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工作调查情况报告.doc
《法律援助工作调查情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援助工作调查情况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宜春市法律援助工作调查情况报告法律援助是由国家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法律服务费用,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法律制度。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给予减、免费用的法律帮助。自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该条例,坚持以人为本,为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法律援助事业正呈现出蓬勃兴起与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应当改进提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将法律援助作为改善民生问题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发展法律援助事业,是
2、新时期我们应当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012年7月,我利用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实习的机会,对宜春市的法律援助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的方式以探寻目前人们对于法律援助的了解和认识,利用实习机会了解目前法律援助的落实情况,下面,将调查报告基本情况报告如下:一、调查总体基本情况宜春位于江西与湖南交界处,全市总面积达18669平方千米,总人口达544.46万人,2008年宜春市少儿人口比例占20.64%,老年人口占到了8.17%,农业人口占全市70%,女性比例占全市人口的44.71%,这些人口构成了弱势群体,也是潜在的受援对象,与我市法律援助资源的比例极不协调。(
3、一)法律援助机构和人力资源情况宜春市法律援助中心自2002年成立,目前,全市在乡镇(街道)司法所均已设立法援工作站,共计203个,建站率达100%;在村(居)委会设立联系点2329个,设立率达100%;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诉求,加强与信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在社会团体和相关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67个,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截止到2012年年初,宜春市法律援助机构共有编制51名,实有52人,其中男性38人,女性14人,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的有6人,31-40岁的有21人,41-50岁的有19人,51岁以上的有6人,35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2人为法律专
4、业,28人已通过司法考试,并已取得法律援助律师工作证或实习律师执业证。各法援中心的负责人多数为科班出身,熟悉法律援助业务,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二)近两年内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情况2010年,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302件,完成省厅下达任务数的115,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80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877件、行政法律援助案件45件,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965件,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9898件,完成省厅下达任务数的117,总计为2496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302万。法律援助案件的来源主要是申请,占案件总数的68.6%,指定案件均为刑事案件。受援对象集中在农民
5、、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妇女等弱势群体上,农民受援比例占援助对象的一半以上。刑事案件类型主要是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36.4%;民事案件类型依次占前三位的是婚姻家庭案件、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和交通事故案件,比例为48.1%;行政案件比例极小;执行案件尚未进入我市法律援助范畴。(三)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建设情况2010年我市法援经费均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法援经费共计256.46万,其中人员经费47.69万,基本公用经费14.67万,业务经费194.1万。业务经费中同级财政拨款34.1万,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39万,省级法律援助专项资金103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
6、资金18万。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宜春市的法律援助情况正蓬勃发展,各级机构和相关组织建立编制完善,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长,有效地帮人们挽回了各项经济损失,在刑事案件中帮助当事人最大限度的还原案件真相,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普及法律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我们也在调查中发现了,随着法律援助的日益发展,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二、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衡量法律援助工作宣传效果的标准是“社会认知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社会认知度”较低,弱势群体和社会层面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较低,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大多数困难群众不知道有法律援助,或者知道法律援助,但不知道法律援助是
7、干什么的,不知道申请法律援助也是自己的权利,不知道去哪里请求法律援助,不知道如何去利用法律,人们对于申请法律法律援助的原因认知单一,49.7%的群众认为只有经济困难才能申请法律援助。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54.55%的群众不了解法律援助,26.1%的群众不相信法律能够帮助自己构成了人们不申请法律援助的最主要原因。同样,由于受援人员多为弱势群体,老年人和儿童、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不了解法律援助,维权意识薄弱,一旦发生侵权事件,要么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或者采用极端暴力方式解决问题,造成严重后果。(二)法律援助人力资源力量不足 宜春市常住人口533.2万,其中
8、农村人口358.2万,而全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仅有52人,其中具有执业资格的律师28名,面对广大弱势群体的涉法援助需求,现有工作人员既要从事日常的管理工作,又要对来访的困难群众进行咨询解答和办案,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宜春地区目前共有律师事务所28家,共有律师近200人,社会律师人数占全地区律师的85%,却只承担了极少部分法律援助案件的工作量;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志愿者承办了大部分的案件,但由于其不具备律师资格,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而援助工作站没有专业人员,工作迟迟没有开展起来。全市法律援助人员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的供需矛盾突出,不能做到应援尽援。同时,现有法律援助人员的素质参差
9、不齐,虽然大部分提供援助人员是法学专业毕业,但水平高低不一,调查中有反映个别律师承办的刑事援助案件质量不高,特别是由公诉人出庭,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个别援助律师责任心不强,草草阅卷,准备不充分,辩护质量不高。还有个别律师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愿承担法律援助案件。对于法院的指定辩护案件甚至出现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发言的情况,律师对于承担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三)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较窄。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仅包括民事、行政案件的一小部分和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和辩护。因此,民事案件中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处于弱势的当事人,行政案件中因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行政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援助 工作 调查 情况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