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记忆课件.ppt
《基础心理学—记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记忆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记忆,基础心理学,记忆:人脑就是计算机,第一节 记忆概述,4,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连接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记忆从人反复感知一定的客观事物,借以形成较巩固联系的识记过程开始,经过保持过程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联系。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这就是再认或回忆。,5,二、记忆的作用,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2、(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6,三、记忆的分类记忆类型,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的分类。按记忆手段: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大多数人的记忆类型为混合型,单纯为某种记忆类型的人不多。按记忆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个体的记忆类型与其个性、职业训练、生活实践等有关系。记忆类型具有个体差异。,7,按记忆内容分类,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
3、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人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8,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
4、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按记忆内容分类,9,按时间分类三种记忆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生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生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上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这些记忆阶段即记忆系统。有些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种记忆系统,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更多的心理学家则把
5、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10,信息输入,注意,检索,外界刺激,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11,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感觉登记,STM,LTM,刺激,注意,精细复述,提取,遗忘?,维持复述,遗忘,遗忘,行为反应,12,1.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容量很大;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13,2.短
6、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信息来源: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具有明确的意识性;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19141939;UOYKEAHT;象棋大师与新手的不同记忆。,14,短时存储的容量(1),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memory span)来获得。以数字材料为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数字,呈现速度为每秒一个数字。呈现一次后,让被试立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试所能正确写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记忆广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同一长度的数字系列连续呈现,每种长度各呈现3个系列。正确再现一
7、个系列得1/3分,3个系列全部正确再现者得1分。以得1分的最长系列的长度为基础,在加上从其他长度系列所得的分数就是所求的记忆广度。,15,短时存储的容量(2),记忆广度测验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甚至句子来进行。但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记忆广度也就会发生变化。如数字广度为710,单词广度是57,句子广度包含的单字可达20。那么,记忆广度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呢?短时记忆容量通常是以组块(chunk)作为测量单位的,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数字、英文字母、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都可被用来作为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组块(chunk)指将若干较小信息单位联合成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一
8、加工所组成的单位或结果。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17,小实验:组块化(练习),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也有人(如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则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4 5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请你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然后按照原来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18,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 8 6 3 9 4 5 2 8 4 9H J M R O S F L B T W,返回,19,
9、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85119211839193719351851,1921,1839,1937,1935EARTVCIAFBTGMGEUSAEAR-TV-CIA-FBT-GM-GEUSA,20,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组块(chunking)是指将分离的项目组合成较大的和有意义的单元的加工过程(G.Miller,1956)。通过组块可以扩大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工作记忆的加工效率。例如,请你观看下列字母5秒钟:AEEEGGIIIILNNNNRRSSTT并试着写下这些字母(顺序不限)。,如果以下列方式呈现:LEARNING IS INTERESTING(学习)(是)(有趣
10、的)现在,你想记住这些字母便没有任何困难。因为它们已被“组块”,变成了三个有意义的词(三个信息单位,而不是二十一个),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句子(一个信息单位)。,21,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自动化是指无需意识的监控或者有意识的努力便能自动完成的一些心理操作。自动化是技能达到熟练阶段的一个标志。技能达到自动化后,就可以不再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使工作记忆完成更加复杂的思维、理解、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为了有效地利用工作记忆的有限的空间,提高工作记忆的加工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一些分散的、较少的知识单元组合成一些较大的、有意义的信息单元再呈现给学生。第二,通过大量练习,使一些
11、基本技能,如阅读、计算等达到自动化。第三,以适当的速度呈现信息,确保学生理解所呈现的信息,防止信息超载。,22,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复述、编码,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这些信息在个体需要时可以被检索并提取,从而得到再现。长时记忆的时间为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长时记快的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在长时记忆中,信息大多数语义编码(以自然语言为中介进行编码),表象编码(视觉表象)也可以作为编码的中介。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存。当需要再现时,网络的某一个有关部分被激活,有关信息被提取
12、则转入短时记忆,随之得到再现。,语义编码,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科林斯和奎利恩),24,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并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存。2.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提取出来。提取时,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25,三种记忆的比较,26,记忆的分类,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
13、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27,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28,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
14、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29,记忆的分类,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直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30,长时记忆的编码,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31,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已保持的经验会发生变化-记忆存储内容的变化 表现为记忆恢复现象,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组织有效的复习-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32,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再认-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
15、程。-影响再认的因素: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时间间隔、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个体的期待、人格特征。,回忆-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曾经出现的过程。-回忆的策略和条件:联想是回忆的基础、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双重提取、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与干扰作斗争。,33,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的脑学说记忆的脑细胞机制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34,记忆的脑学说,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人物:拉什利(1929)实验:破坏大脑皮层不同区域观点: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
16、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大脑皮层破坏越大,记忆丧失越多。记忆的保持依赖于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评价:得到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35,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人物:布洛卡、鲁利亚、麦克高夫观点:布: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也不例外。鲁: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对材料的叙述凌乱而不连贯。麦: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词。,36,记忆的脑细胞机制,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
17、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长时程增强作用对长时记忆有重要意义,37,反响回路概念: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特点: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作用: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突触结构观点: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38,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认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是记忆的化学分子载体。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第四节 保持和遗
18、忘,返回,40,保持和遗忘,一、保持二、遗忘1.原因;2.遗忘曲线与遗忘规律;3.记忆恢复;三、如何避免遗忘?1、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2、分散复习;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过度学习:150%,41,一、保持,(一)概念 保持是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与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一个环节。(二)记忆内容的变化 1.保持曲线 2.保持量的增加(记忆恢复现象),42,(二)记忆内容的变化,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43,二、遗忘,(一)概念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心理学 记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