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的国家宪法和企业“宪法”.doc
《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的国家宪法和企业“宪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的国家宪法和企业“宪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坚决捍卫社会主义的国家宪法和企业“宪法”在纪念毛主席批示“鞍钢宪法”5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今年3月22日是毛泽东主席作出关于“鞍钢宪法”批示50周年。在今天的纪念会上,我想就“鞍钢宪法”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当前的问题和我们的任务谈一些看法,同大家共同商讨。一、鞍钢宪法的意义和定位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重要基石每个国家都有它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且制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
2、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由许许多多多的公有制企业组成的。这些企业的管理也需要有它的根本大法。毛泽东主席不断研究我国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在此基础上于1960年宣称以鞍山钢铁公司经验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根本大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 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座宏伟的社会主义大厦,国家宪法从法律上树起了这座大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结构,那么,公有制企业的“鞍钢宪法”作为构成大厦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厦提供了坚固的基石(当然还有其他各类基石)。没有国家宪法构建的
3、社会主义基本框架,众多的企业就会成为一堆乱石散沙;没有健全的公有制企业作为坚固的基石,大厦就可能在狂风暴雨中损毁甚至倾倒。这两者是主从的关系、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但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毛泽东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劳动者权利一节时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1958年11月1960年2月: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与谈话第275页以下对此书简称批注与
4、谈话)我们国家的宪法,对于人民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鞍钢宪法”则对劳动者如何管理企业提出了明确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工人阶级(包括脑力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由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是“鞍钢宪法”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只有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才能加强抵御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思想侵蚀的能力,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不断前进。二、“鞍钢宪法”的内涵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正确处理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篇“大文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包括
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三个方面。前面说过,我国社会主义宪法明确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分配关系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两条已经由宪法解决了。那么,“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这一条呢?这正是公有制企业的根本大法“鞍钢宪法”所回答的问题。我国的“鞍钢宪法”是对前苏联的“马钢宪法”(乌拉尔地区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基地的企业管理办法)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观点的扬弃,所以在下面说到“鞍钢宪法”的内容时也要涉及到后者。毛主席关于“鞍钢宪法”的论述,是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他创造性地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总结新中国
6、头十年有关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关于“鞍钢宪法”的内涵,据我的理解,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承认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阐明了人类社会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有性的基本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否还存在矛盾呢?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只讲两者相互作用,不讲两者之间还有矛盾。斯大林在晚年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关系与生产力之间还会有矛盾,但这一思
7、想没有充分展开。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地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他又结合我国情况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374页)毛泽东还指出:“在
8、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关系。”“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批注和谈话第805、806页)。他还说,所有制的变革,在一定时期内总还是有底的。例如,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的性质总还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可是,在一定时期内,即所有制性质相对稳定时期内,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却是不能不是不断变革的。这方面很难说有什么底。他着重指出:“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批注与谈话第806页)(二)正确处理公有制企业中领导者与劳动群众
9、、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管理者与劳动者的阶级对立性质的矛盾,但并不是说两者之间没有矛盾了。毛泽东明确指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的资产阶级法权,必须破除。例如,等级森严、居高临下、脱离群众、不以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靠权力,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猫鼠关系和父子关系,这些东西都必须破除,彻底破除。”(批注与谈话第67页)他又指出:“我们的经验,如果干部不放下架子,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而看成干部的。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而且破坏纪律的往往首先是那些老爷们。不能认为,在
10、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做工作,就自然会出现劳动者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创造性合作。”(批注与谈话第455、456页)如何做工作呢?毛泽东着重指出:“我们的国营企业,解放以后,一直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而在这十年中间,人与人在劳动生产中的关系,变化却是很大的。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文章。要领导者采取平等态度待人;一年、两年整一次风;进行大协作;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批注与谈话第806页)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工人参加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毛泽东在这里总结出来的“两参、一改、三结
11、合”等等,就是实现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消除领导与群众的矛盾、逐步缩小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差别的首要途径。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指出了如何防止“公仆变主人”的问题。毛泽东总结中国办国有企业的经验,指出了如何防止“领导干部变老爷”的问题。(三)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厂长管理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不论由资本家本人管理,或者委托专业人员负责管理,都是实行“一长制”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共产党是领导一切事业的核心力量,也应当是领导公有制企业的核心力量。前苏联的“马钢宪法”仍然沿袭了“一长制”。他们虽然提出“把一长制和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结合起来”,但不能发挥党委集体领导的作用,很
12、可能形成厂长在工作中的个人专断,甚至可能使企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原则,应当同资本主义企业有根本的区别。我们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就使我们同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严格地区别开来了。”(批注与谈话第107页)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也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最好体现。如果把工人阶级的领导,简单地理解为一切听工人群众的话,那就可能出现过分偏重工人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等片面性的问题。只有依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党委的领导,才能体现工人阶级根本的、全局的利益,并且把它与眼前、局部利益结合起来。(四)正确处理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的矛盾
13、。企业管理要规范化、标准化,就须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应当适应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包括适应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要求、适应改善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关系变化的要求。这两方面的情况都是不断发展的。例如,生产技术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由机械化到自动化,再由自动化到信息化、智能化;人与人的关系,在群众运动特别是劳动竞赛运动中也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这些变化都要求及时地改革规章制度。毛泽东在谈到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的论述时说:“这里讲工艺规程的不断改进,当然是对的,但是没有讲其他规章制度也要不断改进。而且,不断改进的话好讲,真正做起来就难了。”(批注与谈话第400页)为什么“做起来就难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坚决 捍卫 社会主义 国家 宪法 企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