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鉴赏 ppt课件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pptx
《题画诗鉴赏 ppt课件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画诗鉴赏 ppt课件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ppt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学习目标,了解题画诗的内容特点,掌握题画诗的主要手法及作用,提高题画诗的鉴赏能力,考情分析,纵观这几年的高考题,题画诗时有出现,分别是 06 年全国卷题竹石牧牛、08 年宁海卷题李世南画扇、11 年辽宁卷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16年全国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9年全国卷题许道宁画。,3,何为题画诗,高考怎么考,鉴赏再提升,题画诗拓展,目录,所谓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5,题目标志:含有“题”、“书”、“画”、“图”、“扇”等字。,一、何为题画诗?,【2019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下面小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C),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味悠长,令人玩味不已。,题画诗特点:,化静为动 变无为有(虚实结合)借题发挥,8,化静为动,9,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要分清画境和实境,真实景,画面景,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化静为动,10,回答问题时要答:这首诗运用联想,化静为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力,生动有趣(或生动形象
4、),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鉴 赏 策 略,化静为动类:,11,变无为有(虚实结合),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12,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虚写,实写,想象,区分诗中的虚实,13,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哪些是画外之景。,鉴 赏 策 略,变无为有(虚实结合)类:,回答这类问题时要答:这些景外之景的描写运用了想象手法,使画面
5、上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14,借题发挥,抒怀咏志,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15,不同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如梅之冷艳高雅、竹之清雅高贵、兰之坚贞高洁、菊之不畏风霜、山水之逸士优游、渔家之闲适自在.因此读题画诗也要注意“意象”。,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拟人,托物言志,17,赞颂了梅花的高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题画诗鉴赏 ppt课件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题画诗 鉴赏 ppt 课件 2022 届高三 语文 一轮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0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