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和声 完整课件.pptx
《基础和声 完整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和声 完整课件.ppt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步 判断调式,第二步 标记和弦,第三步 完成低音声部,第四步 写出中音声部,第五步 检查,概念,为指定的旋律声部配加其它声部,使其构成完整的和弦连接进行,被称作为旋律配和声。,为旋律配和声分为高声部旋律配和声和低声部旋律配和声。,方法与步骤,二、实例写作;谱例1,步骤二 布置和弦:1、确定和弦;2、填写低音声部。,步骤三 填写内声部:(1)确定开放排列法;(2)填写声部标记连接法。,基础和声知识要点复习,一、四部和声各声部的名称及记谱,定义:用四个声部来陈述音乐材料而构成的和声,称为四部和声。四部和声包括高、中、次中、低四个声部。,记谱原则:1.高音、中音记在高音谱表,次中、低音在低音声部
2、,谱线不够则用加线加间。2.符干:一、三向上,二、四向下。3.各谱中如两个声部的音高、节奏相同,可同用一个符头,但符干不能相同。如节奏不同要分别写出来。,二、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原则,由于四个声部,三和弦在运用时必须重复某一个音。在有些时候为了获得旋律的流畅与声部的流畅,也有可能省略某一个音。,重复:1、根音、五声、三音在调式中属于支柱音时可以重复(主音、属音、下属音;导音不重复)。2、最好重复根音或五音(从自然泛音列的规律出发,重复根音为主,其次为五音,三音较少重复)。3、不协和音一律不重复(如七和弦的七音等)。,省略:1、首先是五音其次是三音(三和弦一般只省略五音)。2、不影响和弦标级的。3
3、、不影响和弦性质。,三、和弦音的排列法,在四部和声写作中,和弦音的排列方法主要分为开放排列法、密集排列法和混合排列法三种。开放排列法:当上三声部相邻声部之间是五度、六度,高音声部与次中音声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八度时,叫做开放排列法。密集排列法:当上三声部相邻声部之间是三度、四度,高音声部与次中音声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八度时,叫做密集排列法。混合排列法:上方三声部之间既有开放又有密集的排列方法,称为混合排列法。,四、和弦的旋律位置,定义:和弦音处于高音声部,称为和弦的旋律位置。由于三和弦是由三个音构成,所有三和弦有三种旋律位置,七和弦有四种旋律位置。,五、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一、首先分析旋律,明确调式、
4、调性及乐句的划分,为和弦选择与整个和声设计做好准备。二、为旋律音选择恰当的和弦,写出和声进行。三、用正确的连接方法将已确定的和弦连接起来,全面完成为旋律配和声的工作。,1、按照和声功能序进的规律选择和弦:TSDT2、任何和弦都可能用来配开始的音。强起的旋律一般用主和弦开始,弱起的旋律,一般用属和弦,但也可以用主或下属和弦,有时也可以不配和弦。3、最后一小节一定要用主和弦,主音放在旋律声部4、过小节要换和弦,或换低音。5、弱拍至强拍,要尽可能换和弦。,如何选择和弦,6、强拍至弱拍,强拍至强拍,可以换或不换和弦。7、同音反复时,一般应更换和弦,为的是加强音乐的流动感。8、目前,不做VIV的进行,因
5、为是更不稳定到不稳定给人不自然之感。,如何连接已选定的和弦,1、开始的和弦排列位置要适当,旋律音区高时采用开放,旋律音区低时采用密集,旋律音区适中时采用哪种都可以。2、在目前,不论采用哪种连接方法(和声、旋律)和弦的排列位置都不要变。3、为让导音顺其自然进入导音,最后的主和弦可省略五音。4、连接时要严格遵守声部进行的基本原则:a、旋律声部一般较自由活跃,要富于流动性,b、低音声部一般是富于功能性的跳进与平稳进行的结合,并常常与旋律声部构成对称的反向进行;c、两个内声部要平稳,有共同音就要保持在同一声部,有时内声部也可作四度以上的跳进,但跳进一定要有目的,切不可乱跳,因为内声部是起维持和声的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和声 完整课件 基础 和声 完整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