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光度法解析教学ppt课件.ppt
《吸光光度法解析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光光度法解析教学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0/10/16,1,吸光光度法,2020/10/16,2,教学要求,光的基本性质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产生及特征。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比色和分光光度法仪器的原理、构造。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光度法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法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2020/10/16,3,参考书目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彭崇慧等 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 第2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华寿等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张锡瑜等 化学分析原理 科学出版社林邦A著分析化学中的络合作用 戴明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林树昌 胡乃非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等,20
2、20/10/16,4,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一.定义,二.特点(1)灵敏度高:检测下限10-510-6 mol/L,微量组分(2)准确度高:相对误差25%(3)应用广泛:测多数无机物和许多有机物(4)操作简便,快速,仪器设备易普及,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概述,2020/10/16,5,第二节 吸光光度分析基本原理,一、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光的基本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动性:=c;s=1/=/c粒子性:光的能量不是均匀连续分布的,而是集中在光子上.E=h=h c/(h=6.626 10-
3、34 J S),2020/10/16,6,2020/10/16,7,2.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吸收光谱是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分为: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吸收光谱。,(1)原子吸收光谱 由原子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而引起线状光谱。,2020/10/16,8,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2)分子吸收光谱 带状光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红外吸收光谱。,2020/10/16,9,吸收光谱,原子内电子跃迁,分子内电子跃迁,带状光谱,线状光谱,2020/10/16,10,(3)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4、E=E2-E1=h,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构成了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基础。,例:,A 物质,B 物质,同理,得:,1 eV=1.610-19 J,2020/10/16,11,*单色光:具同一波长的光。*复合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光。*紫外光:波长200400 nm。*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波长400750 nm。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波段:各种色光的波长范围。*互补色光:两种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这两种颜色的光称为互补色光。,3.基本概念,2020/10/16,12,4、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
5、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物质吸收黄光,透过蓝光,显蓝色。,物质吸收蓝光,透过黄光。显蓝色。,互补光:蓝光和黄光,2020/10/16,13,5.光吸收曲线,(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2020/10/16,14,联苯(己烷溶剂);苯(己烷溶剂);苯蒸汽;(d)Na蒸汽。,(2)不同物质,吸收曲线不同。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2020/10/16,15,(3)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max不变。,(4)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任一波长下吸光度 A 有差异,但在max处吸光度A 的差异最大,即在max处A
6、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测定最灵敏。此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2020/10/16,1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定性分析基础,定量分析基础,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A,B,A,A,2020/10/16,17,1)透光度(透光率,透射比)T,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 T=I t/I0(T:01),描述入射光被溶液吸收的程度 A lg(I0/It),2)吸光度 A,1.基本概念,吸光度A与透光度T 的关系:A=-lgT,二、光的吸收定律,I0,Ia,It,溶液,2020/10/16,18,2.朗伯-比耳定律 1760年朗伯(Lamber
7、t J H):Ab 1852年比耳(Beer A):Ac,朗伯-比耳定律: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厚度成正比.A lg(I0/It)=Kb c K:与吸光物质性质、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2020/10/16,19,Alg(I0/It)=b c A:吸光度;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摩尔吸收系数,单位Lmolcm;,朗伯-比耳定律数学表达式,:浓度为1 mol/L、液层厚度为1cm的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2020/10/
8、16,20,3、摩尔吸收系数,(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的特征常数;(2)不随浓度c 和光程长度b 的改变而改变;(3)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4)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max处的摩尔吸收系数,常以max表示。max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5)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105:超高灵敏;=(610)104:高灵敏;2104:不灵敏。,2020/10/16,21,表示吸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 当仪器的检测极限A=0.001时,单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测出来的吸光
9、物质的最低含量,其单位为gcm-2,S与及吸光物质摩尔质量M的关系为:,4.桑德尔灵敏度(灵敏度指数)S,2020/10/16,22,5.吸光度的加和性,含有多种吸光物质的溶液,各吸光物质的吸光质点之间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各吸光物质对某一波长的单色光均有吸收作用,当某一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总吸光度应等于各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和。,A=A1+A2+A3,2020/10/16,23,例:某有色物质的溶液,每50mL中含有该物质0.1mmol,今用1 cm比色皿,在某波长下测得透射比为10%,则吸光度A值为_,摩尔吸收系数()值为 _。若浓度增大,则透射比_,吸光度_,摩尔吸收系数_(增大、
10、减小或不变)。,1,500,减小,增大,不变,2020/10/16,24,例:称钢样0.500g,溶解后定容到50mL容量瓶,摇匀,从中取5.00mL到50mL容量瓶定容,用2cm比色皿在525nm,=2235,测A=0.124,计算Mn的百分含量。(MMn=54.94),解:,A 0.124 c=2.7710-5mol/L b 22352,c 5010-3 M 10 Mn%=100%=15.2%0.500,2020/10/16,25,例:某有色溶液,b=2.0cm时T=60%,若 c增大一倍,T=?,若改用1cm时 T,A各多少?,解:(1)A=b c 若 c增1倍,A=2A,A=-lgT
11、T=T2=(0.60)2=0.36=36%,(2)A=b c b=1cm A=A/2=(-lgT)/2=0.111 T=10-A=0.774=77.4%,2020/10/16,26,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装置,1.基本部件,第三节 分光光度计,2020/10/16,27,A.光源要求:光源强,稳定,连续光谱 氢灯 氘灯 钨灯 汞灯B.单色器 作用: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入射狭缝: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单色器;准光装置:透镜或反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光栅;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出射狭缝。,2020/
12、10/16,28,色散元件:棱镜和光栅棱镜:根据光的折射原理而将复合光色散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 玻璃棱镜用于可见光范围 石英棱镜用于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光栅:根据光的衍射和干涉原理将复合光色散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2020/10/16,29,C.吸收池/比色皿 用于盛放试液的容器。由无色透明、耐腐蚀、化学性质相同、厚度相等的玻璃或石英制成的。可见光区:玻璃吸收池 紫外区:石英吸收池使用比色皿时应注意保持清洁、透明,避免磨损透光面。,2020/10/16,30,D.检测器 接受从比色皿发出的透射光并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测量。分类: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E.显示装置 作用:把放大的信号以吸光度A或透射比T的方式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度 解析 教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