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土流失简介.ppt
《吉林省水土流失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水土流失简介.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省地区水土流失简介,吉林省概况,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幅员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为邻。管辖长春1个副省级城市、吉林、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7个地级城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是边疆近海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
2、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气候特征,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受季风气候影响,吉林省四季降水量以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45月降水量仅
3、占全年的13%。因此吉林省春旱发生频率很高,尤其西部地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森林资源 吉林省是中国的重要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现为43.2%。现有活立木总蓄量86089万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红松、柞树、水曲柳、黄菠萝等,种类繁多。“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因其树干挺拔、树皮鲜艳、树形娇美而被称作“美人松”,并列入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达43.2%,有各类自然保护区32个,占全省总面积的11.6%,林业年创经济价值220亿元。,11.16%,各地区森林覆盖率状况,7%,14.27%,16.7
4、%,55%,69.13%,83%,62.9%,33.2%,珲春85%,水利资源,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主要江河的上、中游地带。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省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条,分别属于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五大水系。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为500.81万千瓦,有白山、红石、丰满等较大的水电站。松花江是东北的主要大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内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为东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农业区。松花江带来的冲积土形成松辽平原,自吉林省中部延伸向西部,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辽宁
5、的辽河平原相接。,吉林省地貌简介,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主要山脉有长白山、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爷岭、牡丹岭等。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至今仍然可见。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
6、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西部沙丘覆盖平原区。,中部漫川漫岗台地区,中东部低山丘陵区,东部中低山区,按地形地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区,东部中低山区为中山、低山类型。群山之间百溪奔流,河谷狭窄,地面破碎,山坡陡峻,土层浅薄。,各地区特征,中东部低山丘陵区,主要有低山和丘陵组成,低山丘陵又以森林为主,与东部大林海相连,各地区特征,中部漫川漫岗台地区,在低山丘陵之间有着宽广的河谷地,是黑土地
7、的主要分布地区,各地区特征,西部沙丘覆盖平原区:处于半干旱、亚湿润农牧交错地带,是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渡地带。除西北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区是沙丘、沙地覆盖的冲积平原;东北部、中部是广阔的松嫩平原;东南部是黄土台地。,各地区特征,吉林省水土流失现状,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东北黑土区中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吉林省共有较大型的侵蚀沟6万多条。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作土层变薄,地力减退,大量泥沙淤积河道、水库,风力侵蚀使草原和耕地沙化、退化、盐渍化,加剧了洪旱灾害的发生,造成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安全构成
8、严重威胁。据测算,全省平均每年流失土壤1.3亿吨,流失表土层0.36cm,土壤流失速度是成土速度的上百倍,水土流失已成为吉林省的主要环境问题。,2000年吉林省及各地区水土流失状况(单位km2),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截止2000年,单位km2),6871.7,6428,3337.5,1591,4556.1,3607.1,1788.5,2115.5,1224.2,截止2000年底,我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1519.6km2(轻度侵蚀以上面积),占幅员面积16.5%,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575.5km2,占总流失面积的55.8%,风力侵蚀面积13944.1km2,占总流失面积的44.2%。轻度水
9、蚀面积10659.8 km2,占水力侵蚀面积的60.7%,中度水蚀面积5522.5 km2,占31.4%,强度水蚀面积1393.2km2,占7.9%。轻度风力侵蚀面积8993.5km2,占风力侵蚀面积64.5%,中度风力侵蚀面积3120.7km2,占22.4%,强度风力侵蚀面积1829.9km2,占13.2%。,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中科院李志伟等人在2008年根据谢尔福德限制性定律通过对植被、土壤、地形、人口密度和GDP等因素的分析,得出的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将吉林省水土流失可以分为:水土流失极敏感区、水土流失相当敏感区、水土流失敏感区、水土流失较敏感区和水土流失不敏感区。,吉林省
10、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吉林省水土流失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低山区以及东中部的丘陵区,其特点是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量大且集中。土流失极敏感区呈斑块状分布,面积相对较小。,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相当敏感区,在东部地区相当敏感区与极敏感区是呈连续分布的,相当敏感区多分布在极敏感区的外围,其特点是相对极敏感区起伏较小。在中部地区分布很广。,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敏感区分布较广,从东部山区到西部平原均有分布。其特点为东部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在西部多分布在较敏感区的洼地纵横,构成波浪起伏的地貌景观。,叶赫,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较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吉东低山丘陵地
11、区以及西南部冲积平原。,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不敏感区分布在东北部汪清、珲春和延吉等地和西部部分地、东北部地区多山间盆地与狭窄的河谷平原,植被覆盖好。西部地区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湿地、沼泽区,这里地势低平,降水集中且地面排水不畅。,水土流失的类型,依据水利部颁发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技术规程,结合我省的气候、土质、侵蚀和TM影像的特征,全省土壤侵蚀类型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两大类。以梨树的新开城公主岭的杨大城子农安的伏龙泉扶余的王府一线为界,中东部地区以山地、丘陵、台地为主要地貌类型,气候湿润,降雨量大,以水力侵蚀为主;西部为风沙坨甸区,气候干旱,多风少雨,蒸发
12、量大,以风力侵蚀为主(洮南市的北部大兴安岭山前丘陵台地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为主,新开城,杨大城子,伏龙泉,王府,以水为主要营力的水土流失类型,以降水为主要营力的水土流失形式片蚀、细沟状面蚀、鳞片状面蚀、沙砾化面蚀以集中股流营力为主的水土流失形式沟蚀、在白山通化地区还有山洪侵蚀。,吉林省以水为主要营力的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区呈规律性的集中分布于东部中的山地区、中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漫川漫岗台地区,西部沙丘覆盖平原地区有少量的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人为破坏减少,植被生长良好,覆盖度较高,土壤侵蚀强度逐渐降低,土壤侵蚀轻微;在海拔地处,在居民较多、人口密度较大的丘陵、台地和盆地地区,由
13、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根据水蚀的程度,将水蚀区分为微度水蚀区、轻度水蚀区、中度水蚀区和强度水蚀区。,微度水蚀区又称无明显侵蚀区分布于东部山区,这一地区植被覆盖率达到70-80%。轻度水蚀区分布于东部山区的盆地和中部的丘陵上,坡度多在815,受人类活动影响。中度水蚀区集中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区居民点附近的山麓地带和中部漫川漫岗的台地上,多数为开垦的耕地,植被覆盖率很低。强度水蚀区分布于中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漫川漫岗台地区的山前台地上,东部山区盆地周围也有零星的分布,该地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植被严重破坏。中部丘陵台地强度水蚀区地表切割破碎,侵蚀沟发育,切沟,
14、冲沟随处可见,蚕食耕地,形成了“鸡爪”状地貌特征。,风力侵蚀区的分布特征 风力侵蚀集中分布于西部沙丘覆盖平原区,中部漫川漫岗台地区北部边缘也有少量分布,风蚀强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弱。微度风蚀区集中分布白城、松原两市的松嫩平原及一部分松辽平原上。轻度风蚀区集中分布于西部沙丘覆盖平原区、北部的镇赉、洮南、乾安等防护林网等稀疏的干旱区。中度风蚀区集中分布于前郭、长岭、通榆、大安等半固定沙丘沙岗和风蚀耕地上。强度风蚀区集中分布于通榆、长岭至前郭一带弧形垄状半流动沙丘沙岗和以开垦多年的风蚀耕地上。,以风为要营力的水土流失形式:风蚀、风沙流、积沙和流动沙丘,冻融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冻融侵蚀是东北黑土区
15、不可忽视的一种侵蚀类型。东北黑土区的冻融侵蚀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融雪径流侵蚀,二是沟壑冻融侵蚀。黑土区冻融作用是沟壑冻融侵蚀的最初营力,是重力作用的先决条件,而其最终形态往往是重力侵蚀。冻融交替对土壤的稳定性、土壤密度、土壤渗透性、土壤含水量都有极深的影响。冻结引起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往往影响到寒冷地区的土壤流失。,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造成水土流失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人为因素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根本原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是客观条件。,自然因素分析,1)气候:暴雨是土壤侵蚀过程中的动力。风速是形成风蚀的主要动力。2)地形:地形是产生土壤侵蚀的必要条件。全省有近四分之
16、一的面积为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森林覆被率低,草原退化沙化,这又为发生风蚀提供物质和创造了条件。3)土壤:由于底土粘重,透水性差,加之早期侵蚀严重,土层变薄,肥力减退,抗蚀能力明显减弱,遇到降雨,极易发生地表径流,形成水蚀。而风沙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土质松散,易被风吹动,形成风蚀。4)植被:植物覆盖既可保护地表免受雨滴击溅,又可调蓄、涵蓄水分,减缓风速,削弱径流。,人为因素分析,1)陡坡开荒,破坏植被。人为作用导致森林、草原等植被破坏,使雨水、径流、风力直接侵蚀地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2)耕作粗放,重用轻养。农家肥施用量的普遍减少,使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造成土壤板结,透水性差,涵养水分能力弱
17、;大型农业机械减少,限制了农业深翻耕地,造成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蓄渗水能力下降,促进了土壤侵蚀的发展。3)过牧过伐。森林大量成片砍伐后,未及时更新,又未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4)开矿、修路、采石、取土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后,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致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抗风蚀能力差,土壤的沙化程度逐年加剧。5)预防监督力度不够,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破坏速度大于治理速度的现象,致使人为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四平地区简介,四平市位于吉林省南部。东邻辽源市,南接辽宁省铁岭地区,西界内蒙古自治区,北缘白城地区和长春市。北纬4231至4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水土流失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