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民主权、权力观与群众路线.doc
《浅议人民主权、权力观与群众路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人民主权、权力观与群众路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人民主权、权力观与群众路线【摘要】人民主权、权力观与群众路线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确立人民主权意识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层次的内容;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对人民主权意识的深化和巩固,是人民主权意识的外在表现。二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之中【关键词】人民主权 权力观 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走群众路线必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有确立人民主权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才能真正切实走群众路线。一、人民主权人民主权, 即主权在民,或者说人民是权力的主人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主权意味着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赋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人民能自主、平等地参与国家权力的运转和公共政策的形成,人民能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人民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最终拥有者。”可见,人民主权实质上是对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了全新界定,确立了人民在政治现代化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人民主权理论由近代西方思想家提出,卢梭是人民主权理论的集大成者。正是由于该理论对人民与国家之间基本关系的全新界定,人民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这使得该理论成为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大的理论武器,并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走向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卢梭
3、所处时代与其所属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人民主权理论天生存在缺陷,以至于在实践中无法实现。马克思、恩格斯从自身所处的革命时代及革命实践出发,在对未来社会科学预见的基础之上,将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的合理内核加以继承,同时对其局限性进行了唯物主义批判和改造,并在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逐步完善人民主权思想,最终确立起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和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主张:第一,人民是权力的主人,即权力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是权力产生之源;第二,既然权力由人民产生,人民当然可以自主地行使,这种自主行使是指既要体现人民的意志,又要保持人民意志的自主性;第三,权力是为着行使的,
4、行使是为着目的,所以落实人民权力很关键。因为人民权力如果无法落实,这种权力就形同虚设,权力所保护的利益就根本无从实现。因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理论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理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的权力观。二、权力观所谓权力观是指对权力来源、权力目的、权力监督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其中对权力来源的看法和观点是权力观中最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因为权力来源决定了权力为谁服务、权力由谁监督。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理论鲜明提出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决定了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的行使当然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5、第一,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即权为民所赋。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权力的本源,工人阶级政党和党的领导干部(或者说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所以,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首先要确立起权为民所赋的意识。只有确立权为民所赋的意识,才会时刻不忘自己拥有的国家权力是以民众的权利让渡和公众认可为前提的。毛泽东说过“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人。”工人阶级政党和党的领导干部(或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但不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第二,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在行使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 主权 权力观 群众路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