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 学术资料劳动经济关系.doc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 学术资料劳动经济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 学术资料劳动经济关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 西方历史演变 陈大柴 【论文分类】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论文网络来源】/F103 【学刊期数】2004年06期 【论文学报2004年03期第4044页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陈大柴,厦门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内容提要】 从民主化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地加以适时调整,从无序化、放任化转变成有序化、法制化,从利益冲突型转变成利益协调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和比较规范的法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理论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政局的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于从根本上妥善解决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有增无减的劳资纠纷
2、、冲突,稳定协调劳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局的稳定,促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劳资关系/发展趋势/工人参与权 当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对劳资关系相当重视,它们以各种方式,程度不同地介入劳资关系事务,从而使劳资关系问题超出了劳方与资方的范围。任何一种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其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更是如此。劳资关系是一种内容广泛的社会关系,从微观上看,它贯穿于工业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劳资双方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双方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基于不同经济利益的对
3、立统一的关系。自产业革命以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的进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劳资关系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化程度以及劳资双方的实力对比,始终影响和制约着劳资关系的状况与格局,决定着劳资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的内容与特征。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格局和现状,是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纵观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趋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产业革命开始至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自由竞争时期,国家对劳资关系调整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劳资关系从总体上看充满着激烈的阶级对抗和阶级冲突。 18世纪中
4、期兴起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开端。随着机器的出现,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具,现代工厂制度取代了手工作坊,社会生产力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无产阶级得以真正形成。生产生活状况。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千百万手工劳动者被残酷的竞争所排挤,落入破产和失业的行列,形成了庞大的劳动后备军。生产过程中的工人越来越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跟着飞速旋转的机器无休止地劳作。资本家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采用大幅度降低工资,尽量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廉价雇佣童工、女工取代成年男工等最残酷、最原始的剥削方式,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急剧恶化。 面对这种处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爆发了
5、不计其数的工人反抗斗争,他们破坏机器设备、烧毁厂房、怠工罢工、抗议示威等等。但是,由于这些斗争多是自发的、分散的,没有周密的意识到联合起来的必要性,于是在一些行业中便开始陆续出现了最初的工人组织,这就是早期的工会。对于早期的工人组织,雇主进行了激烈的抵制,代表雇主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府则用法律加以限制。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都禁止工人结社、罢工和示威,英国1799年 1800年颁布的结社法和法国1791年颁布的夏勃里埃法就是这类法律的典型代表。当时的政府标榜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保证自由竞争,将劳资关系问题交由劳资双方去处理,官方不予干涉。这种自由放任政策,形成了资方明显处于绝对强势、劳方处于绝对劣势的
6、劳资关系格局,实际上是对雇主的不良行为放任不管,使他们可以任意剥削、压迫工人,而对工人们的反抗斗争则加以各种限制。夏勃里埃法里曾明文规定,在劳资双方发生争议时,雇主的证词永远是正确的。显然,立法的天平是完全偏向雇主一方的。 归纳起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劳资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工资、工时、就业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上。第二,劳工运动总体上处于分散、个别和局部的状态,工人群众有组织的、阶级的和国际范围的联合进程面临着巨大的阻力。第三,在劳资关系中,资方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劳资矛盾多以激烈对抗和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劳资关系呈不稳定状态。第四,国家对劳资关系的调
7、整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在表面自由的背后,立法和政策明显向雇主一方倾斜。 第二阶段,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整从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政策。 工人阶级的斗争和工会运动的发展,没有因为雇主和政府的镇压而停止。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西方国家政府被迫相继废除了禁止结社的法律,各国的工会组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19世纪末,工会在西欧各国已相当普遍,同时,一大批妇女和儿童的残酷剥削等等,成为当时工会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呼声。工人运动力量的增强,使劳资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劳资矛盾和
8、劳资斗争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代表劳工的工会和雇主进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劳资矛盾,陆续在某些国家的某些企业里出现了。一些雇主也开始改变策略,对工人作出一些让步,力图以一种较为和平的方式来处理激烈对抗的劳资关系。 面对这种形势,欧美各国政府逐渐改变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自由放任的劳资关系政策,转而采取建设性干预政策。政府开始对改善工人状况进行国家干预,力求通过建设性干预,避免过于激烈、持续不断的对抗斗争,以协调劳资关系,稳定国家政局。 建设性干预政策,首先体现在立法上。从1802年英国通过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学徒健康和道德法以后,各国相继通过了有关保护妇女和儿童就业、减少工时、以社会
9、援助的形式发放各种津贴和失业补助的一些法律和条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国的工厂立法、劳动保护立法、劳动保险立法、工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大量出台,相应的劳动世界上第一个工会法,1875年又颁布了企业主和工人法,后者允许工人团体与企业主签订契约和合同。到1904年新西兰出现了较规范的集体合同法。从此,集体谈判制度也开始得到西方各国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国家干预在劳资关系领域全面铺开。 保护性劳动立法及其他劳动法律的出现,在工作条件、工资和福利问题上作出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让步,这对于工人经济生活的改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西方国家政府的这些让步,是面临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作出的。它们之所以要
10、作出让步,是因为只有让步才能平息劳资争端,缓和阶级矛盾,从而才能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从经济上看,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相应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待遇,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实际上是既改善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又进一步扩大了消费市场,从而可以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从政治上看,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在劳资关系领域中策略的改变,有利于劳资关系的缓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从而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这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无疑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归纳起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历史发展的第二阶段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劳资矛盾的焦点依然如故,但是矛盾的激烈程度和表现形式
11、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传统的对抗斗争方式以外,经过谈判 再谈判的反复较量,集体谈判制度终于得到了国家法律的承认和雇主的认同,成为解决劳资矛盾的新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二,由于工人罢工斗争的发展和工会组织的广泛建立,导致劳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日趋强大的、有组织的劳工运动,迫使资方及其政府作出让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第三,政府调整和改变了劳资关系政策,从对劳资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政策,大量劳工立法的出现以及相应的劳动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使劳资关系的调整开始向有序化、法制化迈进。 第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时期的劳资关系领域处于一个过渡期,从初期的国家干预向下一阶段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演变 学术资料劳动经济关系 西方 市场经济 国家 劳资关系 历史 演变 学术 资料 劳动 经济 关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