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医学ppt课件.ppt
《发热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医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医学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 温,定义: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通常测定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一般直肠温度最高,比较接近机体深部温度。体温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管、食道和膀胱内测量。,人体正常体温范围,19世纪,Carl Reinhoid August Wunderlich对25000人进行了近100万次的腋温测量:平均体温37.0,波动范围36.237.5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的形成:机体产热和散热两生理过 程动态平衡的结果,机体的产热:安静肝脏 运动骨骼肌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呼吸、排尿、排便也散发部分热量散热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体温的形成,正常
2、体温(恒定)的调控:,调定点(set point,SP)学说,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仍维持在正常水平。,热限的存在,发热时体温很少会超过41 C,为什么?,发热时,负调节中枢会释放出某些内源性降温物质,阻止体温调定点无限上升,这类物质被称为负调节介质。内生解热物,机体存在一个调节机制,阻止体温无限上升。,影响体温的
3、因素:,年龄:婴幼儿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略低于成人性别:女性体温比同龄男性稍高,约0.3,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饮食:饥饿、禁食时,体温会下降;进食后体温可升高。运动:激烈运动时,骨骼肌强烈收缩,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体温升高。昼夜: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最高。实验表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很可能是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药物:如麻醉药物会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发热(Fever)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时的病理过程称为发热。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
4、。发热是许多疾病的重要信号。,发热的定义:,发热对机体的影响,1 物质代谢的改变,糖代谢:糖分解代谢,血糖,乳酸脂肪代谢:脂肪分解,脂肪贮备,酮症、消瘦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维生素代谢:消耗增多;特别是维生素B和C。水、电解质代谢:体温上升期:尿量明显减少。高热持续期:皮肤、呼吸道水分蒸发。体温下降期:尿量恢复、大量出汗。,发热对机体的影响,2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头疼、头晕高热出现烦躁、谵妄小儿高热引起高热惊厥 瞻望持续发热:神经系统抑制 嗜睡,发热对机体的影响,3 循环系统功能改变 体温上升1,心率增加18次/min 心率增加超过150次/min,心输出量反而下
5、降 心率过快,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脏负担 体温升高,心率增加次分,心率增加次分见于甲亢、风湿热、心衰合并感染、心肌炎等,相对缓脉见于伤寒、中枢感染、甲低、伪热等。,发热对机体的影响,4 消化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5 呼吸功能改变 血温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 代谢加强,促使呼吸加快加强,发热对机体的影响,6 免疫功能 发热时,免疫细胞功能加强 持续高温,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出现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6、手术后组织损伤、溶血、恶性肿瘤坏死、内脏梗死、肢体坏死等抗原-抗体反应:风湿性疾病、血清病、药物热等内分泌代谢障碍(过热)皮肤散热减少(过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过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过热):感染后低热、原发性低热等,发热的时相,体温上升期(寒战期)高温持续期(高峰期,稽留期)体温下降期(退热期,出汗期),体温过高的临床表现,体温上升期 骤升、渐升,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 寒或寒战、无汗。高热持续期 热性面容(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快、深),心率增快,头疼,头晕甚至惊厥、谵妄、昏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口干、尿少退热期 皮肤温度降低、大量出汗,发热的分度,低热 37.
7、3-38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热 型,定义: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热 型,稽留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在39-40以上,24小时波动小于1。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大于1。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高热期1天;无热期持续一天到数天。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至
8、39以上再逐渐下降交替出现。布鲁菌病消耗热:患者在一昼夜中体温有很大的变动,早晨体温接近正常或比正常体温低,下午或晚上发高烧,体温可达以上。败血症;严重的肺结核马鞍热: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登革热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交替出现回归热、何杰金病等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无规律。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 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热 型,药物热,致热药物:,较常见的有抗生素、磺胺类、异烟肼、丙基硫氧嘧啶、对氨水杨酸、苯妥英钠等实际上,任何药物都可以引起发热,包括哪些曾长期使用或以前曾使用过而未出现过问题的药物。尤其常见的是,在使用-内酰胺类似物引起药热后
9、,换用其他-内酰胺类制剂或其类似物,仍可持续发热,药物热,2023/3/8,22,药热的临床特征:,于用药后710天出现,短者仅4872小时起病常为原发疾病所致发热掩盖热型无特殊可伴有药物疹、关节肌肉疼痛等表现病程后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轻到中度增多一般停药后2472小时热退,但退热时间与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有关,在严密观察下停药常常是鉴别药物热的常用而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那些长期使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的病人。,发热的护理评估,4.异常化验指标血常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多数提示有细菌感染存在;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及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数提示有病毒感染存在。尿常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热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医学ppt课件 发热 患者 观察 护理 医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