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影像学诊断.ppt
《肝胆胰影像学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胰影像学诊断.ppt(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肝胆胰影像学诊断,(X线、超声、CT、MRI),肝 脏,1、X线平片:很少应用;肝脏血管造影:很少用于诊断,更多的用 于介入治疗2、超声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3、CT检查:主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平扫 增强:多期增强;动态增强;CT灌注,(一)检查技术,4、MR检查:一般认为是在超声检查或CT检查之后的检查。用于疾病的鉴别或早期癌灶的检查与诊断(1)平扫:多种成像序列,用于获得更多的信息(2)增强:多期增强,使用Gd-DTPA.(3)使用特殊对比剂:2类:超顺磁性氧化铁,被肝内网状内皮系统的Kpffer细胞吞噬,据此可推断病变内是否有此种细胞。另一类为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如钆塞酸二钠),被肝细胞摄取
2、、转运,可用于肝细胞癌检出。,(一)检查技术,(二)正常影像表现,1、肝脏位置与形态:2、肝脏的大小:超声测量:右叶前后径8-10cm;最大斜径为10-14cm;左叶厚度不超过6cm;长度不超过9cm。3、肝叶、肝段划分:4、肝实质:5、肝血管:,1、肝脏位置与形态:2、肝脏的大小:3、肝叶、肝段划分:肝脏分右叶、左叶和尾叶。为适合外科学需要,影像检查根据肝内血管分布特点把肝脏划分为若干肝段。通常以肝右、肝中、肝左静脉作为纵向划分标志,以门静脉左右支主干作为横向划分标志,如此将肝脏划分为八个肝段。4、肝实质:5、肝血管:,Couinaud根据肝内门静脉干和肝静脉的分布范围,将肝脏分为八段,门静
3、脉分支分布于肝段内,而肝静脉位于肝段间。具体如下:以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以肝左静脉为界将左半肝纵行分为左内与左外叶,而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平分为上下两段,以肝右静脉纵向、门静脉右支横向将肝右叶分为上下前后四段,而肝尾叶为单独的一段,即:S1为尾状叶,S2为左外叶上段,S3为左外叶下段,S4为左内叶,S5为右前叶下段,S6为右后叶下段,S7为右后叶上段,S8为右前叶上段。,1、肝脏位置与形态:2、肝脏的大小:3、肝叶、肝段划分:4、肝实质:超声肝实质均匀一致中等回声;CT为高于脾脏密度(CT值:55-75HU),其中血管为圆形或管状低密度。多期增强肝实质动脉期强化不明显,
4、门静脉期强化开始明显,于平衡期强化达到高峰;MRI检查,肝实质信号均匀,其信号在T1WI高于脾脏,T2WI低于脾脏。多期增强特点同CT。,1、肝脏位置与形态:2、肝脏的大小:3、肝叶、肝段划分:4、肝实质:5、肝血管:肝动脉、门静脉由肝门入肝;肝静脉于第二肝门汇入下腔静脉。,(1)DSA:不同时相可见肝动脉、门静 脉、肝静脉。(2)超声:血管腔无回声,血管壁回声 较强。(3)CT:不同期相可见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影;CTA血管全貌。(4)MRI:平扫血管多为流空的无信 号,也有为高信号;MRA或增强扫 描可见血管影。,1、肝脏大小与形态异常:肝增大、肝萎缩、肝变形。2、肝脏边缘与轮廓异常:肝硬
5、化、肝脏肿瘤。3、肝脏的弥漫性病变:肝硬化、脂肪肝、肝血色病。(1)超声:弥漫性不均匀异常回声;(2)CT:全肝弥漫性密度增高或减低;或混杂密度;(3)MR:肝实质弥漫性不均匀混杂信号;同反相位信号差异;T2WI、T1WI弥漫性低信号。4、肝脏的局灶性病变:具有一定形状,占位效应,异常的回声、密度、信号。5、肝脏血管异常:可通过超声、DSA、CTA、MRA观察肝动脉、门静脉和 肝静脉的异常。(1)肝血管位置及走行异常;(2)肝血管增粗迂曲;(3)肝血管腔异常:狭窄、阻塞或充盈缺损;(4)病理血管:肿瘤血管;(5)静脉早显:影像检查在动脉期可见门静脉或肝静脉提前显影,见于肝动-静脉异常交通。,(
6、三)肝脏的基本病变表现,上三幅肝脏图有何不同,属于什么异常?,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MR、超声图,血管病变:门静脉血栓(左图)、门静脉高压(中图)、血色病(右图),(四)疾病诊断,系统性疾病的肝脏受累而导致的病变(少见)肝脏本身病变(多见),1、脂肪肝(fatty liver),【临床与病理】,肝组织脂肪含量超过5%可致脂肪肝;依据侵润的范围分弥漫性和局灶性;病理上为肝细胞内含过量的甘油三酯。,【影像学表现】,超声:可显示脂肪肝(强回声、肝岛);CT:病变密度低于脾脏(肝脾CT值的比值小于0.85),衬托下 使得肝内血管呈高密度,但无受压改变,增强扫描病变比脾强化 差。“血管湮没征”;“血管翻
7、转征”;MRI:同反相位用于脂肪肝检查。脂肪肝区域在反相位图较同相 位信号减低;肝岛则为正常信号。,脂肪肝,正常对照,CT增强扫描,血管湮没,血管翻转,不均匀脂肪肝 MRI,男性,35岁。体检发现左肝局灶性低回声病变,局灶性低回声是病变?还是正常肝结构?,正常图,同相位T1WI,反相位T1WI,【诊断与鉴别诊断】弥漫性脂肪肝诊断容易 局灶脂肪肝须与肝肿瘤区别,2、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临床与病理】,病因很多,常见为病毒肝炎、自身免疫肝、酗酒,早期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再生结节(RN),肝变形、变硬、肝叶萎
8、缩或增大、门静脉高压,部分病人的RN演变成不典型增生结节(DN),最后可导致肝细胞癌,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影像学表现】,超声:肝萎缩,表面凹凸不平,回声粗糙;脾大、腹水、门静脉增粗。CT 大小及形状异常:,少数全肝萎缩多数尾叶、左叶外侧段增大,右叶萎缩也有右肝增大,尾叶、左叶萎缩,肝脏萎缩,肝密度:不均匀(脂肪变,纤维组织增生,硬化结节);其他异常:脾大、腹水、静脉迂曲扩张等门脉高压征;胆囊异常。,MRI 肝实质信号:不均匀,T2WI见多发低信号硬化结节;RN和DN灶 在T1WI上信号不定;T2WI多为低信号;大小、形状的改变及其它异常同CT。,肝叶比例失调,肝缘
9、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肝硬化CT、MR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早期肝硬化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不能做诊断;中晚期肝硬化影像学检查都能做出诊断;30-50%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硬化再生结节需与早期肝癌区别,前者为门静 脉供血,因此动脉期CT扫描再生结节不强化。,3、肝脓肿(abscess of the liver),(一)肝脓肿(abscess of the liver),细菌或阿米巴滋养体,经胆管感染经血行感染邻近感染蔓延,肝脏并产生溶组织酶,肝脏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白细胞崩解组织液化坏死,脓腔,周围肉芽组织增生 形成脓肿壁,急性期:发热、肝大、疼痛,慢性期:,【临床与病理】肝组织的局限性
10、化脓性炎症,【影像学表现】除诊断外、在超声、CT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治疗,超声表现:囊性肿块;“环征”;腔内气体;周围水肿区。CT表现:肝实质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小气泡或气面、“环征”、多房性强化、邻近肝组织早期一过性强化。环征、脓肿内小气泡为肝脓肿特征性CT表现,脓腔,强化环,水肿带,“环征”,CT“环征”,CT平扫,CT增强,CT平扫显示小气泡征,多房性强化,MRI平扫:脓腔(脓):,T1低信号 T2明显高信号 DWI高信号;ADC图低值,脓肿壁:,T1高于脓腔,低于肝实质 T2略高于肝实质,但低于脓腔,MRI表现,MRI增强:脓肿壁环状或多房性强化;邻近肝组 织在动脉期一过性强化。
11、,肝脓肿:超声、CT、MRI,MR增强,T2WI,DWI,ADC,US,CT平扫,CT增强,【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脓肿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US、CT、MRI;肝脓肿病原学诊断,影像检查具有限度;鉴别:肝囊肿;液化坏死的肝转移瘤;肝脓肿早期(未液化 前)不要误诊为肝癌。影像检查鉴别优势:MRI手段多,特别是DWI及多期增强具有特征,4、肝棘球蚴病(hydatid disease of the liver),CT或MRI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而单纯囊肿壁不强化,也称肝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流行于牧区。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与囊肿不同的是:母囊内有子囊;囊壁常有钙化,内
12、外囊出现分离可见“双边征”、内囊破裂可见“水蛇征”或“水上百合征”。,肝包虫囊肿:CT、MR、超声、标本图,5、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临床与病理】,病理 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可有纤维间隔、血栓或钙化;发病率 占肝良性肿瘤的80%,女男,30-60岁多见;症状与临床意义 较大肿瘤可有压迫症状或破裂引起出血。,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影像学表现】,超声检查:多为均匀强回声、少数为低回声肿块。CT表现: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块影;多期增强扫描:早期周边开始强
13、化,逐渐向中央扩 展,并接近同层面内大血管密度;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肝实质呈等、或稍高密度,有的其内可有不强化的纤维组织或血栓化成分。,周边开始强化,中央扩展,长时间持续,与周围肝实质成等同密度,(体现“早出晚归”的特点),肝海绵状血管瘤 CT动态扫描,肝海绵状血管瘤CT动态扫描,平扫,增强,增强 后期,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影像学表现】,MRI表现:平扫显示肿瘤T1低信号、T2高 信号区,边界清楚;随着TE(回波时间)延长,病灶的信 号也越白,即“灯泡征”;多期增强扫描:周边开始强化中央扩展高信号的肿块,双回波显示肝海绵状血管瘤“灯泡征”,MRI平扫
14、,双回波:TE时间分别为:22s、60s、120s,肝海绵状血管瘤MRI增强动态扫描,T2WI,T1WI,增强早期,增强门脉期,平衡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低回声者,超声不易诊断;CT平扫不能诊断;CT平扫加增强90可作出正确诊断;大多数血管瘤靠MRI平扫多能作出诊断;血管瘤 需与 肝癌 肝转移瘤 鉴别,“早出晚归”“快进快出”差异较大 CT、MR增强扫描 极高信号 略高信号 略高信号 MRI的T2加权,6、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临床与病理】,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指源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中肝
15、细胞癌(HCC)为80-90%。病理学类型:3型(5cm为巨块型、5cm的为结节型、1cm的为数众多的结节为弥漫型)。另不超过3cm结节为小肝癌。早期无症状,血甲胎蛋白(AFP)升高。肝癌伴随的其他异常:门静脉内癌栓,肝内血性转移,阻塞性黄疸,肝门及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晚期发生远处器官转移。,90%以上的肝癌血供丰富,【影像学表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超声:低回声或回声复杂肿块、间接征:肝硬化、门脉或胆 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等。CT平扫:低密度肿块、肿块内坏死区、其他伴随异常。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 动脉供血的肿瘤部分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
16、门脉期 正常肝实质强化密度;肿瘤强化密度迅速;平衡期 肿瘤强化密度继续;与正常强化肝实质对比显著。多期增强特征:“快进快出”、肿瘤假包膜在门脉或平衡期强化,其他的间接异常:静脉内瘤栓、胆管侵犯、转移性淋巴结、其他器官转移灶。,弥漫型,结节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超声、CT表现,超声为混杂回声,邻近 血管受压、推挤,癌栓,小肝癌:增强扫描“快进快出”,平扫,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MRI表现 平扫:肝癌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肿块(肿瘤出血、脂肪、坏死或 囊变可有相应信号表现);DWI可为高信号;多期增强:采用Gd-DTPA对比剂,同CT“快进快出”、后期见假包膜;应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如钆塞
17、酸二钠)多期增强:三期同Gd-DTPA 但在延迟的肝特异期成像,由于HCC不具备转运此对比剂功能而表现为 低信号而得以检出较小病灶;监控肝硬化中RN-DN-早期HCC演变:一旦T2WI低信号结节内出现稍高信 号灶“结中结”,且多期增强为“快进快出”则提示为早期癌灶。,MR信息多:T2WI、T1WI、DWI、多期增强、特异性对比剂,肝癌MRI典型之表现,巨块型,原发性肝癌MRI 三型,弥漫型,结节型,微小肝癌,小于 5mm,CT未能发现病灶,约10%的HCCs仅在肝特异期上被检出!Ahn et al.Radiology.2010 V255N2:459-66,门脉期,动脉期,平衡期,预扫,20s,
18、1min,3min,20min,CT与MRI之间、MRI使用不同对比剂,在对病变的检出与定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存在着差异。,T2WI,动脉期,门静脉期,20min肝特异期,?,肝硬化结节与癌灶MRI表现,监控肝硬化中RN-DN-早期HCC演变:一旦T2WI低信号结节内出现稍高信号灶“结中结”,DWI弥散受限,且多期增强为“快进快出”则提示为早期癌灶。图中除右肝较大癌灶外,肝左叶结节之综合表现符合多个小癌灶。,【诊断与鉴别诊断】,超声或CT对中晚期肝癌一般能够作出准确诊断;MRI对于早期小肝癌诊断具有优势;肝癌需与转移瘤、血管瘤、腺瘤、局灶结节增 生、肝硬化增生结节等鉴别。主要依靠MRI。,7、
19、肝转移瘤(secondary tumors of the liver),【临床与病理】,肝转移瘤(secondary tumors of the liver),来源 邻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或经门静脉、经肝动脉转 移而来。以后者多见。一般病理特点 肝内多发结节、易坏死或囊变、出血和钙化.大小 可从数毫米至10mm以上。临床症状 多较明显,也可少或无明显症状,AFP多阴性。,【影像学表现】,肝转移瘤(secondary tumors of the liver),超声:肝内多发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典型者为中央坏死液 化呈低回声而表现为“牛眼征”。CT平扫:多发性(少数也可单发)低密度肿块;钙化、或新
20、鲜出血则肿瘤内出现高密度区;液化、坏死、囊变则肿瘤内出现水(更低)密度区。CT多期增强扫描:与肿瘤血供有关,丰富者可见一过性结节强化;更多 见是肿瘤边缘环状强化;乏血供者则强化不明显;“牛眼征”:中央无强化低密度、边缘强化高密度、外周稍低于肝实质的水肿带。,间接征象:有时可同时发现原发肿瘤。,肝、双侧肾上腺转移病灶,中央强化、周围不强化(牛眼征),平扫,增强,增强,增强,CT增强扫描:中心不强化、周边强化、最外周水肿带(牛眼征),超声:肝转移瘤,肝转移癌:增强扫描显示周边强化,MRI表现:多发性(少数也可单发)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肿块;少数肿瘤中心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牛眼征”;
21、黑色素瘤转移灶,可呈T1WI高,T2WI低信号。其他同CT。,肝转移癌,“牛眼征”,女,36岁,左侧乳腺癌切除,MRI平扫 转移性肝癌多发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肿块,能知道原发灶来自哪里?,【诊断与鉴别诊断】,肝外有明确的原发瘤灶时,若发现肝内多发性结节,并环状 强化,出现典型“牛眼征”,诊断较容易;血供丰富者应与原发性肝癌区别,后者多有肝硬化背景;囊性的转移性肝癌需与肝脓肿、肝囊肿、肝包虫病、肝结核 等鉴别。,8、肝囊肿(liver cyst),肝囊肿(liver cyst),【临床与病理】,肝囊肿是胆管发育异常形成的小胆管丛,逐渐扩大融合形成的肝囊性病变,其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壁很
22、薄衬以上皮细胞,囊内充满澄清的液体。一般无症状,巨大的囊肿可有腹胀痛,偶有囊肿破裂或出血。,【影像学表现】,肝囊肿(liver cyst),超声:为单发或多发无回声区,可明确诊断。CT平扫:肝实质区圆形低密度区(边缘锐利、境界清楚、囊 内密度均匀、CT值020HU)。CT 增强:囊肿边界更清楚、锐利,囊壁菲薄不能显示。MRI:圆形边缘光滑、锐利、T1低、T2高信号囊肿内含水量 达95以上,故信号为水样一般不作增强扫 描,MRI即能作出 诊断。,肝囊肿:US、CT、MRI,多发性肝囊肿,MRCP,T2WI,T1WI,T2WI,【诊断与鉴别诊断】肝囊肿诊断较容易;有时需与囊性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
23、包虫病 区别。这些病变都有较厚的囊壁,并有强化。,小 结,1、肝脏影像学检查技术;2、肝脏正常、异常的影像学表现;3、脂肪肝、肝硬化、肝脓肿、肝棘球蚴病、肝海绵 状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囊肿的影 像诊断。本节课的重点 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影像学 表现及主要鉴别点。,胆 系,胆系常见的疾病为结石、炎症、肿瘤;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大小、范围毗邻;引起胆道梗阻程度、明确治疗方案。,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 胰腺段,底、体部 颈部胆囊管,右肝管左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肝内,肝外,胆道,胆道系统,相关解剖,1、X 线检查 平片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ercutane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胆 影像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9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