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后现代主义——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艺术理论.doc
《无奈的后现代主义——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艺术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奈的后现代主义——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艺术理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奈的后现代主义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艺术理论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20世纪最后十年里,后现代主义一再被用来描述某种思想范式、时尚风格或学术方法。被约集于这一名称之下的现象斑驳陆离,对其名称本身的溯源与界定也是五花八门。这引起了笔者对这一课题的兴趣,随即着手对其中的代表人物,法国当代重要的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9-)进行个案研究,以获得一些管窥之见,也算是研究后现代主义这个庞杂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利奥塔于1979年发表题为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并在该书最
2、后部分回答了什么是后现代这个问题。由于该书的影响,他被视为后现代哲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利奥塔对后现代主义的阐述与众不同。他从考察当代知识形态入手,指出存在着遵循不同原则的各种知识类型(如科学、艺术、),强调不同知识之间的异质性,强调各种知识原则之间不可通约,由此否定将全部知识统合于某一共同原则之下的做法。他认为,德国思辨哲学便是将知识全部统合在绝对精神之下。例如,黑格尔将人类的全部知识都置于绝对精神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扬弃,绝对精神不断向上攀升,各门知识的价值由它们在绝对精神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所决定。科学知识受自身之外的原则支配,或
3、者说从自身之外的话语(哲学话语)中获得自身的合理性,这样的理论体系就是利奥塔所说的“元叙事”(meta-narrative)。利奥塔认为,还有一种元叙事体系是法国的启蒙主义。法国启蒙主义主张科学知识应与理想联盟,只不过它依靠的不是绝对精神,而是寄希望于受良好的国民来实现知识与理想的统一,因此特别强调对国民的启蒙与教育。 那么,所谓后现代主义,利奥塔认为,就是异质性向元叙事的挑战,就是元叙事在当代知识状态下的危机。所谓异质性,利奥塔指的是各种知识之间在原则上的根本差异。他认为,科学知识以“真”为原则,但除了真的原则之外,我们还有善、美、愉
4、悦等原则,真的原则不能替代其它原则,也就是说,认知上的“真”不能保证实现的“善”。在此意义上,利奥塔借用维特根斯坦的“游戏”(language games)概念,指出人类知识的实际状况是多种不同语言游戏并存,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游戏规则,相互之间无法替代,规则之间无法通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利奥塔考察了艺术活动的原则,回答了什么是后现代艺术这个问题。 说到后现代主义艺术,一些流行的见解认为后现代艺术追求大众化和商业成功,它放弃崇高,追求单纯的愉悦感;后现代艺术常常采用杂揉与拼接的手法,以表达自我、主体、本质的消解;还有,后现代艺术充满了平
5、面感,在深度被消解后,后现代艺术已不需要解释,它只要求体验作品本身;而随着现代技术和批量生产的长驱直入,“复制”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题之一,等等。利奥塔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界定不是描述性地谈论后现代艺术的种种特征,而是试图借助于他的后现代哲学,揭示后现代艺术的实质。 他说,后现代艺术就是“用表现本身展示不可表现性(puts forward the unpresentable in presentation itself)”。(注:J-F.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奈 后现代主义 弗朗索瓦 8226 利奥塔 艺术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