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及方法.ppt
《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及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及方法.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及方法,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概念,很久以前,人们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9世纪末,由于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获得成功,引起了人们对生物防治的极大兴趣。此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展生物研究,想以此作为最理想的防治方法。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人工合成了有机杀虫剂,随后相继合成了杀菌剂等,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明显,一时间化学防治就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但经长期大量使用后,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污染环境,造成公害,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以及大量杀伤有益生物等,导致有些病虫害失去控制。最后人们终于从历史的经验得出结论,任何依赖单一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防治
2、问题是不可能的。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际上兴起一种新的病虫害防治对策,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一、综合治理的含义,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会议上,提出IPM的定义为:综合治理是一种有害生物的管理系统,依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尽可能协调地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及方法,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我国于1974年召开了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与成就,在此基础上,于1975年春全国植保
3、会议上,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指出“以防作为贯彻植保方针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的目的”。,综合治理有如下特点:,(一)从生态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二)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三)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
4、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四)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准则。,1986年11月中国植保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在成都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提出综合防治的含义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二、综合治理的原则,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植物生产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培技术,调节生
5、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为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的加强自然防治能力。,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植物、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播种、育苗、移栽和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孽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为害。,
6、(二)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作物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为害,又保护了人、畜、天敌和植物的安全。,(三)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
7、然关系出发,科学的选择及合理的使用农药,应特别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四)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为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为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三、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病虫害综合治理作为有害生物管理体系有一个逐步发展
8、、改进的过程,无论防治对象是一种害虫(或病害),还是一种作物上的多种害虫(或多种病害)。都要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综合治理体系,一般要经过以下方案:,(一)调查作物地病虫害种类,确定主要防治对象以及需要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群。(二)测定主要防治对象种群密度与为害损失的关系,确定科学的、简便易行的经济阀值(或防治指标)。(三)研究主要防治对象和主要天敌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相互作用与各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明确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提出控制为害的方法。,(四)在进行单项防治方法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组合,要力求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先进行试验,再示范验证后予以推广。(五)
9、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研究不断提供的新信息和方法及推广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治理体系,使IPM从单一作物上的单种害虫(或病害)、多种害虫(或多种病害)水平,向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病虫草害的水平发展。,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一、植物检度,植物检疫也称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的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对保护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林业生产和农林业生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植物检疫的工作范围及内容。,1 植物检疫的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双边
10、协定和农产品贸易合同上的检疫条文等要求开展工作。对植物及其产品在引种、运输、贸易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控制,目的是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2 植物检疫的任务 植物检疫的主要任务有3个方面:(1)禁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2)将国内局部地区已经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蔓延,并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消灭;(3)当危险性病、虫及杂草传入新地区时,采取紧急措施,就地消灭。,3植物检疫的内容 植物检疫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两部分。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是国内各级检疫机关,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检疫条例,对所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
11、验和处理,以防止仅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进出口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处理。防止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入和输出。,4植物检疫对象 植物检疫对象是指国家有关植物检疫部门根据一定时期内国际国内的病、虫、杂草发生分布情况和本国、本地区的实际需要,经科学审定,并明文规定要采取检疫措施禁止传播蔓延的某些植物病、虫及杂草。,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一是国内尚未发现或只在局部地区发生;二是危险性大,一旦传入可能造成农林业重大损失,且传入后难以防治的;三是能随植物及其产品、包装材料等远距
12、离传播,尤其是能随种子,苗木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二)植物检疫检验的方法,1.直接检验 随种子、苗木或其他植物产品运输传播的病、虫、杂草,如有明显的症状或容易辨认的形态特征,用直接检验法。2.过筛检验 在虫体、虫瘿、菌核、菌瘿、杂草种子与作物种子或其他粮谷类产品混杂的情况下,多采用这种检验法。3.解剖检验 很多病害或病害初发阶段,在种子、苗木及其他植物产品表面无明显症状,诊断比较困难时,需用解剖检验进行鉴别。4.比重检验 用于检查颗粒与种子大小相仿的带病种子、菌核、虫瘿、杂草种子等。5.荧光反应检验 利用病原微生物在植物组织中荧光反应能力比正常组织的荧光反应强若干倍的原理,检测植物
13、组织内是否带有病原物。,6.染色检验 用不同化学药品对粮谷、豆类进行染色,通过观察颜色深浅程度鉴别有无害虫及害虫种类。7.漏斗分离检验 检查种子或其他植物产品是否带有病原线虫时,可采用漏斗分离检验法。8.洗涤检验 用蒸馏水洗涤种子,经离心处理后检查沉淀液中的病原真菌孢子和线虫。9.分离培养检验 主要用来检验潜伏于种子、苗木或其他植物产品内部不易发现和鉴定的病原菌,或外表有病斑但无病原菌可供鉴定时均可采用此方法。10.噬菌体检验 利用噬菌体在某种病原细菌平面培养基上产生的噬菌斑来检验病原细菌的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血清检验、生物化学反应检验、萌芽检验、隔离试植检验、电镜检验、DNA探针检验等
14、。植物检疫工作一般由检疫机构进行。,二、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的方法。优点不需要额外投资,一般可结合耕作、栽培管理等农业操作措施进行,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是其他防治方法的基础。缺点防治方法效果缓慢,当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还必须依靠其他防治措施。,(一)选用抗病虫的作物品种,最理想的作物品种既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又能够对环境中不良因素(如病虫)表现出综合抗性。从抗性育种发展历程的趋势看,首先是培育单抗性品种,继而是培育集团抗性品种,最后是培育综合抗性品种。一
15、些具有综合抗性的品种已经问世,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如向日葵、烟草、小麦、玉米、棉花、苜蓿、甘蓝等已育出了具有综合抗性的品种,植物远缘杂交为这项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些具有综合抗性的品种在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1.抗虫育种,作物抗虫育种是把符合育种目标的抗源材料通过适宜的育种方法,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聚合在一起,育成抗虫而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1)育种目标论证,目标植物应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作物。目标害虫应是在相当大范围内持续大发生,已成为某作物生产中的重要限制因素,且其他防治措施又难以控制或其他控制措施相当不经济,不安全的害虫。,(2)抗源的搜集,
16、抗源即对某一害虫表现抗性的一切植物材料。抗源搜集可以从本地区,本国开始,搜集当地古老的地方种和正在推广的优良品种以及适应性强的高世代材料,这样育出的品种对当地条件才会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外地和国外的品种资源也要有针对性搜集加以利用,以弥补当地品种所欠缺的性状。,(3)抗虫品种的筛选、鉴定,可分为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田间鉴定指在害虫常发地区,将供试材料播于田间,让自然害虫侵袭,从而对大量品种进行抗虫性筛选。室内鉴定是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田间抗性鉴定,而采用人工接虫抗性鉴定方法。但需注意的是,用于接虫的昆虫在饲育室内经过数代的反复近交,会降低其致害力和繁殖力。应将野外采集的与室内饲育的同一种生物型混合
17、在一起,促进其异交。,(4)抗性机理鉴定,确定植物的抗虫性是属于形态结构抗虫性,还是生理生化抗虫性;是不选择性、抗生性、还是耐害性。,(5)抗性遗传的鉴定,通过鉴定抗虫品种的遗传性状,确定是主效基因控制作用还是多基因的综合效应;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6)抗虫育种方法,未经改良的抗性品系很少具备生产品种的全部优良农艺性状,野生种一般具有较强的抗虫性,而不良的农艺性状明显。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杂交,把抗虫基因导入改良品种,才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杂种植株,育成优良的抗虫品种。,抗虫育种常用的方法,系统分离育种 在抗虫材料或品种群体内,寻找性状优良的抗性植株,育成既抗虫又丰产的优良品系,再经过多代繁
18、育便可育成性状稳定的抗虫品种。杂交育种 包括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将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作物品种,与抗虫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既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又抗虫的优良品种。,回交育种 即用原优良农艺性状亲本与优良抗虫杂种后代再杂交,以获得性状与亲本相似的抗虫品种。主要是解决因杂交导入抗虫基因而使得原来的农艺性状变劣的问题。辐射育种 利用辐射技术处理作物品种,产生基因突变,育成抗虫品种。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把抗虫基因导入作物品种,育成抗虫品种,并能遗传给下一代。目前已获得了将Bt杀虫蛋白质基因转入到棉花、烟草、番茄、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体内的抗虫品种。,2.抗病育种,抗病育种是通过遗传学方
19、法,在植物遭受严重感染的条件下,经过选择而获得抗病(或耐病)、丰产、优质的品种。包括常规育种和新技术育种。,(1)常规抗病育种,混合选种 从自然发病田的高抗植株采种。系统选育 田间选择高抗单株种子,隔离繁殖,并用病原微生物实行人工接种,以检验其后代的抗性表现。此外,还有杂交育种,轮回选择或回交转育,诱变育种等常规抗病育种方法。,(2)现代新技术育种,组织培养技术 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原生质体、细胞、组织、器官等进行培养,以获得具有抗性基因的植物。这种方法对不易经种子繁殖的抗性作物见效快。分子生物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植物基因,创造新的抗源。此项技术已在烟草、番茄、马铃薯和大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病虫害 综合治理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