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安全驾驶学习资料交通安全课件.ppt
《驾驶员安全驾驶学习资料交通安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驶员安全驾驶学习资料交通安全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驾驶员安全驾驶学习资料交通安全,行人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 骑自行车者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Back,下一页,上一页,驾驶员的责任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见下表 交通事故成因比较,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more,2019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相关因素在事故总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中所占比例,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Back,下一页,上一页,人的不安全行为(人)以及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车)、环境的不安全条件(道路)都属于直接原因。,一、直接原因,又称为一次原因,它是直接导致事故的原因,或者说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1不安全行为的分类(1)有意的不安全
2、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如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超车等。例如:2019年因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造成18410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7.2%;因酒后驾车造成4658人死亡,占总数的4.4%;因违法超车造成4554人死亡,占总数的4.3%;无证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共造成22371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20.9%。,特点:冒险,目的:获取某种利益,心理:侥幸,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Back,下一页,上一页,一、直接原因,(2)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无意识的、或非故意的不安全行为。人们一旦认识到了,就会及时地加以纠正。,主要原因:人体的生理
3、机能有缺陷,比如视力、听觉差,辨色力失常等;外界事物信息本身有误或人无法感知信息的刺激,比如道路线形设计的缺陷引起人的判断失误;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成思维判断失误。近年来由于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有很多人加入了驾驶员的队伍,因此因驾驶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成的事故也屡屡发生,2019年约三分之一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因低驾龄驾驶人交通肇事所导致;因技能欠缺而造成行为反应失误;大脑意识水平低下,比如疲劳驾驶。,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Back,上一页,more,2不安全行为表现驾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形式各异 原因不遵守交通法规,违章行车。疲劳驾车:酒后开车;行车速度过快;忽视警告标
4、志、警告信号;视力较差;听觉失常;注意不够;判断不准;反应时间过长;操作不符合规定,出现错误;驾驶车况不良的机动车,如制动器失效、方向失控、轮胎不合格、灯光不全等;驾车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较差;,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Back,下一页,上一页,二、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指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的引发原因,它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1身体方面的原因;2精神方面的原因;3管理原因;4教育原因;5社会方面的原因,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Back,下一页,上一页,二、间接原因 要想减少甚至消除驾驶员在交通安全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做到:(1)研究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研究疲劳、饮酒
5、及药物等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2)严格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加强驾驶员的甄选和管理工作;(3)从法制上严格驾驶员培训制度,在提高驾驶员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交通道德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并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等原则,正确选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方法,完善驾驶员常规培训教育制度。(4)加强交通执法的效果和力度,有效杜绝各类违章行为。,行人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 骑自行车者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下一页,上一页,一、疲劳现象 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称为疲劳。它是人体的正常生
6、理反应。疲劳的长期积蓄会造成过度疲劳,发展为病理状态。疲劳是人们熟悉但又十分复杂的一种现象,不论从事何种作业,随着劳动时间延长,均会出现疲劳,表现为作业能力下降,感觉疲倦,对任何用力都感到厌烦等。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行车中,由于驾驶作业引起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下降,从而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疲劳状况下运行,它是许多重大交通事故的根源。,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二、疲劳驾驶的标准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还没有制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即疲劳驾驶有些什么具体标准。各国比较通行的疲劳驾驶界定标准是时间规定,即每次连续驾驶限定个时间。目前,惟一能被认为是可以参考的疲
7、劳驾驶规定是国际劳动机构(ILO)提出的时间标准,即专业运输部门的专业司机,每周的劳动时间提倡不要超过44小时。,不同看法,实际情况,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上一页,三、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我国的疲劳驾驶情况也比较多。中华医学会等部门在北京一些高速公路和沪杭高速公路嘉兴段等地,对516名驾驶员进行了警觉度测试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24%的驾驶员自我感觉在疲劳驾驶;50%的被调查者回忆在驾车中曾打过瞌睡。据调查有关专家介绍,睡眠不足、睡眠障碍、睡眠规律改变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报告中指出,因疲劳驾驶造成3056人死亡,占总数的2.9%。在一次死亡10人以
8、上的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55起中,因疲劳驾驶导致事故8起,占14.5%。,下一页,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上一页,1睡眠 关键词:一昼夜个小时,60不足个小时;睡眠时间不当,睡眠质量不高,白天睡眠,夜间睡眠。2身心条件 关键词:身体状况,年龄大小、性别、经验多少、技术高低、性格等。年轻人、年长者、驾驶技术熟练者3驾驶操作过程中的因素(1)信息量;(2)心理紧张;(3)行车时间点;(4)运行时间 4生活环境等外在因素 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工作业绩等,四、产生疲劳的原因,下一页,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下一页,上一页,生理上主要表现为:全身感到疲乏、头晕头痛、站立不稳、
9、手脚不灵、两腿发软、行动呆板、头昏目眩、打哈欠、两眼皮“打架”、呼吸局促等疲倦感觉;而在精神上主要表现为感到思考有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事物失去兴趣、健忘、缺乏自信心、失去耐心、遇事焦虑不安等 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方面来识别身心疲劳信号。头重、频频点头,很难保持抬头姿势;视觉模糊、眼睛发红发干;频繁眨眼或眼睛时开时闭;视野变窄、漏看错看信息增多;哈欠连天却无法控制、表情变化少;对交通变化的反应时间较长,延迟或减慢反应速度;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能力下降;动作僵硬、节奏失调;心情郁闷、急躁,容易激动;分辨不清方位,车速盲目提高。,五、疲劳驾驶时的症状,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
10、下一页,上一页,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1保证充足睡眠平均每天睡8.16个小时才能防止累计睡眠不足造成神经行为方面的损害,避免疲劳驾驶。据相关资料统计一天驾驶超过10小时,睡眠不足四五个小时,事故发生率最高。神经医学专家还特别指出,在有睡意时驾驶和酒后驾驶同样危险。睡眠不足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相当于:连续24小时不睡觉体内酒精浓度达到0.1%。,六、预防疲劳驾驶,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下一页,上一页,2控制连续驾驶时间 每持续驾驶100公里或两小时就应该停车休息1015分钟,让大脑皮层有恢复的时间;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要超过8小时;另外为较好地保证行车安全,建议
11、驾驶员每周驾驶时间不要超过44小时。3适时进行心理、生理调节(1)改良车内环境;(2)间断听音乐;(3)及时调整情绪 4正确选择饮食 不宜:吸烟或喝咖啡、高糖食品;宜:碱性食物 5慎服药物6警惕三个危险时段(1)11:0013:00;(2)17:0019:00;(3)1:003:00,六、预防疲劳驾驶,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Back,下一页,上一页,1德国治理疲劳驾驶的方式 类似飞机黑匣子 驾驶员连续驾驶两个小时之后,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在工作完一天(8个小时)后,必须停止使用多达12个小时,以保证车辆及其驾驶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2汽车公司的“驾驶员警示系统”这项世界首创的发明可记录下司
12、机的驾驶行为,并在司机进入睡眠状态之前及时给予警示。当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65公里时,驾驶员警示系统就会被激活,并且一直保持工作状态,直至车速降至每小时60公里以下。,七、治理措施,行人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 骑自行车者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III 饮酒与行车安全,Back,下一页,上一页,一、酒后驾驶事故统计,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国外情况我国情况:我国近年来酒后驾车事故数及死伤人数上升较快;2009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报告指出:因酒后驾车造成4658人死亡,占总数的4.4%。,1对心理影响(1)思维能力下降、判断准
13、确性降低(2)注意力降低,认识范围变窄(3)记忆障碍(4)情绪不稳定、理性降低(5)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动作不协调,下一页,上一页,二、饮酒对人的心理和驾驶行为的影响 酒精对人体的作用 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Back,2对驾驶机能的影响(1)视觉机能受损(2)触觉反应迟钝(3)中枢神经异常、麻酸,下一页,上一页,二、饮酒对人的心理和驾驶行为的影响,Back,3受到酒精影响的
14、特征对信号灯反应慢;逆向行驶;摇摆不定、突然转向或在道路中线驾驶;乱踩刹车;转弯幅度大;蛇行;没有原因就停车;开车速度极慢;突然转弯或违法转弯;天黑时不开前灯等等。,(1)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死亡率高;(2)碰撞事故较多。例如撞人、撞车或撞隔离带、电线杆、大树、桥栏杆等物体;(3)事故发生的时间多在午饭后和夜间;(4)因为驾驶员感觉机能降低,反应迟钝,车辆易驶入侧沟,发生翻车事故;有的冲出路外,还有的在平地翻车。(5)夜间会车时,看到迎面来车的灯光照射后眩目,视力恢复迟钝,容易与对向车发生正面冲撞。,下一页,上一页,三、酒后开车产生事故的特点,Back,有81.29%的被调查者同意酒后驾驶属于
15、违法行为,但在被问及是否有过酒后驾驶行为时,仅有20.63%的被调查者从未有过酒后驾车的行为,下一页,上一页,四、酒后开车者的驾车心理,Back,案 例,饮酒后或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指机动车驾驶员饮用白酒、啤酒、果酒、黄酒、汽酒等含有酒精的饮料后,于酒精作用期间(一般为8小时以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根据血液中酒精含量的高低,分为饮酒驾驶机动车与醉酒驾驶机动车两种行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上一页,五、酒后或醉酒驾车的标准,Back,下一页,1基本概念(1)车辆驾驶人员(vehicledrivers)指机动车驾驶人员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驾驶员 安全 驾驶 学习 资料 交通安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