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与律师制度.doc
《公证与律师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证与律师制度.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证与律师制度自学考试大纲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目录:第一部分 学习过程评价考核大纲一、 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基本要求二、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三、 考核方式四、 评分标准第二部分 综合考核部分考试大纲一、 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基本要求二、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三、 考核方式四、 考试题型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第一部分 学习过程评价考核大纲一、 学习过程评价的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主要介绍公证与律师制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分析公证与律师制度上的法律制度所需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的专业法律思维的培养、
2、专业的法律技能的提升和全面的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把学习与实际问题的分析联系在一起,也注重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技能。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公证与律师制度上重要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公证与律师制度的理论和知识及分析技能对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和法律现象进行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并能逻辑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以后进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法律职业提供基础。二、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一)课程内容 1. 公证的概念 2. 公证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 3. 公证活动的基本原则 4. 公证机构的性质和
3、任务 5. 公证管理体制 6. 公证员的权利与义务 7. 公证员的职业道德 8. 公证员的法律地位 9. 公证书的效力 10.公证执业区域的划分 11.公证刑事法律责任 12.公证行政法律责任 13.公证民事法律责任 14.公证程序 15.公证证明活动 16.涉外及涉港澳公证 17.公证法律事务 18.律师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19.律师的权利与义务 20.律师的法律责任 21.律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 22.律师管理体制 23.律师职业道德 24.律师会见 25.律师阅卷的范围 26.律师阅卷的主要内容 27.律师阅卷的方法 28.律师谈判 29.律师调查的目标和种类 30.律师论辩方法 31.律
4、师论辩技巧 32.律师咨询 33.律师代书(二)考核要求1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公证与律师制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2能够运用公证与律师制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历史和当代社会的法律问题和现象。3掌握公证与律师制度理论的新发展,初步具备运用公证与律师制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热点社会现象的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的公证与律师制度理论、知识,结合其他法学课程的理论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法律问题。5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公证与律师制度理论和知识进行初步的运用文字表达和调研和科研的能力。三、学习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1论述 (小论文)就某个公证与律师制度问题,通过已经掌握的公证与律师制度理论和知识,结合资料的查阅,写出一篇20
5、00字以上的研究论文。2案例分析就某个社会现象或者事件,运用所学过的公证与律师制度理论进行法律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案例分析采取课堂讨论,书面案例记录分析的方法。课堂案例讨论必须保证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形成个人案例分析书面稿,至少保证1000字左右。3公证与律师制度前沿问题思考采取书面的形式,就公证与律师制度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辩论,以探求公证与律师制度的真实和意义。课堂讨论要保证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形成个人观点书面稿,书面稿必须保证1000字左右。四、学习过程评价的评分标准学习过程评价的评分标准也采用分数制度,满分100分。可以按照学生的评价结果分为以下几等
6、:1 优秀(90分以上)观点正确,论述充分,资料充实,结构合理,论证有力。2 良好(8089分)观点正确,论述比较充分,资料相对比较多,结构不存在很大问题,结论基本合理。3 中(7079)观点基本正确,论述比较充分,资料不很多,结构基本合理,结论较符合逻辑。4 及格(6069)观点不够明确,论述不很清楚,资料缺乏,结构不清楚,结论尚符合逻辑。5 不及格(60以下)观点不明确,论述不清楚,没有查阅资料,结构混乱,结论不符合逻辑。第二部分 综合考核部分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公证与律师制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专业的必考课程,是基本理论和职业技巧相结合的课程。公正与律师制度都是国家司法
7、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公证员与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人员,法治也是法律人之治。掌握本门课程对于了解我国的公证制度与律师制度,从事公证与律师职业具有重要作用。公证与律师制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公证与律师制度必修的基本法律课程性质,注意与法律专业开设的、宪法、组织法、部门行政法、实体法、诉讼法、法律职业伦理、法律文书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本课程在高等教育法律专业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是必须设置的重要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熟悉并掌握公证与律师制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从事律师和公证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理论和实际工作
8、水平。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掌握我国律师制度和公证制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律师和公证员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掌握将来作为公证员或律师的职业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实际工作打下基础。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上篇 公证制度第一章 公证法律制度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公证制度的概念、特征及其与相关法律的关系,明确公证制度的任务,了解我国公证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公证的概念1、公证的概念2、公证法的概念3、公证法律制度的概念4、公证法律关系的概念5、公证的特征第二节 公证法与其它相关法律的关系1、公证法与民商法的关系2、公证法与民
9、事诉讼法的关系3、公证法与行政法的关系4、公证法与宪法的关系第三节 公证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新中国公证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公证制度受到的冲击与影响3、公证体制改革和公证法的颁布实施第四节 公证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1、公证法律制度对市场交易安全的保障作用2、公证法律制度的预防纠纷作用3、公证机构的独立法律地位4、专业化的公证员队伍建设(三)重点与难点1、公证的概念2、公证的特征3、公证法律关系的概念4、公证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5、公证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四)、应用要求1、公证体制改革和公证法的颁布实施2、公证法律制度的作用第二章 公证活动的基本原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领会基本原则对公证
10、活动的指导意义,掌握各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及其特征。(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真实原则1、真实原则的含义2、真实原则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合法原则1、合法原则的含义2、合法原则的内容第三节 独立原则1、独立原则的含义2、独立原则的意义第四节 自愿与法定公证相结合的原则1、自愿原则的含义2、自愿公证与法定公证的关系第五节 回避原则1、回避原则的含义2、回避的方式3、回避的情形第六节 保密原则1、保密原则的含义2、保密原则的内容第七节 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1、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的含义2、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的具体体现(三)重点与难点1、真实原则的内容2、合法原则的含义
11、3、回避的方式4、回避的情形5、保密的内容(四)应用要求1、独立原则的意义2、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的具体体现第三章 公证机构与管理体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公证机构的性质、设置及其组成;了解我国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协会的管理体制;明确公证的监督管理职能。(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机构的性质与任务1、公证机构的性质2、公证机构的任务3、公证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 公证机构的设立1、公证机构的设立原则2、公证机构的设立条件3、公证机构的设立程序第三节 公证协会1、公证协会的职责2、公证协会的组织机构第三节 公证管理体制1、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体制2、公证协会的行业管理体制(三)重点与难
12、点1、公证机构的权利与义务2、公证机构的设立条件3、公证协会的职责4、司法行政机关的行业管理体制(四)应用要求1、公证机构的设立程序2、公证协会的组织机构第四章 公证员(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公证员的任职条件、资格取得和公证员的任免条件,明确公证员的权利与义务,掌握公证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二) 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公证员概述1、公证员的任职条件2、公证员的资格取得3、公证员职务的任免第二节 公证员的权利与义务1、公证员的法定权利2、公证员应承担的义务第三节 公证员的职业道德1、公证员的职业道德第四节 公证员的法律地位1、公证员的法律地位(三)重点与难点1、公证员的任职条件2、公证员的法定权利
13、3、公证员的法定义务4、公证员地法律地位(四)应用要求1、公证员职务的任免2、公证员的职业道德第五章 公证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公证书的概念、内容、生效及送达;正确理解和运用一般公证书的证据效力,了解法定公证事项公证书的法律效力,理解和掌握债权文书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学会制作公证书。(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公证书概述1、公证书的概念2、公证书的内容3、公证书的生效4、公证书的发送第二节 公证书的效力1、证据效力2、法定公证事项公证书的效力3、债权文书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第三节 公证书的制作1、公证书的制作要求2、公证书的制作过程3、公证书的更正与撤销(三)重点与难点1、公证书的概念2、证
14、据效力3、法定公证事项公证书的效力4、债权文书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5、公证书的制作要求(四)应用要求1、公证书的制作过程2、公证书的更正与撤销第六章 公证执业区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公证执业区域的概念及确定公证执业区域的原则,掌握公证执业区域的划分,掌握公证证明活动与公证执业区域,理解和掌握公证机构执业的例外规定。(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公证执业区域概述1、公证执业区域的概念2、公证执业区域的确定原则第二节 公证执业区域的划分1、划分公证执业区域的意义2、公证执业区域的划分的单位3、公证执业区域划分的规则第三节 公证机构执业的例外规定1、公证机构执业的例外情形(三)重点与难点1、公证执业区
15、域的确定原则2、公证执业区域划分的规则3、公证机构执业的例外规定(四)应用要求1、划分公证执业区域的意义2、公证执业区域的划分的单位第七章 公证法律责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证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公证法律责任腰间,掌握公正刑事法律责任和公正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明确公正责任保险,了解公正行政法律责任的特征和构成。第一节 公证法律责任概述1、公证法律责任的概念2、公证法律责任的特征3、公证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二节 公证刑事法律责任1、公证刑事法律责任的概念2、公证刑事法律责任的特征3、公证刑事法律责任的主要罪名和构成要件第三节 公证行政法律责任1、公证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2、公证行政法律
16、责任的特征3、公证行政处罚的条件和救济途径第四节 公证民事法律责任1、公证民事法律责任的概念2、公证民事法律责任的特征3、公证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4、承担公证民事法律责任的程序和法律救济5、公证处与公证员在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时的关系6、公证责任保险的概念(三)重点与难点1、公证法律责任的概念2、公证法律责任的特征3、公证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4、公证刑事法律责任中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5、公证行政处罚的条件和救济途径6、公证民事法律责任的特征7、公证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8、公证处与公证员在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时的关系(四)应用要求1、公证法律责任的因果关系2、公证责任保险第八章 公证程序(一)学习目的
17、与要求理解和掌握办理一般公证事项的申请与受理、审查、核实和出证等程序;了解和明确公证复查程序和争议的处理程序。(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申请和受理程序1、公证申请人2、申请的方式3、申请公证时应提交的材料4、受理的条件5、对申请的审查6、受理的程序第二节 审查核实程序1、审查核实的内容2、需要核实的情形及核实方法3、审查核实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 出证程序1、出证的概念2、出证的条件3、出证的程序规则第四节 公证期限、终止公证和拒绝公证1、出证期限的概念2、其他办证期限的概念3、终止公证的法定事由4、终止公证的程序规则5、拒绝公证的法定情形6、拒绝公证的程序规则第五节 公证复查程序1、公证复查程序
18、的概念2、公证复查程序的适用范围3、公证复查的程序规则4、公证复查的期限第六节 争议的处理程序1、公证调解的概念2、公证调解的适用范围3、公证调解的程序4、公证投诉的概念5、公证投诉的程序(三)重点与难点1、申请的方式2、申请公证时应提交的材料3、受理的条件4、审查核实的内容5、终止公证的法定事由6、拒绝公证的法定情形(四)应用要求1、公证申请人与公证当事人的不同2、公证复查程序的适用范围3、公证复查的程序规则第九章 涉外及涉港澳公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涉外公证和港澳公证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掌握涉外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掌握涉港澳公证的特别规定。(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涉外公证1、 涉外公
19、证的概念2、 涉外公证的特点3、 涉外公证的种类4、 涉外公证的作用5、 涉外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6、 涉外公证程序的特别事项第二节 港澳公证1、 港澳公证的概念2、 港澳公证程序的特点3、 涉港澳公证的特别程序规范3、涉外港澳公证的特别程序规范4、委托香港公证人5、委托公证人的条件6、委托公证人的业务范围7、澳门居民回内地处理法律事务办理证明文书的程序(三)重点与难点1、涉外公证的概念2、涉外公证的特点3、涉外公证的作用4、涉外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5、涉港澳公证程序的特点(四)应用要求1、涉外公证与国内区别2、涉外港澳公证的特别程序规范第十章 公证证明活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民事法律行为公证
20、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种类;理解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的概念、特点和业务范围;理解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公证的概念、特征和种类,重点掌握几种常见的公证证明活动的办证程序。(二)课程知识点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公证1、 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概念2、 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特征3、 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种类第二节 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1、 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的概念2、 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的特征3、 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的业务范围第三节 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公证1、 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公证的概念2、 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公证的特征3、 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公证的种类第四节 常见的公证证明活动1、 买卖合同公证的概
21、念2、 买卖合同公证的程序3、 出生公证的概念4、 出生公证的程序5、 亲属关系公证的概念6、 亲属关系公证的程序7、 有无犯罪记录公证的概念8、 有无犯罪记录公证的程序9、 签名、印鉴、日期属实公证的概念10、签名、印鉴、日期属实公证的程序11、文书文本公证的程序(三)重点与难点1、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概念2、民事法律行为公证的特征3、出生公证的程序4、亲属关系公证的程序5、有无犯罪记录公证的程序6、签名、印鉴、日期属实公证的程序(四)应用要求1、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的业务范围2、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公证的种类第十一章 公证法律事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提存事务、保管事务的概念与意义;了解公证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证 律师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