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临床病例讨论.ppt
《冠心病临床病例讨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临床病例讨论.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冠心病临床病例讨论,病例一,患者,男性,56岁;主诉:因“反复劳力性胸闷2年”入院;现病史: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表现为心前区紧缩感,伴气促,活动时明显,每次发作持续约10多分钟,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缓解,2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均与活动有关,未行正规检查治疗,病程中未出现明显胸痛及肩背部放射痛,无大汗淋漓及乏力,无恶心呕吐,无黑曚晕厥,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医,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既往史: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长期吸烟史、每日1包。查体:T36.4,R19次/分,P86次/分,BP130/75mmHg,神清,体型肥胖,颈软,颈静
2、脉未见怒张;双肺呼吸音可,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6bpm,律齐,心音稍低,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界叩诊不大,双下肢不肿。,辅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CK-MB、cTnI正常;血脂:TC 5.53mmol/L,LDL-c 3.52 mmol/L 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胸片提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前壁心肌缺血,心电图结果,心电图基本正常,提问:1、该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原因有那些?2、该患者目前诊断什么?3、需要和那些疾病进行鉴别?4、该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有那些?,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下:可以控制的因素 不控制的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遗
3、传、糖尿病、年龄、体力活动、性别、吸烟、体重和饮食方式,该患者目前诊断:冠心病 稳定劳累型心绞痛 心功能2级高胆固醇血症抓住稳定型心绞痛五大特点:1.部位 2.性质 3.持续时间 4.诱因 5.缓解方式,治疗方案:,1、去除危险因素:戒烟、低脂饮食、减轻体重等2、调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片 20mg 1/晚3、保护内皮功能、预防心肌重构:培哚普利片 4mg 1/日 4、抗血小板治疗:拜阿司匹林片 0.1g 1/日 5、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40mg 1/日、倍他乐克片 25mg 2/日、曲美他嗪片 20mg 3/日,患者在上述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4、后择期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如下:,前降支,前降支,前降支供血区域主要是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中上2/3的区域,心脏前面观,心脏前上方观,前降支,前降支,左室造影结果,总结:1、稳定劳累型心绞痛多由于血管稳定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患者在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的矛盾突出后发生。2、患者病变血管最常见的为前降支,少数也可由于回旋支或右冠严重狭窄病变导致。3、治疗除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的基础治疗外,重点在于解决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的矛盾,一方面降低心肌耗氧量(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另一方面增加心肌供血供氧(硝酸酯类),治疗原则:,改善冠脉血供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冠脉
5、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延长生存期,冠心病治疗,A阿司匹林(Aspirin)抗心绞痛(Anti-angina)B-受体阻滞剂(Blocker)血压控制(BP control)C 降低血胆固醇(Cholesterol Lowing Drugs)戒烟(Cigarette Smoking Quiet)D 控制饮食(Diet Control)控制糖尿病(Diabetes Control)E 教育(Education,exercise),病例二,患者,男性,63岁;主诉:因“反复胸痛6年余,加重伴心悸1天”入院;,现病史: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不适,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感,活动时明显,每次发作持续约
6、5-20分钟不等,休息或含服“消心痛”后,症状可缓解,6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曾就诊于我院考虑为“冠心病”,予以“拜阿司匹林片、氟伐他汀”等治疗,患者胸痛症状控制可;1天前,患者再次发作胸痛不适,活动后为甚,静息时也常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增加,发作时伴有心悸,偶有出汗及左肩麻木感,发作时间最长可持续35分钟,含服“消心痛”后胸痛缓解不明显,无大汗淋漓及乏力,无恶心呕吐,无黑曚晕厥,无发畏寒等不适,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医,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80/105mmHg,服用“波依定、缬沙坦”等控制血压,平时血压控制不详;有血糖偏高史、未正规诊治;有长期吸烟
7、史,30支/日,已戒半年;查体:T36.4,R19次/分,P80次/分,BP145/85mmHg,神清,体型稍胖,颈软,颈静脉未见怒张;双肺呼吸音可,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80bpm,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界叩诊不大,双下肢不肿,辅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CK-MB、cTnI正常正常;血脂:LDL-c 3.62 mmol/L;其余正常血糖空腹6.20mmol/L,偏高,行OGTT实验提示: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半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1小时血糖9.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4mmol/L、餐后3小时血糖5.6mmol/L.诊断糖耐量异常
8、。,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部分导联T波改变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室饱满,左室壁增厚,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胸片提示:心影增大,肺部正常。,心电图表现,心电图提示:V1、V2 T波倒置 V3 T波低平,提问:1、该患者目前诊断什么?2、该患者最可能发生的病变血管为那一支?3、该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有那些?,该患者目前诊断: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2级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糖耐量异常高胆固醇血症,不稳定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心绞痛的区别,治疗方案:,1、去除危险因素:低脂、糖尿病饮食、加强血压控制、减轻体重等2、调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片 40mg 1/晚
9、3、保护内皮功能、预防心肌重构:缬沙坦胶囊 80mg 1/日 4、抗血小板治疗:拜阿司匹林片 0.1g 1/日氯吡格雷片 75mg 1/日,抗凝治疗:依诺肝素 4000u 皮下注射 Q12h 5、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40mg 1/日、倍他乐克片 25mg 2/日、曲美他嗪片 20mg 3/日6、降压治疗:缬沙坦胶囊 80mg 1/日 波依定片 5mg 1/日,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前降支中远段严重狭窄,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支架术前,支架术后,总结: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的血管斑块,所以稳定斑块治疗非常重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要求
10、更加强而有力的调脂治疗。2、不稳定型心绞痛由于斑块不稳定导致血栓事件发生机会明显增加,所以抗栓治疗要强化,除了阿司匹林,还需要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必要时还需要联合抗凝治疗。3、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合并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所以对这些危险因素要同时进行干预治疗。,病例三,患者,女性,68岁;主诉:因“突发胸痛4小时”入院;现病史:4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不适,表现为心前区憋气及咽喉梗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未见缓解,仍持续存在,伴有心悸、大汗、头昏、恶心,并呕吐少量胃内容物2次,无黑曚晕厥,无发热畏寒,无喘息呼吸困难,无肩背部放射痛等不适,急入我院查心电图提示“、avF导
11、联ST段抬高”,门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既往史:平素无明显活动后胸闷及胸痛病史,有糖尿病史6年余,服用“二甲双胍、拜糖平”控制血糖,具体控制不详;否认高血压病史。无吸烟史。查体:T36.8,R22次/分,P60次/分,BP100/60mmHg,神清,查体合作,颈软,颈静脉未见怒张;双肺呼吸音可,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60bpm,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界叩诊不大,双下肢不肿;,辅检: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血常规正常;心肌酶谱提示:AST60u/L CK406u/L CK-MB 56U/L,cTnI 3.2ng/ml;血脂:TG 2.00 mmol/L,LDL-C 3.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冠心病 临床 病例 讨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