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对证实原则的逻辑分析.doc
《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对证实原则的逻辑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对证实原则的逻辑分析.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对证实原则的逻辑分析 独创性声明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签字日期:缪年夕月日学位论文作者:爹,海端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
2、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 月止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爹.海鹊 导师签名:却氢乡日签字日期:侈 年厂月毛日月签字日期: 眵年/删四舢四删目 录中文摘要?.?.?.第章绪论?.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章菲奇悖论和证实原则修正方案.逻辑实证主义及其证实原则?.。,逻辑实证主义.证实原则?,。信念逻辑中的菲奇悖论一一摩尔悖论?,.摩尔悖论?.摩尔悖论的动态变化形式?,.认知逻辑中的菲奇悖论.证实原则的修正方案第章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公开宣告逻辑?.公开宣告逻辑的初始语言和语义.公开宣告逻辑的几则原理?.,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演算系统。任意公开宣告逻辑
3、。.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初始语言和语义?.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几则原理?.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演算系统.第章对证实原则修正方案的逻辑分析?.证实原则的新修正方案?.成功公式和可认知公式?.成功公式?.可认知公式?.所有公式都是知道是否是真的公式?.第章总结?.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喜吕鼍皇曼皇曼曼曼曼曼量罾皇鲁鼍曼曼鼍曼皇皇量曼曼鼍曼量量鲁舅曼曼曼量舅皇量曼曼量曼曼量曼一一曼曼曼曼量篁一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对证实原则的逻辑分析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黄海林导师:郭美云副教授中文摘要证实原则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性原则,居于核心地位,因为它是划分形式真理
4、和事实真理的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一切理论主张的基础。同时证实原则也是人们揭露和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关键所在,成为逻辑实证主义的致命弱点,因为逻辑实证主义在给证实原则所作的解释和所赋予的地位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摩尔和菲奇分别在信念逻辑和认知逻辑中质疑逻辑实证主义证实原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诸多修正方案中,我们提取出. 的修正方案,即他通过建立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演算系统来修正证实原则,是把“可认知的”限制为“存在一个宣告使得对它进行宣告之后,命题被认知到”。我们用模态算子对公开宣告这一动作进行量化,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存在一个宣告使得对它进行宣告之后,是真的”,表示“存在一个宣
5、告使得对它进行宣告之后,被认知到”。我们在公开宣告逻辑语言的基础之上增加模态算子从而得到的一个任意公开宣告逻辑,这就是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对公开宣告逻辑的扩张我们首先对证实原则进行介绍分析,并分析论证了菲奇悖的证明过程,接着在公开宣告逻辑的基础上定义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初始语言和相应的语义解释,进而建立了一个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公理化演算系统,并证明了它的可靠性和完全性。最后在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系统的基础上对证实原则进行逻辑分析,首先定义了成功公式和可认知公式,并把可认知公式分为知道公式是真的公式和知道公式是否是真的公式两种,进而证明了这几个公式的关系,即它们的表达力。最后证明了任意公式都是知道是
6、否为真的公式。按照以上的研究思路将论文分成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第二章菲奇悖论和证实原则修正方案,这是本文的阃题分析部分。首先是介绍逻辑实证主义的重要理论,重点介绍证实原则,阐明它在逻辑实证主义中的地中文摘要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位和重要意义。然后是分别介绍菲奇悖论在认知逻辑和信念逻辑上的表现形式及其它们的变化形式,最后引进了解决菲奇悖论的证实原则修正方案,提出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解决思路。第三章任意公开宣告逻辑,这是本文的基础工作部分。首先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之上建立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演算系统,即给出公开宣告逻辑的语言和相应的语义,然后建立
7、公理化系统,证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然后是在公开宣告逻辑的基础上增加模态算子三,并给出相应的语义解释,接着证明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几则原则,最后是建立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公理化系统并证明它的可靠性和完全性。证明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可靠性和完全性是本文的难点之一。第四章对证实原则修正方案的逻辑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难点所在之处和创新点。首先提出我们对证实原则的修正方案和修正结论,然后运用第三章所建立起来的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系统,严格定义“成功公式”和“可认知公式”这两个概念,区分“可认知公式”的两种形式,并论证几个概念之间的表达力,最后证明我们的修正结论,即所有的公式都是知道是否是真的公式。第
8、六章后绪,就是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思考后续研究的一些想法和工作。任意公开宣告逻辑菲奇悖论证实原则可认知公式关键谒: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昀 一 ?一 :, ,. , . ,. . 。 . .,. ,. :叩 叩.,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也 .,.。 : , : ,. ., ,.,. ., ., .也 . :.: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章绪论量曼皇曼曼曼量曼曼舅?.一一第章 绪论.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现状分析哲学是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哲学运动,而逻辑实证主义,即实证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逻辑实证主义的诸多原则中,证实原则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
9、说是核心,是支撑整个逻辑实证主义理论的基础,同时它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薄弱环节,成为人们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其中英国哲学家摩尔、美国逻辑学家菲奇等学者的批判是最为典型的。由摩尔和菲奇的批判形成了一个著名的认知论悖论,即菲奇悖论。他们根据现代模态逻辑的相关理论运用摩尔语句对证实原则进行简单代替,得到了一个不一致的结论。面对质疑,许多逻辑学家运用各种手段、工具,企图消除证实原则中的菲奇悖论,提出各种修正方案。近几年来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代表性人物有,. ,. .。就逻辑实证主义证实原则问题,. 在年至年期间先后发表了三篇论文。在论文 ,中,引入了菲奇悖论并介绍了几种修正证实原则的方案,在这些
10、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修正方案,即把“可认知的”理解为“存在一个宣告使得对它进行宣告之后知道命题是否是真的”,在公开宣告逻辑语言之上增加模态算子口就得到一个任意公开宣告逻辑,这个模态算子刻画了“可认知的”的概念。在论文. ,中,. 在前一论文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一个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演算系统,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并在该系统中得出一系列相关结论。在论文. ,中,. 系统地介绍了摩尔悖论、菲奇悖论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形式,建立任意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演算系统并运用它对证实原则进行了逻辑分析,首先是对“成功公式”和“可认知公式”进行严格定义,然后作出严格区分。.认为“
11、可认知公式”可以分成两种,一是表示知道命题是真的公式,二是表示知道命题是否为真的公式,即知道命题是真的或是知道命题是假的的公式。这三个公式的表达力是依次减弱的,即成功公式最强,知道命题是真的公式居中,在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系统知道命题是否为真的公式最弱。接着.中成功的对证实原则进行了修正,即证明了命题“对所有的事物,我们要么知道它为真的,要么知道它为假的”的有效性。动态认知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应用分支,它旨在为信息的变化提供一种形式化的处理方法,属于相对比较新的逻辑学研究领域。进入世纪以来,信息在人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章绪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信
12、息的掌握、理解、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之一。人们对知识、信念等认识概念的研究已经由静态的、单主体的向动态的、多主体的方向发展。动态认知逻辑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想通过动态模态逻辑为信息变化提供模型,用动态算子刻画事实的变化。动态认知逻辑的发展时间很短,但因为它在博弈论、人工智能等领域内有广泛的应用,使得它得到了非常迅速发展。目前,人们不仅深入研究了公开宣告、半公开宣告和秘密告知等行为,而且还讨论了行为过程中的信息更新、信念修正,并且为它们提供了结构模型与形式表达,进而建立一系列公理化逻辑系统,由此得出一系列相关结论。公开宣告逻辑是对基本动态认知逻辑的
13、一种扩张,它是在基本动态认知逻辑语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公开宣告算子而得到的,而任意公开宣告逻辑是对公开宣告逻辑的一种扩张,是在公开宣告逻辑语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模态算子而得到的,这个模态算子是对公开宣告这一动作的量化分析。也就是说公开宣告逻辑是在公开宣告这一动作或行为作为模态算子以刻画信息变动过程,研究信息变化对认知的影响力,即认知动态变化,而任意公开宣告逻辑是对公开宣告这一模态算子进行量化分析。国内早期对菲奇悖论的研究中有两位学者值得注意,一是南开大学王左立副教授及其所写的可知性悖论及其解决方案,他介绍了直觉主义逻辑方案、弗协调逻辑方案、情景理论方案和语形限制方案,可惜的是这些方案并未能完满地解
14、决问题;二是河南大学马佩教授及其所撰写的可知性悖论、突击考查悖论试解,马教授认为,菲奇悖论是建立在对可知论的歪曲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作为菲奇悖论的逻辑论证的总前提即非全知假设前提是一个本身包含逻辑矛盾的恒假命题。论文所选取的任意公开宣告逻辑是在众多学者工作的基础上对公开宣告逻辑的理解和运用,它源于. 的以上三篇论文,以. .,.合著的动态认知逻辑和唐晓嘉、郭美云合编的现代认知逻辑的理论与应用为基础理论。.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本论文以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为核心,提出证实原则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修正方案,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线索。首先全面系统地介绍与分析摩尔悖论和菲奇悖论
15、及其变化形式,展现它的产生过程,即它的证明演算过程,然后分析有关学者对菲奇悖论的几种修正方案,提出了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思想,接着建立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系统,包括给出它的语言和第苹绪论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应的语义解释,并建立公理化演算系统及其可靠性和完全性证明,最后在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系统中修正证实原则,得出相关结论。对证实原则的修正方案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难点所在之处和创新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我们把“可认知的”理解为“存在一个宣告使得对它进行宣告之后,知道命题是否是真的”,这样就可以把证实原则修改为:所有的公式都是知道是否是真的公式,即所有的事物都是被人们知道是否是真的。在这研究思路的指
16、导下,本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二章菲奇悖论和证实原则修正方案,这是本文的问题分析部分。首先是介绍逻辑实证主义的重要理论,重点介绍证实原则,阐明它在逻辑实证主义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然后是分别介绍菲奇悖论在认知逻辑和信念逻辑上的表现形式及其它们的变化形式,最后引进了证实原则的修正方案,提出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修正方案。第三章任意公开宣告逻辑,这是本文的基础工作部分。首先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之上建立公开宣告逻辑公理化演算系统,给出公开宣告逻辑的语言和相应的语义,然后建立公理化演算系统,证明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然后是在公开宣告逻辑语言的基础上增加模态算子口,并给出相应的语义解释,接着证明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
17、几则原则,最后是建立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公理化系统并证明它的可靠性和完全性,为修正证实原则提供有力工具。第四章对证实原则修正方案的逻辑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难点所在之处和创新点。首先提出我们对证实原则的修正方案及其相应的修正结论,然后运用第三章所建立起来的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系统,严格定义“成功公式”和“可认知公式”这两个概念,区分“可认知公式”的两种形式,并论证几个概念之间的表达力,最后证明证实原则的修正结论,即所有的公式都是知道是否是真的公式。第五章后绪,就是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思考后续研究的一些想法和工作。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章菲奇悖论和证实原则修正方案第章菲奇悖论和证实原则修正方案
18、第章先是介绍逻辑实证主义的发展历史、本质特征和重要理论,然后详细地介绍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阐明它在逻辑实证主义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接着是分别介绍菲奇悖论在认知逻辑和信念逻辑上的表现形式及其它们的变化形式,最后引进证实原则的修正方案以消除菲奇悖论,提出任意公开宣告逻辑的修正思路。.逻辑实证主义及其证实原则逻辑实证主义,又称之为逻辑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产生于世纪年代到年代之间,是世纪分析哲学重要的哲学流派,它由一批卓越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组成,代表人物主要有:石里克、卡尔纳普、莱欣巴赫、哥德尔、享普尔、艾耶尔、奎因、洪谦等,逻辑实证主义是以维也纳学派为核心,包括有柏林学派、华沙学
19、派和英国的艾耶尔等学者。其先驱主要是皮尔士、弗雷格、罗素与维特根斯坦,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马赫等人的实证主义、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思想,更远的话可以追溯到休谟的认知哲学。.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是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它仅仅是从逻辑的观点讨论科学,即研究科学所使用的概念、方法等,它与科学有所区别,即哲学是要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是要使命题得到证实,因此哲学的中心任务是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也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这在哲学史上就是所谓的语言转向。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们旨在要从哲学中清除出那不结果实的研究方法和无所谓的意见分歧,因此他们提出了消除形而上学的口号。逻
20、辑实证主义首先在科学知识范围内对形式科学和经验科学做了严格区分,他们把逻辑学和数学归属于前者,物理、生物、化学等归属于后者,认为形式科学产生的是形式真理,经验科学形成的是事实真理,这样也就把形式真理与事实真理做了严格区分。对形式真理所进行的陈述是先天分析性的,而对事实真理所做的陈述是后天综合的,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陈述。任何如康德般提出存在先天综合性知识的主张都是必须加以拒绝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认为形而上学的主张是虚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在经验上是不可证实的,它的目的是要为超经验的实在或实体的知识进行辩护。逻辑实证主义的重要理论似乎并没有得到现代众多哲学家们的支持,他们就逻西
21、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章菲奇悖论和证实原则修正方案辑实证主义的诸多理论和原理提出了三个质疑:一是证实原则本身是否有意义,也就是说,对于陈述语句“有意义的陈述要么是分析的要么是经验上不可证实的”,我们既不能依据定义来确定它的真,也不能通过经验来论证,那么它就是没有意义的。二是做出预测的陈述是否有意义,也就是说,作为科学预测的基础的“规律”是科学知识得以表达陈述的形式,显然科学陈述是有意义的,但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就变成无意义的了,因为不存在任何单个事实能够现在证实一项一般的科学陈述在未来的真。三是“什么构成了证实”问题,即涉及到主观经验与客观经验的问题,如果说感觉经验构成证实的根据的话,那么陈述语
22、句所表达的事实就是一个主观经验,但显然,每个人的经验不尽相同,我们的所有经验与客观现实世界总有一些差距,那么证实原则所能做到的最后结论不言而喻是没有的。面对质疑,逻辑实证主义并没有给予令人满意的回答,尤其是在对证实原则所作的解释和所赋予的地位方面。.证实原则证实原则,又称为可证实性原则、意义标准,是衡量命题有无意义的标准。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理解一个命题的含义也就是说必须要知道它的真假问题是如何被肯定的。当然这种证实仅仅是原则上的证实,即人们只要能够说出我们可能会明确观察到的东西,即便是在某个既定的时刻,由于技术条件或其它客观条件不允许而不能从事实际的证实,正如石里克所说的“显然,这里所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意 公开 宣告 逻辑 证实 原则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