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doc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析“文明冲突论”的内涵与实质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姓名:李志超 学号:2013201640 指导老师:闫瑾 课程: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正如作者所言,“如果我们想要认真地对世界进行思考,并有效地在其中活动,某种简化现实的图画、某种理论、概念、模式和范式就是必要的”,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冷战时期的“雅尔塔”体系,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有助于理解现实、分析因果和预测未来的世界政治范式。而现在,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范式的瓦解,必须要有一种新的能够恰如其分、不过于复杂也不过于简单的“世界政治的地图或范式”,来帮助人们更好的走出冷战思维,正确的看待后冷战世界的格局,并采取相应措施。
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将现代社会的人类文明分成八种,也就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的范式。但是,亨廷顿的观点是否真正符合现实?是否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也将尝试着简单分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内涵及其实质。一、 塞缪尔亨廷顿生平简介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出生于1927年8月18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在国际政治方面著述颇丰,一般被认为是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作品包括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20世纪末民主化浪潮、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难以抉择、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国政治、
3、现代社会中的权威政治、民主的危机等,影响力巨大。2008年12月24日,亨廷顿在马萨诸塞州逝世,享年81岁。二、 文明冲突论的内涵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详细的阐明了“文明冲突论”的思想和内涵。从整体上来看,全书分为五大部分:(一)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冷战后全球政治成为多级的,准确来说应该是多文明的,世界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分别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这些文明的核心国家将会是未来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二)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亚洲经济的发展、穆斯林国家人口的激增,各种现象都显示出,
4、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其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力量都在相对萎缩。文明之间的权力均势正在变更。 (三)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亨廷度认为,全球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界限重组,由过去的意识形态结盟变成文化和文明结盟。作者进而对这些文明的代表国家简要剖析,分为核心国家、孤独国家、分裂国家、无所适从的国家等几个类别,并对各个文明的现状和将形成政治体系做了简要的阐述和预测。总之,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四)文明的冲突。这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也是“文明冲突论”的集中体现。作者将文明的冲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宏观层面是不同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的冲突,微
5、观层面上是不同文明的邻国或者是一国内不同文明集团的“断层线”冲突。具体展开而言,宏观上,西方与正在形成的“儒教伊斯兰教”联盟在武器扩散、人权和民主、移民问题上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矛盾和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拉拢拉丁美洲,减缓日本回归亚洲等,来竭力避免其地位的日益式微;在微观上,断层线的战争不断爆发,而且是无休止的,只有靠各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的谈判来暂时调停,引用作者的原话“断层线战争自下而上的爆发,断层线上的和平却要自上而下的慢慢的推动”。(五)文明的未来。西方的衰落,要求美国加深对自身文明的认同,加强与欧洲的联系并逐步扩大与所有西方文明的国家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挽救衰微的西
6、方文明。同时,为了避免文明核心国的全球性战争,要遵循避免原则、共同调解原则、求同原则,建立新的多文明的国际秩序。这五个部分,其逻辑是提出“多文明”的观点、然后是结合现状对各文明的力量和特点简要阐述,紧接着分析多文明之间的主要动向或趋势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结盟以及其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最后预测未来世界政治秩序的格局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整本书的核心内涵在于“文明冲突论”,而“文明冲突论”的核心内涵是非西方文明(主要是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崛起和西方文明的相对衰落,以及在这各文明的相对权力变化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争端。按照作者的观点,文明的异同是冷战后各国政治的出发点,具有相似文明的国家不断靠拢,
7、不同文明的家家逐渐分离,虽然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和全球均势上的角度出发,会出现有所悖离的现象,但是,文明毫无疑问将会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的核心因素。所以,作为世界范式意义上的“文明冲突论”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三、 “文明冲突论”的背景 如何正确看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的观点,不能仅仅局限于作者个人的观点,必须结合该理论提出时的时代背景,才能对作者的目的和意图有更全方位的了解。(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带来的不仅仅是世界政治格局上的巨大变化,更是全球人民精神世界的危机。在两极格局下,人们的思想被简单的限定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范围之内,所有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
8、观念,都被牢牢的绑架在两者之一,以至于没时间更多意义上应该是没必要去思考在“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下的关于自身更本质的问题,中国的全盘学习“斯大林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突然,一根绷得紧紧的弦的一段断了苏联解体了,共产主义失败了。但是,人们在惊叹之余并没有齐刷刷的导向“资本主义”,而是陷入到在面对苏联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失败后的沉思,开始思考过去被冷战格局所掩盖的更实质的关乎自身的问题:我们到底是谁?这样的精神危机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上的个人,甚至各国政府也在思考:我是谁?我们将何去何从?这样一场波及全球的精神危机,迫切的需要有人提出一套系统的答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因此也就应运而生。(二) 全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明 冲突 世界 秩序 重建 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