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建设与公民参与.doc
《论社区建设与公民参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社区建设与公民参与.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论社区建设与公民参与 【摘 要】社区是基层的组织,是国家的组成部分,社区建设搞得好对于国家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1世纪民主进程更加推进,我国的社区建设也越来越多地吸纳公民参与进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必将促进社区的进步与发展。有助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Community is a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is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o good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has a
2、positive role. 21 century more democratic process forward, our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to absorb the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 come in, pools brains and brawn, brainstorm, will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Help to promote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p
3、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 well-off society has a positive meaning. 【关键词】国家建设;社区建设;公民参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 Key words: National construction; Th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civilizatio
4、n; Harmonious society 社区是公民的常驻之地,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机构,社区建设如果搞得好,势必促进国家、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现代意义的社区建设不能只是简单地视为只是政府之事,而是应当更多地吸纳公民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公民的主动性、积极性,集中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与社区工作者一道共同建设社区,不断提高融合性和协调性,以便把社区建设搞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一、 社区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的、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基层社会。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
5、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二、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公民。不断满足社区公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
6、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公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扩大民主,社区自治。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公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3、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4、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三、社区建设的宗旨与核心 社区建设的
7、宗旨是稳定、服务、发展。本着“以人为中心寻求发展”的思路,即在保持稳定,为职工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促进社区的发展,使社区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更加完善,更加的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 谋求城市文化和市民素质的提高。文明社区建设在我国正呈燎原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民主自治,以社区公民为依托,让广大社区公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四、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社区建设主要有六个方面内容。 1、社区服务,开展面向社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2、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
8、、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 3、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等; 4、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 5、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6、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五、公民参与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个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的过程和行为。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组织和整合中,“单位”起主导作用,街道和居委会这样的法定性社区起辅助
9、作用。公民参与社区事务主要是参与工作单位的内部社区事务,而不是居住地的法定性社区事务。随着社会保障、医疗体制、住房制度、后勤服务等各项改革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单位”组织的复合功能逐步弱化,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日渐松散。与此相反,公民与法定性社区之间的关系却日益紧密。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中期以来,“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趋势更为明显。同时,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也都促使公民越来越关注法定性社区内的公共事务。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
10、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因此,公民的广泛参与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民参与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法定性社区组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公民,开展社区建设就是为了提高法定性社区组织为社区公民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如果社区建设脱离公民的现实需求,不能为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就不能算是成功。因此,无论是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还是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都必须以社区公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有了公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组织者才能真正了解公民的现实需求,从而使社区建设中开展的各个具体项目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比如在一个以老年人为主的
11、社区,应当设计较多的老年服务项目,而在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的社区,应当强化学习、培训服务,这些信息只有在公民的广泛参与中才能体现出来。公民的参与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公共服务的使用者之间相互交换、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建设的效果”。 公民参与是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社区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社区,最愿意建设社区的当然是居住在社区的公民。因此,公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动力源泉,只有社区公民广泛、直接的参与和治理,才能逐步培育公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使社区自身的各类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和最充分的利用,从而推动社区建设健康、有序的
12、发展。同农村村民自治一样,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也是以政府主导开始的,公民参与多为动员式参与。动员式参与不是公民意愿的真实反映,因之不能成为社区建设的动力。比如过去每年三月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动员社区公民学习雷锋做好事,参与的人虽多,却不能持久。“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所以,社区要想得到理想的改变与发展,社区公民就必须对自身的社区问题和事务承担起责任,愿意发挥互助合作精神。换言之,公民的自主式参与才是社区建设的真正动力。各地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动员式公民参与和自主式公民参与之间的区别,通过培育、引导、组织、服务等多种手段,发展自主式公民参与,使社区逐
13、步向公民自治迈进。 公民参与是搞好社区建设的根本保证。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的多个部门,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比如社区单位的参与、社区中介组织的参与以及社区公民的参与等。在这众多的参与对象中,社区公民因其地位特殊而成为社区参与的主体。一方面,社区单位和社区中介组织尽管也驻在本社区,但却是相对封闭的,其业务范围是向其它社区开放的,其它社区同样会影响其发展。公民则不同,社区就是他的生存环境,与他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可以说,公民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受益者。另一方面,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公民的广泛参与就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各个具体项目实施的重要保证。北京市车河居委
14、会就曾通过公民捐资的形式解决了修建社区围墙资金不足的问题。社区建设以人为本,人既是社区建设的客体,又是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发展”。同样的,没有公民的广泛参与,也就无所谓社区建设。六、公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现状 从1995年上海市“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改革探索到石家庄市的简政放权,从1999年民政部设立社区建设实验区到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推广,公民参与始终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办文件也明确要求“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公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各项权利。各地实践表明,公民参与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参与渠道有所拓宽,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建设 公民 参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