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被动句课件.ppt
《古代汉语被动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被动句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古代漢語被動句,2,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3,例中的主语“窃钩者”、例中的主语“郤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4,一、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5,1、“于”,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
2、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6,(1)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2)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4)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6)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7)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山传,7,2、“为”,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8,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不为酒困。论语子罕身体离散,为天下戮。吕氏春秋慎大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
3、,为天下大笑。盐铁论褒贤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9,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10,(1)(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策燕三(3)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4)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左传襄公十年,11,3、“为(名词)所”,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说“所”为代词)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构成“为”式。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
4、,12,(1)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礼记檀弓(2)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3)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4)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5)范雎为须贾所谗。论衡变动,13,这种句式中,介词“为”后的施事者有时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变。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所杀。汉书王莽传中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14,4、“见(动词)”在动词谓语前加助词“见”表示被动。“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15,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举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被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