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培训课件.ppt
《地籍测绘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绘培训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籍测绘,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詹长根,1,地籍测量学,2001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2010年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程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 江苏省土地利用调查实施细则 地籍测绘规范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房产测量规范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程,2,复习的最好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结合综合能力和地籍测量学,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地籍、地籍测绘、地块、界址等概念2.界址调查与指界3.土地利用调查的程序和方法4.房产调查的内容,房产面积分摊计算5.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地籍图根控制的技术方法和精度要求6.界址测量的技术方法和精度7.地籍图测绘的比例尺、精度、内
2、容和技术方法8.土地面积测算的技术方法,面积平差的方法。,3,关键词:地块、宗地、图斑、房屋 界址点、界址线 权属、位置、面积、质量、用途(利用)地籍图、房产图、宗地图 地籍、地籍测绘、房产测绘 共有(共用)面积分摊 行政性技术行为、法定测量,4,第一章 地籍测绘概述,1.1 地籍的概念1.1.1 地籍地籍最古老的含义是征收土地税的薄册。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多目的地籍),5,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 权属、位置、数量、质量、用途 用文件、数据、图件、表册表示。,6,1.1.2 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了取得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
3、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的社会调查工作。任务或内容:查清每一宗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用途(利用)等。,7,初始地籍调查是指对调查区范围内全部土地在初始土地登记之前进行的地籍调查。但它未必是第一次地籍调查;(陈旧、散乱、重大制度变更等,不是指历史上的第一次调查。)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后的经常性地籍调查。主要是为了及时掌握地籍信息的动态变化,保持地籍的现势性。,8,地籍调查的原则:一是依法的原则;二是实事求是原则;三是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现势性与系统性、可靠性与精确性、完整性与概括性。四是多用途原则 政府行为,有调查和测绘资质。,9,地籍调查的基本要求: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4、地籍测绘规范规定的程序、技术指标、技术参数进行。地方补充规定,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权属清晰,界址清楚,面积准确,资料规范,10,1.1.3 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是为获取、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它是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土地管理、经济、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表达的工程技术学科;是测绘科学与土地科学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11,地籍测绘与基础测绘、其它专业测绘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测绘都可视为地籍测绘。,12,1.2 地籍测绘地籍测绘的对象:地块(宗地、图斑界址、地类界、面积等)地籍测绘目的:为产权管理、土
5、地登记、征收土地税费、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等提供数据资料。,13,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加密控制网、图根控制;(2)界址测量:界址点(线)测量;(3)地籍图测绘:测绘地籍要素和必要地形要素(4)面积测算:测算宗地面积、测算地块面积、面积分摊计算、面积平差计算、面积统计;(5)土地利用动态监测;(6)与土地管理有关的测量。,14,地籍测绘方法:从测绘角度来讲,地籍测绘的方法与常规的地形测量方法基本一致。地籍测绘方法:野外数字地籍测绘 数字摄影地籍测绘 内业扫描数字化地籍测绘。,15,与其它测绘所不同的是:(1)核心要素:地块的边界和面积。(2)地籍测绘成果与
6、土地权属调查成果要进行有效检核;(3)界址点坐标的精度与地籍图无关。(4)从理论上讲,不允许有粗差。,16,第二章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的界址点疏密、范围大小、地形状况、已知控制点情况,按控制网布设原则,进行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地籍控制测量:平面控制为主,高程控制为辅。地籍平面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地籍加密控制、地籍图根控制三部分组成。,17,2.1 首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是指在已知的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的测区第一级的控制网。对于地籍测绘来说,首级控制网要进行整体布设、整体平差计算,使控制点之间的相关性强,满足地籍测绘的精度
7、要求。起算点:国家一、二、三等点 国家A、B、C级GPS点施 测:四等,或D、E、F级。,18,2.1.1 首级控制网的作用首级控制网为地籍测绘提供一个准确的地理空间控制框架,并控制误差的累积。为控制加密提供起算数据为界址点测量提供起算数据为地籍图测绘提供其算数据为变更地籍测绘提供起算数据,19,2.1.2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布设原则 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或越级布网)。与国家控制网进行连接,可以成为国家控制网的一部分。,20,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要求(1)密度要求:建筑物密集区控制点平均间距在100m左右,建筑物稀少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200m左右。(对所有控制点而言)(
8、2)精度要求:a、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2.5cm;b、四等网以下最弱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21,3、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等级 地籍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可采用三角网(锁)、测边网、导线网、GPS相对定位测量网;施测的等级可以是二、三、四等和一、二级,高精度网可作精度低的控制网起算点。,22,2.1.3 地籍控制网的施测与平差计算 地籍平面控制网测量目前常用GPS定位技术、导线测量技术。各等级的测量主要技术指标、技术要求详见相应的规程、规范。对于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计算;加密控制点可采用近似平差计算。,23,2.2 地籍控制网加密 相
9、对首级控制网来说加密控制网与首级控制网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密控制网是附属于首级控制网的局部控制网。加密控制网可根据工作需要分批、分期的局部布设,满足区域要求。加密控制网一般是一、二级导线网,一、二级小三角网、GPS的E、F(一、二)级网等。施测方法与首级平面控制网本质是一样的。,24,2.3 地籍图根控制2.3.1地籍图根控制的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可采用附合导线、结点导线网、GPS测量(RTK)。不宜采用支导线。地形条件限制地区,可布设不多于一条边的支导线。2.3.2地籍图根点的要求a、以一级图根点为主,困难区域布设二级图根点,最好是节点导线网。b、精度保证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c、密度保证界址点测绘
10、要求。100m,200m。,25,2.3.3 GPS图根控制测量1、GPS图根控制测量基本要求 图根控制可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模式施测。其精度等级可参照GPS二级控制测量。异步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超过10条。少数困难地区可采用散点法测定GPS图根点。GPS图根点测量的观测时间:双频接收机不少于5分钟;单频接收机不少于10分钟。,26,2、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基本要求 GPS RTK基准站至少应连测3个高级控制点。高级点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应对相应的RTK流动站点有足够控制面积,并对GPS基准站坐标系统进行有效检核。进行GPS RTK测量时,对每个图根控制点均应2次独立测定;2次测定图根
11、点坐标互差不应大于5cm,符合限差要求后取中数作为图根点坐标测量成果。,27,第三章 地籍图测绘,3.1 地籍图及其作用3.1.1 地籍图的内容、比例尺和种类1、地籍图及其内容(1)地籍图:地籍图是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来反映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形要素的平面图,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28,地籍图应做到位置准确、主次分明、要素齐全、清晰易懂。(1)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2)有必需的数学要素;(3)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表示;(4)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29,地籍要素:行政境界
12、、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界线、界址点与界址线、地籍号的注记;其他要素(门牌号、土地利用代码等);地形要素:道路、房屋、水系、地理名称、管线、等高线等;数学要素:测量控制点名称、坐标格网等。其他要素。,30,2、地籍图比例尺城镇地区:1:5001:1000;郊区:1:2000;城市繁华地区:1:500;农村地区:1:50001:1万农村居民点:1:10001:2000。,31,3、地籍图种类按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图,按城乡地域的差别可分为农村地籍图和城镇地籍图按图的表达方式可分为模拟地籍图和数字地籍图按用途可分为税收地籍图、产权地籍图和多用途地籍图按图幅的形式可分为分幅地籍图和地籍岛图
13、。在地籍图集中,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等。,32,3.1.2地籍图的作用地籍图的作用是应能与地籍册、地籍数据集一起,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等提供基础资料。具体作用如下:1、地理性功能;2、法律性功能3、经济性功能;4、社会性功能【地籍的功能、地籍的作用地籍测绘成果的作用、房产测量的作用房产测绘成果的作用。】,33,3.2 地籍图成图方法3.2.1 概述(分幅地籍图或基本地籍图)地籍图测绘方法与地形图测绘方法基本上一致。目前测制地籍图多采用数字测量方法,包括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数字摄影测量成图。此外,还有野外平板仪测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绘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