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课件.ppt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前 言,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综合征。是外伤、炎症、肿瘤、出血所共有的一组临床征象正确认识和理解颅内压增高是认识和理解许多神经内、外科疾病的基础,颅内压增高,1.定义2.颅内压调节与代偿3容积压力曲线4.病因及分类5.临床表现6.诊断7.治疗原则8.急性脑疝,正常颅内压的产生:颅腔是一个半密闭的体腔 1.脑brain 2.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3.血液blood 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并维持一定的压力,称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1400-1500ml,颅内压定义,颅内压的测量,腰穿脑室穿刺,成人702
2、00mmH2O小儿50100mmH2O,颅内压增高 ICP200mmH2O,脑脊液的静水压,颅腔解剖生理特点,颅腔是颅盖颅底诸骨组成的骨性、相对封闭的容腔,这就意味着颅内代偿空间极其有限,很容易造成颅内压失代偿,颅内容物,脑组织:85%平均约为1250ml 神经元500-700ml 胶质细胞700-900ml 细胞外液100-150ml 脑脊液 10%100-150ml脑血流 2-11%70-100ml,颅腔容积脑组织体积十脑血容量十脑脊液量 14001500ml,颅内容物可代偿的容积,按Morno-Kellie原理,即颅腔内容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脑组织体积比较恒定,特别是在急性颅内增高时不能
3、被压缩,颅内压的调节就在脑血流量和脑脊液间保持平衡。为维持脑的最低代谢,每分钟每100g脑组织所需脑血流量为32ml,全脑每分钟为450ml。脑血容量保持在45ml时,脑血容量可被压缩的容积只占颅腔容积的3%,所以当发生颅内压增高时,首先被压缩出颅腔的是脑脊液,再压缩脑血容量。可缓解颅内压的代偿容积约为颅腔容积的8%10%。在疾病情况下,通过生理调节作用以取得颅内压代偿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颅内病变的发展超过了可调节的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颅内压调节与代偿,脑脊液在颅内压 调节中起着主要的缓冲作用 CSF总量:100 150ml占总容积 10%分泌速度:0.30.5ml/min 每日约分泌:
4、400 500ml ICP脉络丛分泌CSF体积 ICP CSF吸收 CSF体积,颅内压调节与代偿,颅内压与脑脊液的关系,充足的脑血流量是保障脑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须的。而脑灌注与血压(mSAP),颅压以及脑血管阻力密切相关-压力调节 正常脑血流量:50 55ml/100g/min 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是通过脑血管平滑肌的舒张和收缩改变血管阻力来实现,,其受脑灌注和脑代谢直接影响。-代谢调节-,颅内压调节与代偿,颅内压与脑血流量的关系,压力调节 脑血流的压力生理调节机制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将受影响,甚至丧失。自动调节机制还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上下限可有所变动,如脑代谢状
5、况,CO2、O2分压以及颅脑损伤程度和进展程度。,颅内压调节与代偿,颅内压与脑血流量的关系,代谢自动调节脑组织对氧、葡萄糖和CBF的需要是很严格的,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颅内压脑组织代谢脑血流间接影响ICP。PO2,PCO2脑血管扩张脑血容量ICPPO2PCO2脑血管收缩血容量ICP 总之,血压、颅压和血管阻力彼此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目的是维持正常的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调节与代偿,颅内压与脑血流量的关系,Langtit(1965)在狗硬膜外注射液体,每小时增加1ml液体,同时监测颅压,得出容积压力曲线。,临床许多脑病,脑脓肿,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程经过都是如此。,容
6、积压力关系,Langfitt等(1965)经动物实验表明由于颅内容物的代偿作用,外界病理因素的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颅内压变化。颅内容物体积与颅内压力的数量增加并不呈直线关系,而是呈指数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用颅内的可塑性(plasticity)与顺应性(compliance)来表示。可塑性来自颅腔内的软组织的可塑性与弹性,是单位容积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变化,用P/V表示;顺应性代表颅腔内的容积代偿功能,是单位颅内压的变化所产生的容积变化,用V/P表示。在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早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调节即顺应性(代偿)较强;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后期可供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少,病变扩张遇到的阻力愈来愈大,故颅内压急剧
7、增加。通过检查顺应性和可塑性有助于判断颅内压增高的严重程度。临床使用的方法如下:脑室引流或腰穿时放出1ml脑脊液若压力下降甚少,说明还在代偿期内若压力下降超过0.39kPa(3mmHg),则提示颅内压力/容积曲线已超过临界点即代偿功能已消耗殆尽,容积压力关系,颅内压、容积代偿关系 颅内容积代偿有其特殊规律,在颅内容积增大的初期,由于颅内容积代偿功能较强,则颅内压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随着容积的逐渐增大,代偿功能逐渐消耗,当代偿功能的消耗发展到一个临界点时,即使容积少量的增加,也将引起颅内压明显上升,临床上可以从颅内压监测所示的容积/压力曲线反映出来。1966年Langfitt从猴的动物实验得到典
8、型的容积/压力关系曲线,即每小时向置于硬膜外的小气囊内注入1ml的生理盐水,在注入5ml以前,颅内压上升很缓慢,其后每增加1ml,即引起非常明显的增高。这表明压力、容积关系是指数相关的,呈一指数曲线。这种关系可说明一些临床现象。当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颅内容积代偿机能的消耗已发展到一临界点时,如病人用力排便、咳嗽、呼吸道不畅通、躁动不安或体位不正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颅内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颅内容积的增加,即使这种增加容积量很小,有时也足以使病人颅内压力急剧上升,使病人发生颅内高压危象。相反,少量容积量减少,如进行脱水疗法、脑室脑脊液引流、过度换气等,也可迅速缓解颅内高压危象。容积与压力的关系也表明
9、了颅内容积有顺应性和抗塑性两个特点。顺应性是颅腔的容积代偿机能,即升高l单位压力时所需要压缩颅内容物容积的量的变化,用C表示。抗塑性(回缩性)来自颅脊髓腔内软组织的可塑性与弹性,是顺应性的倒数,即每增加1容积单位上升压力的变动数,用E表示。当颅内的容积代偿机能较多地保留时,则顺应性强而抗塑性弱;相反,顺应性弱而抗塑性强。二者呈反比关系。其临床特点如下:1、在临界点前虽容积有增加,但可借脑脊液置换和脑血流量减少来代偿,不致出现明显的颅内压高症状。如一旦达到到临界点后,增加的颅内容积虽仅少量,但颅内压上升的幅度却明显加快,说明此时的生理调节功能已渐丧失。临床上可见到缓慢生长的肿瘤,可较长期不出现颅
10、内压增高症状,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病情发展明显加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危象或发生脑 疝。在一些发展迅速的占位性病变,颅内压短期内就开始升高,并随着病变的进展呈颅内压持续上升现象。2、可提示颅内容物间的顺应性和可塑性之间的关系。顺应性为颅腔内可供调节颅内压升高时的容积量,可塑性则显示颅内容物在颅腔内的阻力。在临界点前的阶段,表示顺应性超过了可塑性,也就是可被置换的脑脊液量多少。临界点的图形显示可塑性迅速超过顺应性,也就是脑组织压缩过程中所显示的阻力强度。临界点后,顺应性越来越小,可塑性越来越强。3、顺应性和可塑性间的程度,可用容积/压力反应来检测,即从脑室或腰穿内放出1毫 升脑脊液,如压力下降甚
11、少,说明仍在代偿期内;如压力下降超过0.4kPa(3mmHg),则显示颅内容积/压力曲线已超过临界点。容积/压力反应越大,表示颅内压增高越严重。4、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参数E和C的改变,顺应性C值越大,抗塑性E值越小,则表示代偿能力大,是病变的初期。反之C值越小,E值越大,表示代偿能力逐渐或急剧减小,是病变的晚期。代偿期C值0.3,E值3;否则处于失代偿期。,容积压力关系,颅内压增高病因(Etiology),A.正常颅内容物体积的增加 B.颅内占位性病变 C.先天性畸形颅腔容积变少,A 正常颅内容物体积的增加 1.脑组织:脑水肿 血管源性 血脑屏障破坏细胞外
12、液增多 细胞毒性 细胞膜上三磷腺苷脂酶NaK泵失活导致细胞内钠淤积。渗透压性 2.血容量增加 高碳酸血症 脑血管扩张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被动扩张 颅内静脉回流障碍 3.脑脊液 脑积水(Hydrocephalus),颅内压增高病因(Etiology),B.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脑挫裂伤(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r)脑脓肿(Brain abscess)c.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少狭颅症颅底凹陷症,颅内压增高病因(Etiology),A.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见于脑膜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颅内压 增高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