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案例.doc
《第一章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案例.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案例本章导读l 中国虾类产业应诉美方反倾销的过程和经验。l 中国铜版纸出口和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l 中国鞋类出口欧洲应对反倾销的历史、现状。l 中国对欧节能灯出口态势分析。案例1 美国进口虾反倾销案案例回放世纪之交,美国虾市场激烈动荡,部分企业感觉事态严重,认为美国虾养殖捕捞产业受到进口虾的倾销打击,决定采取联合行动。2002年1月,美国南部的47家虾养殖企业根据WTO规则和美国国内法关于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有权提出反倾销立案调查申请的规定,组成了“南方虾业联盟”,商议对原产于部分亚洲和南美国家(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巴西等16国)的进口虾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申请。同
2、年7月,美国部分虾加工商也加入“南方虾业联盟”,使该联盟的企业总数达到217家,占据的市场份额已使其具备提起反倾销调查的资格。同时,涉案产品的范围也从虾扩大至虾加工品。按照WTO规则,倾销的三要件为:存在倾销、存在进口国的产业损害和倾销与进口国的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美国政府部门的分工,商务部负责调查国外企业的倾销行为,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调查国内产业的受损情况。如果购买价格或出口商销售价格低于正常市场价格(在不存在可比市场价格时,低于生产成本),造成美国某一产业受到损害或损害威胁,或该行业的建立受到阻碍时,就可以征收上限为这些差额的反倾销税。在美国,还存在所谓伯德修正案允许将关税收入补
3、贴给最先提出反倾销诉讼的美国企业,这也是“南方虾业联盟”点燃虾贸易战火的重要驱动力。2003年8月8日,美国“南方虾业联盟”正式申请对进口虾进行反倾销调查,对以中国为首,包括泰国、越南、巴西等12个虾出口国提起反倾销诉讼。不久,美国联邦政府以救灾款(disaster assistance)的名义资助国内捕虾业者3500万美元。2003年12月31日,美国“南方虾业联盟”正式致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亚洲和拉美几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25.76%63.68%的反倾销税,同时声称由于外国虾养殖业者的倾销,美国捕虾、养虾者和虾加工者已经不能维持基本的生产,正处于全行业亏损的境地。该联盟提供
4、的数字显示,20002002年,由于进口虾急剧增长,导致美国虾加工企业大量裁员,两年间虾捕捞产值从12.5亿美元降至5.6亿美元,下降了50%以上;在墨西哥湾沿岸的一些港口,捕捞虾的港口交货价约为3.3美元/磅,比两年前低了近50%。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将35万美元的联邦资金拨付给参与提出反倾销诉求的虾捕捞企业用以支付律师费用,该州的一些官员公开力劝虾捕捞业者向联邦政府申请伯德修正案资金。2004年1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启动对原产于中国、巴西、厄瓜多尔、印度、泰国和越南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的产业损害调查程序。2004年2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认定,原产于巴西、中国、泰
5、国、印度、越南、厄瓜多尔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损害了美国以海洋捕捞为主的虾产业,建议对上述国家的虾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2004年7月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作出反倾销初裁:除中国湛江国联水产品有限公司外,中国暖水虾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7.67%112.81%;越南暖水虾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12.11%93.13%。同月,美国国家海洋渔业服务署以宣传野生捕捞虾的营销费用为名资助“南方虾业联盟”400万美元。2005年1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巴西、中国、厄瓜多尔、印度、泰国和越南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作出产业损害终裁:原产于上述6国的冷冻、暖
6、水虾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原产于中国、泰国和越南的罐装暖水虾已经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原产于巴西、厄瓜多尔和印度的罐装暖水虾造成的损害属于微量。2005年1月2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修改此前作出的对原产于中国、巴西、厄瓜多尔、印度、泰国和越南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的反倾销裁决结果并发布反倾销征税令。美国商务部在修订后的裁决中没有将罐装暖水虾包含在征税范围之内。其中,我国应诉企业中获得单独税率的企业为39家,占总数的73.58%,比初裁增加了18家;未获得单独税率的企业14家,占总数的26.41%。获得单独税率的企业平均税率为53.68%。平均税率与初裁变化不大。湛江国联水产品有限公
7、司的单独税率被重新确定为0.0676%。我国53家应诉企业占我国虾出口企业总数的51%,也就是说,有49%的企业没有应诉,长期地放弃了美国虾产品市场。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且出口量大,在虾产品反倾销案中,所受到的伤害最严重。之后,有两家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其商务部的裁决。在2010年7月29日,这两家企业最终获得了5.07%和8.45%的税率。2005年4月25日,美国决定重新考虑对印度和泰国这两个受到海啸侵害的国家征收的反倾销税。最终在被调查的6个国家中,印度和泰国这两个养虾大国被终止调查;巴西和厄瓜多尔的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可以向美国出口冷冻虾;越南只有4家企业可以向美国出口
8、虾;中国只有1家企业可以向美国出口虾。美国对中国和越南基本关闭了虾市场的大门。泰国和厄瓜多尔成为美国数十亿美元的虾类消费市场的既得利益者。原因在于,泰国虾始终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而又被终止调查;厄瓜多尔近水楼台,生产及运输成本最低,且税率最低。受本次案件影响,我国的损失约为2亿美元/年,虾产品出口受到重创。2011年2月28日,中国在日内瓦将美国对华暖水虾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诉讼的关键在于所谓的“归零”法则。在美国对中国暖水虾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中,只把多批次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暖水虾中,出口价格低于中国国内价格的情况计算倾销额度,不考虑出口价较高的情况,使用了日本、欧盟等大多
9、数国家都不认同的“归零”方法,人为调低了总体交易价格,片面认定存在倾销,不当征收了高额反倾销税。损害了中国暖水虾企业的正当权利。中国政府在多双边场合多次交涉,中国业界也表示强烈反对,但美国始终未能解决中方的关注。资料来源:1中美水产第一案中顾国际贸易网,2009-4-172根据贸易摩擦形势日臻严峻中华工商时报,2011-3-4整理案例评析(1)分散的小农经济式产业难以与国外的产业联盟式反倾销势力相抗衡。小农经济式产业的各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通气、互不合作,甚至竞相削价,增大了企业出口竞争的压力;有的企业指望别人去应诉,别人打赢了官司,自己好搭顺风车出口产品。分散的小企业在人力、财力方面都很有
10、限。结果中国企业的应诉总体上表现得相当软弱。与此相反,“南方虾业联盟”却能够调动足够人力、财力资源发起步调一致的攻击。(2)必须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企业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反倾销诉讼中拿出健全的、客观的产品成本资料,与国外的倾销指控抗衡。传统的会计制度不被进口国认可,其数据的有效性往往不被国外反倾销诉讼程序所承认,甚至不能提供相应数据。(3)商业情报和敏锐的国际贸易洞察力非常重要。“南方虾业联盟”的活动早已开始了,而大多数中国企业却长期处于信息闭塞状态,毫无准备。一旦事态公开爆发,就形成了“南方虾业联盟”以快制慢的局面。如果中国企业早做准备,情况很可能就不同了(个别中国企业做了防范准备,
11、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企业在国内都没有统一行动,更遑论与越南、印度、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的企业联合行动了。(4)反倾销应诉应该建立在过硬的产品质量基础上。在高收入高消费的发达国家,以劣质产品卖低价抢占市场的做法往往是不能奏效的,甚至还有反面效果。应该转变到以高质量产品卖高价的思路上来。湛江国联水产品有限公司此次以接近于零的反倾销关税胜出,背后就有产品质量、生产环境、质量管理做坚强后盾,甚至美方也对该企业表示认可。若能出口具有特殊功能的虾产品,譬如具有防癌作用、含有丰富有益微量元素的虾类,与美方产品有不同的消费人群,或许可以避免与美方产业发生激烈冲撞,甚至不排除借竞争对手醉心于反倾销之机扩大产
12、品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可能。(5)大力培养反倾销应诉人才是百年大计。通晓国际反倾销规则的人才奇缺,是中国反倾销应诉屡屡吃亏的重要原因。国内各高校这方面的课程应该加强。(6)企业最好应有备用产品和备用市场。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好能嘴里吃一个,手里抓一个,眼睛盯住一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已有市场,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大市场。如果利用备用产品和备用市场渡过难关,立志图新,就有可能卷土重来。(7)必须要有长远的产业规划。产能的增长应该与市场实际状况相适应,不可搞产能大跃进和一哄而上。优势产业的形成不是某些人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同时还需要长时间的培育
13、。(8)行业协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起到企业粘合剂作用。美国“南方虾业联盟”在反倾销诉讼中的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重视。中国的企业也可以在行业协会的旗帜下形成对外合力。(9)争取美国国内的同盟军。美国国内的消费者、虾进口商、经销商实际上与中国出口商有着共同利益,而且有很大的社会活动能量,设法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把统一战线的分界线一直划到竞争者的脚下,是一门高超的斗争艺术。(10)诉诸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时,应抓住关键问题,在本案中即所谓“归零”问题。在“归零”问题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并不认可美国的做法,而且世界上多数国家也不认可。正式进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诉讼程序后,中国较易争取到有利
14、结果。2010年12月28日,美国曾表示今后不在反倾销调查中采取“归零”法则,但是对于此前已经采取此方法处理的反倾销案却始终没有明确的说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美国对中方诉诸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决定深感失望,美国商务部正在就结束“归零”做法进行行政评估,中方在此时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只能使这个问题的解决复杂化。至于中国方面,可以一边追溯以往“归零”做法造成的损失,一边促使WTO最终修改反倾销协定,明确禁止使用“归零”法。思考与讨论1如何整合国内虾类出口产业?2中国企业参股或控股美国虾类捕捞、养殖、加工、运输、仓储企业是否可行?案例2中国铜版纸出口遭遇美国反倾销案案例回放2010年4月底,美
15、国对来自于中国和印尼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措施,初步裁定倾销成立,并对中国企业临时征收高达30.82%135.8%的反倾销关税,同时继续调查有关中国产品倾销和美国产业损害数据,以便作出终裁。中国铜版纸企业在高额临时反倾销税的压力下,被迫停止了对美铜版纸出口。在遭遇巨大损失之际,中国造纸行业准备联手反击不公正反倾销措施。5月7日,由中国造纸协会牵头,联合金光纸业、太阳纸业和晨鸣纸业3家造纸龙头企业发表声明,对美国向中国铜版纸出口企业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表示强烈反对,同时表示将会积极应诉。声明中要求美国给予中国造纸行业市场经济地位,并要求停止征收临时反倾销税。9月22日,美国商务部做出最终裁决,认定中
16、国产铜版纸存在企业倾销和官方补贴行为。中国各企业出口美国的铜版纸将面临7.6%135.83%不等的反倾销税,以及17.64%178.03%不等的反补贴税。两家重要的企业太阳纸业和晨鸣纸业的反倾销关税高达60%70%。10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美国造纸行业是否因中国铜版纸大量进口而受到损害作出最终裁决,经投票决定支持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维持商务部裁决的税率。美方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造纸产业是“非市场经济行业”,而对于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或“非市场经济行业”,美方可能不采用其数据,转而采用某“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行业”的数据取而代之,以判断倾销和产业
17、损害的存在。于是,在美方终裁前,中方律师从诸多方面搜集了大量数据、证据和资料,达16000多页,以证明中国铜版纸行业具备市场经济特征,避免不利的数据支持美方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但美国商务部拒绝了中方的数据、证据和资料。世贸组织规定,在某个成员方不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可以认定其某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有市场经济地位。故中国造纸行业希望世贸组织能够根据客观数据,判定中国铜版纸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造纸协会在行业内协商后,决定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以争取中国铜版纸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造纸协会声称,美方拒绝给予中国造纸产业以市场经济地位,是在铜版纸反倾销调查中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中
18、国造纸产业已经具备市场经济产业的全部特征。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不顾中国方面的反对,同意美国对中国等非市场经济体使用贸易救济措施。资料来源:1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支持对华铜版纸征双反关税中国纸网,2010-10-252根据中国铜版纸出口对美全喊停 纸企向美要名分中国纸网,2010-5-10整理案例评析铜版纸又称涂布印刷纸,是以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高级印刷纸,而这也决定了铜版纸是所有纸种当中对纤维需求最少的,0.6吨纸浆就可以做1吨铜版纸,其余0.4吨是碳酸钙等。一方面,中国有着丰富的碳酸钙矿石资源;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性价比具有比较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铜版纸的价格要低于美国和欧盟的价格,也决定
19、了各路资金(包括内资和外资)大举进入铜版纸行业。据中国造纸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方启动反倾销措施之际,中国涉及生产铜版纸的企业共有110家,在这些企业中,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仅有9%。而铜版纸的生产原料市场状况为:烧碱的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为36%,纸浆的国有企业市场份额7%,而私企以及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分别占58%和35%,高岭土的国有企业市场份额仅占2.5%。因此,中国铜版纸产业具备了市场经济特征。美方拒用中国数据是别有用心。对中国产铜版纸的反倾销关税(以及反补贴关税)简直高得离谱。中国铜版纸行业对美出口被迫停止,转而加大其他品种的出口量(如双胶纸和静电纸等)。但是,是否会由此引发一连串的反倾销
20、反补贴措施还很难说。除了美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外,中国铜版纸遭遇反倾销措施与国内铜版纸产能增加,急于寻求销路也有一定关系。2010年以前,中国铜版纸产能一直在稳步增加,出口量的增长与产量的增长基本呈正比例关系。出口增长导致美方(以及欧盟)的不满,2010年美国启动反倾销措施后,出口量被迫下降。2011年国内铜版纸产能集中释放,产销(包括内销和外销)更加不平衡。表1-1 中国铜版纸产量和出口量 单位:万吨年 份产 量出 口 量出口量占产量的百分比20084629721%200952013025%201055511320.4%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纸网、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整理铜版纸一度是出口到美国数量最
21、多的纸制品,受美国(以及欧盟)反倾销税影响,部分原计划出口的铜版纸已转向内销,使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此外中国铜版纸企业努力扩大向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印度、日本等地的铜版纸出口,力图消化产能。但中国铜版纸的出口之路并不平坦。据俄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承诺,为了扶持国内生产企业,俄罗斯可能将铜版纸的进口关税提高3倍。从目前状况看,铜版纸是中国所出口纸制品中的高端产品,涉及的原材料较多,产业链较长,由于不公平贸易做法导致了出口受限,整个产业链都蒙受了损失。如果事先有合理的产业规划,不仅仅只是考虑到中国的铜版纸生产优势,也考虑到外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情况可能会好一些。案例附
22、件名词解释: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方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方为市场经济的WTO成员,那么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出口方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方为非市场经济的WTO成员,将引用与出口方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出口方的原始数据。思考与讨论1我国铜版纸的生产和出口是否应有合理的长远规划?2美方对中方的铜版纸产业市场化程度是否不知情?案例3 韩国诉中国产一次性打火机倾销案案例回放1997年2月4日,中国产一次性打火机被韩国打火
23、机协会起诉为倾销。2月27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决定进行调查,于3月10日公告调查开始,并向利害关系人作了通报。3月18日向中国生产者、出口商、进口商及用户发送了调查问卷,答辩期限为1997年4月30日。韩国贸易委员会进行调查后,于1997年5月20日进行初裁,决定于1997年6月5日起征收31.39%的暂定反倾销关税,并要求韩国财政经济部征收反倾销关税,财政部于1997年6月27日公告征收暂定反倾销关税。1997年8月9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在官报上公告产业损害听证会的召开日期,并于1997年8月26日召开了产业损害听证会,1997年9月26日作出产业损害的最终裁决,向韩财政部建议征收反倾销关税,财政
24、部完全接纳贸易委员会的建议,对中国产一次性打火机征收了反倾销关税。因中国企业没有应诉,被征收了5年幅度为32.84%反倾销关税。本案中韩国贸易委员会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没有适用中国国内的销售价格,而是把泰国作为替代国,决定了正常价格;另外,因中国的出口商没有提供倾销价格资料,韩国贸易委员会根据海关提供的进口统计资料和可以收集到的材料算出了对韩国的出口价格。资料来源:韩国对中国一次性打火机反倾销案中顾国际贸易网,2009-4-17案例评析本案例中某些中国企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抵抗主义。一次性打火机的生产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似乎也不具备跨国反倾销应诉的实力。以后的发展方向,或通过企业并购做大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中国 遭遇 国外 反倾销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