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世界地理复习,方法指导,三大基础,两个考点,内容导航,思维导图,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世界的海陆分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区域定位的方法,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一、世界的海陆分布,1七大洲面积,亚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由大到小,2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3分布规律,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为29,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则相反。,1陆地地形,二、陆
2、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2海底地形,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新洋壳诞生处,洋盆面积大,深度较大,3海陆变迁,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六大板块,3海陆变迁,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2)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考点二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考情分析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命题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描述,也有成因、分布规律等知识的考查。多以等值线为切入点,结合区域
3、图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微专题一气温1陆地气温的变化,14,日出,1,7,较大,较小,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纬线,北,冷,递减,热,低纬,高纬,低,降低,高,升高,【温馨提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3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
4、的”。,(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即时突破】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B,B,(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地形: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
5、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即时突破】2下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A,(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
6、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1)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气温高低的月份(或季节)差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核 心 突 破 微专题二降水1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7、。2常见类型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等。3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4影响降水的因素,5雾形成条件分析,【读图指导】等降水量线图判读技巧(常考的 类图像之十二)1读值大小及递变(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2描延伸方向(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3看形状变化(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
8、)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4把握疏密程度(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降水成因分析1(2014课标,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A B C D答案A,2(2013课标,4)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
9、;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问题。,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答案B,一、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一、世界的居民和国家,2世界人种分布,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黑种人,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黄种人,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人种,3.世界的国家,(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一、世界的居民和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输出廉
10、价劳动力、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输出资金、技术、经验、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进口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达国家,世界贸易,分布,3.世界的国家,一、世界的居民和国家,右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
11、榄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母题导入,A,答案,解析,(2011四川文综),C,1区域定位的基本方法,(1)定位依据,经纬线及其度数,海陆轮廓,特征性地理事物,提示性地理名称,0o,20oW,50oE,北美洲,1区域定位的基本方法,(2)描述方法,描述其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描述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区域位置的描述角度及其价值,(1)根据区域位置确定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纬度位置热量带,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陆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降水多少,海洋性、大陆性气候;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2)根据区域位置判断交通区位优势,海陆位置交通通达
12、度,沿海地区背陆面海,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内陆地区一般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但国境线附近往往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3世界区域定位,(1)建立全球海陆分布模型,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3世界区域定位,(1)建立全球海陆分布模型,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26oE,169oW,亚洲,中部高四周低,喜马拉雅山,东南西北临四大水域,东和南部有最长岛弧,相对位置,山川河湖,主要特征,80oN,10oS,北极圈,北回归线,日界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和日界线经过,3世界区域定位,(1)建立全球海陆分布模型,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相对位置,山川河湖,主要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一轮 复习 世界 概况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