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课件.ppt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实验十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及纯化(设计性实验),2,一、目的要求,1、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2、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三大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3、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3,二、基本原理,(一)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大本营,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人们可与从
2、中分离、纯化获得许多有价值的菌株。,4,(二)如何分离?在土壤、水、空气或人及动、植物体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在一起,当我们希望获得某一种微生物时,就必须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离它,以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等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从微生物群体中经分离、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
3、证是纯培养。因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等综合考虑。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产酸产气情况、染色情况、营养要求、氧气需求、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鉴定方能得到。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5,(三)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 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经过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统计菌落数,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样品中细胞密度(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50-2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为合适)。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平板上形
4、成的每个菌落不一定是单个细胞生长繁殖而成,有的可能来自两个或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记数的结果往往比样品中实际细胞数低,这就是现在使用菌落形成单位取代以前用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活菌含量的原因。该法虽然操作较繁琐,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获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方法能直接反映样品中活细胞数量,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如活菌制剂)、食品、饮料、水(包括水源水)以及多类产品等质量检测与控制的标准方法。快速细菌自动稀释仪和自动菌落计数仪则提供快速准确的结果。,6,培养基的类型?,7,三、实验器材,1、土壤样品(自带)2、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号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微生物 分离 纯化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