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课件.pptx
《国际税收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税收课件.pptx(1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国际税收概论,2023/3/8,目录,第一章 国际税收概论,第二章 居民身份确定规则,第三章 营业利润征税权分配规则,第四章 其他所得征税权分配规则,第五章 国际重复征税解决方法,第六章 国际避税概述,第七章 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第八章 其他反避税法规与措施,2023/3/8,第一章 国际税收概论,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念,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2023/3/8,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念,一、国际税收定义 国际税收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 要点:多个国家之间跨国纳税人税收分配关系注:国际
2、税收与国家税收【资料1.1】、涉外税收、外国税收等概念的区别,2023/3/8,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念,资料1.1:1999年7月,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提出针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bit tax),每100封电子邮件要交1美分的“比特税”,全年估计可征收600亿美元 700亿美元的税收;联合国拥有这笔税款后,要将其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缩小世界经济中的贫富差距。联合国倡议的这种“比特税”实际就是一种超国家的税收,它自然遭到成员国的发对。1999年8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决议,认为“比特税”是对美国主权的侵犯,从而敦促美国政府反对这种联合国征收的全球性税收。,2023/3/8,第一节
3、国际税收概念,二、国际税收研究对象狭义论 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包括对跨国所得及一般财产价值课税,而不包括对跨国商品课税 广义论 对跨国商品课税、跨国所得课税,以及跨国一般财产价值课税均应列为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 为更好地关注焦点和适应实践,本课程以狭义论为准 注:个别财产价值税与一般财产价值税的区别,2023/3/8,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念,三、国际税收要素课税权主体 当不同国家的征税当局依法征税而产生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时,它们就构成了国际税收涉及的课税权主体。若不同国家的征税当局依法征税但不会产生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时,它们也就不是国际税收涉及的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 跨国纳税人,2023/3/8
4、,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念,课税客体 对物税:流转税和个别财产税(土地税、房产税)对人税: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遗产税、富裕税或财富税【资料1.2】)对人税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尤其是对人税中的所得税是国际税收的研究重点 跨国所得一般包括:跨国一般经营所得、跨国劳务所得、跨国投资所得(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跨国资本利得等,2023/3/8,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念,资料1.2:印度的富裕税 富裕税是于1957年-1958年纳税年度正式开征的,也称为财富税。纳税人主要是个人(公司除外)。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在资产评估之日当时保存的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纯财产”。农用土地、农作物及其他农用资产免征财
5、富税;对免税的政府债券、短期利息、职业上的必备品、供科研用资产、专利权、著作权、养老金、生命保险证券、工业企业的新投资额等不征财富税。这个税种据纯财产额的不同,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对非居民个人按减半征收。其课征方法与所得税相似,经申报、查定和缴纳三个步骤。,2023/3/8,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念,法国的财富税 凡居住在法国境内的居民,所拥有的财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达66万美元以上的人,每年得缴财富税,财产愈多税率愈高。1986年法国右派政党在国会议员大选胜利组阁执政时曾将社会党政府创立用以接济贫穷同胞的富裕税废除。1989年社会党东山再起,再次掌握政权后,重征上述税的总金额达到40亿法郎,而
6、征收的对象达11万人。1993年右派政党再度获得国会议员多数席位组阁执政以来,未放弃上述税源,同一年缴付富裕税人口则达到16.3万人,同一税目的所得为72.1亿法郎,比政府预订的76.5亿法郎低,离接济全国穷人所需的180余亿法郎则相差颇远。,2023/3/8,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一、税收管辖权定义 就是一国政府行使的征税权力,基于这种权力,一国政府可以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何种税、征多少税及如何征税。二、税收管辖权类型地域管辖权又称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居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公民管辖权 即一国要对拥有
7、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2023/3/8,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三、各国税收管辖权行使现状地域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占多数)地域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公民税收管辖权 美国、墨西哥等单纯地域税收管辖权 香港、乌拉圭、哥斯达黎加、肯尼亚、巴拿马、赞比亚等,2023/3/8,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一、定义 国际税收协定一般指国与国之间签订的避免对所得和资本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二、国际税收协定范本OECD范本联合国范本两者的主要区别:立场不同,2023/3/8,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议定书(protocol)是指缔约国对条约或协定的解释、补充、修改或延长有效期以及关于某些
8、技术性问题所议定缔结的国际法律文件。有时附在条约或协定之后,有的也作为独立的条约。,2023/3/8,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联合国范本区别于经合发范本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强调来源地征税原则,注重维护来源国的权益,如对常设机构的处理上,倾向于把常设机构范围划宽一些,对于常设机构应税所得范围的确定主张采用引力原则等。联合国范本同时指出,在承认收入来源国优先行使税收管辖权的前提下,应考虑国家间收入分享问题,即对收入来源国和居住国利益进行平衡。,2023/3/8,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三、国际税收协定内容协定适用的范围人的范围税种的范围协定基本用语的定义各类所得和一般财产价值征税规定国际重复征税免除的规定
9、特别规定无差别待遇相互协商程序情报交换 我国对外签订税收协定的内容解释请参阅国税发【2010】75号,2023/3/8,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四、我国签订国际税收协定的原则坚持所得地域税收管辖权的征税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税收饶让原则,2023/3/8,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资料1.3 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税收协定是1843年比利时和法国政府签订的。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经合发范本和联合国范本,在国际上影响最大,是各国签订国际税收协定的样板。其中发展中国家多以联合国范本为依据。1983年我国同日本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这是我国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全面性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签订
10、税收协定99个,税收安排2个,已成为税收协定大国。,2023/3/8,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资料1.4 我国截至2013年底,共签订税收协定99个,税收安排2个,,第二章居民身份确定规则,2023/3/8,第二章 居民身份确定规则,第一节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第二节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2023/3/8,第一节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一、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界定标准 国籍标准住所标准 住所与居所的区别 居住时间标准,2023/3/8,第一节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二、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冲突的协调 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都规定,如果一个人被缔约国双方同时认定为本国居民,其居民身份依下
11、列顺序确定:,永久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习惯性居处,国 籍,协商解决,2023/3/8,第一节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讨论:1.美国如何确定其自然人税收居民身份?美国国内收入法典第7701节确定了判断美国自然人税收居民身份的规则,即符合以下三项条件之一者,即为美国税收居民:(1)具有美国国籍的自然人,即美国公民;(2)拥有美国绿卡的自然人;(3)在美国居留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在美国居留时间的计算:美国财政部建立了一套计算方法,在过去的三年中(至当年最后一天止)在美国累计逗留183天,即为美国居民。具体逗留天数按照当年天数、上年天数、前年天数分别乘以1、1/3、1/6后汇总而得。,2023/
12、3/8,第一节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2.我国对自然人的税收居民身份是如何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同时采用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对自然人居民身份进行界定,但应注意以下两点:(1)所谓一年,是指在纳税年度中居住满一年,而不是任意连续12个月期间,且临时离境不扣减居住天数;(2)随着居住时间的变化,无住所的外籍人员的纳税义务在动态变化。,2023/3/8,第一节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在中国居住时间,境内所得,境外所得,境内支付,境外支付,境
13、内支付,境外支付,小于90天或183天,大于90天或183天,小于1年,大于1年,小于5年,大于5年,2023/3/8,第一节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3.华侨是我国的税收居民吗?按照国税发2009121号第三条和国侨发20095号的规定,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具体界定如下:1.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2.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3.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
14、(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华侨若不在国内居住,就不是中国的税收居民,但若在国内居住超过一年,即为中国的税收居民。符合国侨发20095号文件规定的华侨身份的人员,其在中国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附加扣除费用。,2023/3/8,第二节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一、法人居民身份的确定标准注册地标准 美国管理和控制的中心机构所在地标准 加拿大、德国、爱尔兰、新加坡等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比利时、丹麦、南非、葡萄牙、西班牙等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日本选举权控制标准 澳大利亚,2023/3/8,第二节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二、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冲突的协调 OECD范本和联合
15、国范本都明确规定:当缔约国双方因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存在不同而导致公司出现双重居民身份时,应当认定该公司为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的居民。,2023/3/8,第二节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讨论:1.我国目前如何确定法人居民身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只要公司法人满足“注册地标准”或“实际管理机构”标准之一,就是我国的居民纳税人,要就其全球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企业所得税。2.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实际管理机构如何界定?依照国税发200982号文件规定,实际管理机构的认定,涉及4个核心要素(即生产经营、人员、财务、财产)和一个关键认定标准,即全面管理和控制。关键认定标准就是企业1/2(含1
16、/2)以上有投票权的董事或高层管理人员经常居住于中国境内。【和高管的国籍没有直接关系】,2023/3/8,第二节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境外注册中资企业“居民身份认定”对其税负的影响:一方面,其全球所得要向中国政府缴税;但另一方面,可 以享受对来自于境内股息免税的待遇 注:境外注册中资企业与受控外国公司的区别 境外注册中资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而受控外国公司 的实际管理机构在国外。某企业被界定为境外注册中资企业 后,不再作为受控外国企业进行管理(国税发200982号),2023/3/8,第二节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依据实际管理机构标准实施居民企业认 定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
17、税务总局公告2014第9号)按国税发200982号文要求,居民企业认定申请由主管税务机关初审后,层层上报税务总局审核批准。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税务总局已上报国务院下放这一项目的认定。根据这一精神,新办法规定,居民企业认定申请由主管税务机关初审后,层报省级税务机关确认,不再层层上报至税务总局审核确认。,第三章营业利润征税权分配规则,2023/3/8,第三章 营业所得征税权分配规则,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第二节 常设机构营业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一、确认常设机构的意义二、常设机构类型(一)实体性常设机构(二)劳务性或服务性常设机构(三)代理
18、性常设机构(四)母子公司间派遣员工形成的常设机构,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一)实体性常设机构 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一般意义上讲,常设机构不是法人。营业场所是实质存在的 不要求具有完整性;租用还是自有不影响营业场所的存在;重要、有形物体,但轻便、可携带机器设备或工具不构成营业场所【案例2.1】营业场所是相对固定的,并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久性,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理解:1.对于在相邻地点移动的经营活动,若该移动是营业活动的固有性质,则可以认定为存在一个单一的固定场所 如:一个办事处根据需要在一个宾馆内租用不同的房间,或者租用不
19、同的楼层,可将整个宾馆看成为一个营业场所 一个新加坡企业在中国同一个商场内的不同地点设立摊位,可将该商场视为新加坡企业在中国境内的营业场所 2.营业活动暂时的间断或停顿营业场所时间上的持久性 3.即使从使用目的看属于短期使用,但若实际使用超出了临时性范围,可以追溯为常设机构,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4.从使用目的看属于长期使用,若发生特殊情况导致实际只存在了很短时间,可以从设立起就视为常设机构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通过该营业场所进行 美国公司驻中国代表处有二三百员工,同时派到其他省市工作,则应把代表处视为一个常设机构,而不能将各个地区的办公地视为常设机构。美国公司驻中国代表处有三
20、个,分别位于不同地点从事营业活动,则应该按照在不同地点构成常设机构作出判断从事营业活动而非辅助性或准备性活动,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不属于常设机构的情形:专为储存、陈列本企业货物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场所专为储存、陈列的目的而保存本企业货物商品的库存专为通过另外企业加工的目的而保存本企业货物商品的库存专为本企业采购货物商品或搜集情报而设有的固定营业场所;专为本企业从事任何其他准备性、辅助性活动的目的而设有的固定营业场所 例外:若非居民企业的主营业务就是广告、采购服务等活动(名义上是辅助活动),则设在缔约国对方的场所从事这种活动就构成常设机构【案例2.2】,2023/3/8,第一
21、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二)劳务性或服务性常设机构 1.从事工程作业的常设机构(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2.外派雇员到缔约国对方提供劳务超过183天(任意连续的12个月中)(三)代理性常设机构 一般情况下,独立代理人不构成常设机构,但非独立代理人构成常设机构(四)母子公司间派遣员工形成的常设机构,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四、实践中常设机构的分类实体性常设机构劳务或服务性常设机构 第1类:从事工程作业的常设机构(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第2类:外派雇员到缔约国对方提供劳务超过183天(任意连续的12个月中)代理性常设机构 一般情况下,独立代理人不构成常设机构,但非独立代理人构成常设机构,
22、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母子公司之间派遣员工出现的常设机构 子公司是独立法人,一般情况下不是母公司的常设机构,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母公司派员到缔约国对方的子公司为母公司工作;子公司成为母公司的非独立代理人,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理解:外派人员的评价管理由境内子公司进行,工资、保险由母公司支付给人员或其家属,再由子公司支付给母公司,那么该派遣人员不是为母公司工作,这种情况下不能将该派遣人员视为母公司在中国的常设机构。转支付的形式不影响中国公司为该派遣人员真实雇主的实质。【谁是真实雇主的判断是关键】实践中,在转支付的情况下,需要中国公司向税务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23、,并在汇出工资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即可。,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讨论:1.我国目前的企业所得税法如何界定常设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在我国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应就其营业所得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10】75号文件对常设机构做出了具体规定。2.如何理解“母公司派员到缔约国对方的子公司为母公司工作”?母公司派员到缔约国对方的子公司为母公司工作,子公司就成为母公司的常设机构。依照国税发【2010】75号文件精神,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即可确定外派人员的真实雇主为母公司:(1)母公司对派遣员工的工作拥有指挥权,并承担风险和责任;(2)派员的数量和标
24、准由母公司决定;(3)派员的工资由母公司负担;(4)母公司因派员到子公司工作而从子公司获取利润。,2023/3/8,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确认,3.一家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机械公司向中国某企业销售了20台数控机床,取得了50万美元的利润。这家美国公司需要向中国政府缴纳企业所得税吗?不用,因为这家美国公司在中国没有常设机构。4.我国四川有一个水电项目,工程监理由法国一公司派员来完成,工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法国监理人员全程参加。该法国公司取得监理费30万美元。它需要就这笔收入缴纳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吗?要向中国政府缴纳企业所得税,因为该监理人员在中国的持续时间超过183天,构成了法国公司在中国的常设机构。,2
25、023/3/8,案例2.1,美国税务法院在1965年的一项判决中将一个作家的书房视为营业场所;加拿大税务法院于1990年将一个外国商人在加拿大集贸市场租用的摊位(每年租用3个月,作为签订交易合同的场所)判为常设机构;一个外国公司派遣一位总经理到法国长期管理一家宾馆,在宾馆里拥有一间办公室,被法国高等法院判为该公司在法国设有常设机构。,2023/3/8,案例2.2,新加坡企业A的主业是为客户提供采购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其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在中国进行采购活动。这种情况下,该代表处的业务性质与总部的业务性质一致,不能认为代表处从事的是辅助性活动,境外,境内,业务一致,新加坡企业,驻中国代表处,构成中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税收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