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ppt精选课件.ppt
《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ppt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ppt精选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关高中物理必修1的复习,演示课件,一、运动学部分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二章、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二、力学部分 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 第四章、怎样求合力和分力三、动力学部分 第五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知识框架,演示课件,专题一 运动学部分,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本册书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对这二章的内容进行加深了解,从而更好的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从高考试题来分析,该板块的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来考查的命题并不是很多,经常出现在涉及实际问题的综合题中。,演示课件,1.参考系2.时间和时刻以及二者的区别3.质点及其可视为质点的条件4.位移
2、和路程及其区别;st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图见下页),(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基本概念),演示课件,(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图像),st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演示课件,5.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瞬时速率(速率)与平均速率6.加速度(定义、物理意义、公式、与运动方向的关系)a、vt、v0 三者的区别(三者没有必然的联系)a与v同向则加速,反向则减速,(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基本概念),演示课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
3、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质 点,C D,演示课件,1、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以平均速度8m/s 通过前一半位移,以平均速度6 m/s通过后一半位移,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2、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平均速度,演示课件,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B 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C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D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位移与路程
4、,C,演示课件,【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物理量的正负号】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是恒量(不变)2.运动学基本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演示课件,(1)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推广通式:(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几个重要的推论,演示课件,(3)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关系: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恒成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几个重要的推论,演示课件,1)1s末、2s末、3s末n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1:2:3:n2)1s内、2s内、3s内ns内的位
5、移之比 1:4:9:n23)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1:3:5:7:(2N1)4)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几个重要的推论,(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演示课件,1.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停止时所用时间2.追及问题:(1)临界条件:速度相等,然后再根据位移关系判断并计算【能否(恰好)追上;最大(小)距离】(2)能追上时:位移关系 3.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等于两者的初始距离,(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演示课件,例: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已知初速度是60m/s,加速度的大小是60m/s2,求飞机着陆后12s内通过的位移,刹车类问题,
6、演示课件,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1)汽车从开动后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多长时间后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追击问题,演示课件,本专题我们将复习本册书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第四章合力与分力,本专题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常见的三种力)、力的运算三部分。其中力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概念,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所有矢量所遵循的普遍法则。,专题二 力学部分,演示课件,(三)力与受力分析,1、三种性质的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7、大小略小于地球的引力,一般情况下,我们近似认为大小约等于地球引力。Gmg g 9.8 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重心 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竖直向下,(1)重力,产生,方向,作用点,演示课件,(2)弹力,(三)力与受力分析,产生,大小,方向,相互接触,有弹性形变,弹簧类物体FKX 其它的弹力大小由力的平衡或牛顿定律决定大小,弹簧弹力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伸长或收缩的方向绳子的弹力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杆的弹力可以沿杆也可以不沿杆接触面的弹力一定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演示课件,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的弹力,(三)力与受力分析
8、,演示课件,(三)力与受力分析,(3)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相互间有弹力、有相对 运动大小:fmg 为正压力,大小有时等于重力,但不总等于重 力,但一定等于支持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相互间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大小:0fmf0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着物体 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演示课件,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的质量为m,1、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Amg,Bmg C0 D无法确定 2、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与墙壁间保持相对静止,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A
9、mg,Bmg CF D0 3、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沿墙壁向下作加速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Amg,Bmg CF DF,摩擦力的计算,演示课件,2.受力分析,(1)概念:,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重力,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已知力.,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者F合x=0 F合y=0,演示课件,1、什么叫力的合成/分解?共点力?,2、力的合成/分解遵
10、守什么定则?,3、通常如何进行力的分解?,4、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四)合力与分力,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作平行四边形,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演示课件,1.求合力与分力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定则 正交分解法 2.共点力的平衡及应用 1)平衡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0 即 FX=0 FY=0 3)求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四)合力与分力,演示课件,3.共点力平衡的几条重要推论,(1)物体在三个不共线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通过平移必构成封闭的三角形.,(2)物体在三个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3)物体
11、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等大反向.,演示课件,附:三角形定则,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一样,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合矢量,分矢量,另一分矢量,力可以合成,是否也可以分解呢?,演示课件,附:力的正交分解,把力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叫做力的正交分解法。,Fx=F1x+F2x+F3x+,Fy=F1y+F2y+F3y+,F3x=F3F3y=0,方向:,(与Y轴的夹角),大小:,演示课件,1下面关于两个力的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大者 B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小者而小于两个力中较大者 C合力可
12、以大于两个力中较大者,也可以小于两个力中较小者 D合力一定大于或等于两个力绝对值之差而小于或等于两个力绝对值之和,合力的计算,演示课件,2、有三个力F 1、F 2、F 3作用于一点,F 1=F 2=F 3=10N,且相互成120角,1、这种情况下F 1、F 2、F 3的合力大小为多少?A30N B20N C10N D0、若只将F 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多少?A25N,B15N C5N D0,合力的计算,演示课件,1、若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受力平衡,Amgsin Bmgcos Cmgsin Dmgcos,2、若物体刚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与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必修 一总 复习 ppt 精选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