素。一是受采煤沉陷影响。辽源市有采煤沉陷区A、B级房屋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8068户,亟待维修、改造或搬迁。二是房屋使用年限已到。根据调查,分布在棚户区范围内的建筑,多为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建造,甚至有部分房屋建于建国前日伪时期、标准低,按国家有关规定,土坯房屋使用年限20年,砖木结构房屋使用年限30年的规定,90的房屋已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源 棚户区 改造 doc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