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对现实逃避方式的不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美国“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对现实逃避方式的不同.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目 论美国“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对现实逃避方式的不同 姓名与学号 3070401268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汉语言文学(基地)0701 所在学院 人文学院 目 录 正文3-14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4 Key Words4 一、逃避的方式:“被流放者”和“佛教徒”6-10 二、逃避的程度:从暂时逃避到彻底绝望10-14 参考文献16 任务书17 考核表18 诚信承诺书19 文献综述20-22 开题报告23-26 外文翻译原文27-30 译文31-33 专家评阅意见34 记录表35论美国“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对现实逃避方式
2、的不同 蒋应标摘要:美国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在美国历史上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们经历了从被边缘化到进入主流的蜕变,现今已被大多数的美国人所认可。但是,自两派诞生之初,关于它们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其主要的原因是两派在精神价值追求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体现了美国追求民主、自由的传统以及清教主义和对现实的抗争。这种抗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们对现实的逃避上:两派的作家对现实失望、沮丧、百无聊赖,他们特立独行,远走他乡,试图逃离大多数人的生活,摆脱主流的价值观,以一种不可一世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期望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新秩序的建立添砖加瓦。本文在考察两个流派对现实逃避的过程中,发现
3、他们无论是在逃避的方式、程度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细微而又不容忽视的差异。本文着重从这两派对现实逃避方式的不同入手,结合它们的代表性作品,试图对它们的思想境界和艺术特色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探讨。关键词:“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逃避;反叛Abstract:The “Lost Generation”and the “Beat Generation”have both made profound influences to American history. They both went through a period from the edge to the centre of the A
4、merican literature and now are both accepted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But once born, the arguments about them have kept going on. That is probably because that they hav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ir spiritual struggle and appreciations, both of which represent the tradition of demo
5、cracy, hominism, Puritanism and the rebellion to the reality in America. This kind of rebellion, to a large extent, was displayed as their attitude of escaping from the realityThey were so disappointed, depressed and even lost hopes of life and themselves that they tended to be maverick, try to live
6、 faraway from others and flee away from the mainstream values; their extreme arrogance showed their discontent to the society and they, with their practical actions, tried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social order. Generally speak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escaping from the r
7、eality, several subtle differences, which should never be ignored, could be seen in the pattern, degree and outcome of the two generations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is essay will try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escaping from the reality and make inquiry into this problem clearly.Key Words:“
8、Lost Generation”;“Beat Generation”;Escapism;Rebellion 在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两个文学流派,在产生之初都曾被主流文学视为异端,关于它们的评论毁誉分歧很大,而且在被文学评论界指称和归类后,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颇不以为然,甚至对这种称谓深恶痛绝。但它们后来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人们对那些作者的敬佩和怀念之情也丝毫没有减弱,这两个流派就是“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一个松散的、没有组织和共同纲领的团体,主要流行于二十年代,其名称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
9、因。有一次,她在会见海明威等人时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于是,海明威便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一句题辞,而后“迷悯的一代”就成为这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经历过“一战”带给人们的痛苦,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受到过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在明白现实和真相后,又对自己政府的表现十分失望,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什么希望,所以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垮掉的一代”则是美国的民主传统和麦卡锡主义、人性自由和清教主义、大众文学同学院派文学激烈冲突等的产物,“二战”后开始在美国出现,五六十年代达到高潮。一般认为,这一流派的作家身着奇装异
10、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其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而且他们一度成为美国“地下文学”的代表。到了1955年金斯堡的一声“嚎叫”冲破了当时美国主流文学的高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垮掉”运动同民权运动、反战运动以及其他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猛烈冲击着美国的现存秩序,使美国经历了自南北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垮掉”运动正是这一变革的始作俑者和新精神的先驱,它在争取人民的权利方面功不可没。“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它们在产生之初,都属于当时美国文化的亚文化群,后者更自称是“白种黑人”,可见其与主流文化的格格不入
11、。“迷惘的一代”尽管潮流短暂,其代表作家后期也大多分道扬镳,但其影响不容忽视。“在美国文学史上,这些小说家组成了一个相联系的小说家群体,虽然这些作家当中没有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中的文学巨匠的才华和天赋,但是,根据他们这一代所赋予的使命,他们组成了在美国产生的最优秀的作家群体。” Jeffery Walsh,American War Literature,Macmillan,London,1982,P.8.后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新的“迷惘的一代”以及这些地区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当中包括约翰罗斯所写的日本的“迷惘的一代”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讲述了当时日本青年社会
12、中出现的一种孤独、远离社会、道德价值观下滑的现象。相比较而言,“垮掉的一代”的影响可以说是历久而弥香。在美国当代文化社会史上,“垮掉的一代”分别代表了20世纪爵士音乐兴起的50年代、嬉皮士运动流行的60年代和朋克音乐盛行的70年代,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此外包括人们现在感兴趣的诸如先锋艺术、元小说以及超小说这些门类,也大多受到过巴罗斯、凯鲁亚克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的影响。 本文认为,这两个流派之所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不得不说是和他们独特的抗争方式密切相关。概括而言,他们或避世,或隐世,否定主流,却很少正面对抗。他们在当时为世人不齿,却依旧我行我素。总而论之,他们是采取一种逃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社
13、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抗争。正如金斯堡所说,“Beat是一种逃避,我们是避世的一代” 文楚安著,“垮掉一代”及其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28页。 本文认为,之所以说避世也是一种抗争,是因为这些作家绝非价值观上的虚无主义者,虽然他们很多人口头上都说自己是如此。正如霍尔默斯所说,他们“表达出来的是对价值观念的渴望,而不是对它的仇恨” 同上,第40页。他们的放荡如同他们的参禅一样,都是手段,而非目的。他们的影响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振聋发聩、响彻云霄的,甚至是波及世界范围的,尤其在那些令人感到压抑的地区的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作为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20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曾同
14、英国的“愤怒的青年”文学思潮遥相呼应,并进一步催化了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嬉皮士运动。而在中国,八九十年代,以无主题变奏、你别无选择等作品为标志,宣告了我国“垮掉的一代”的成熟登场。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国的“垮掉的一代”,是指小说里的人物,而不是小说的作者。在当时的文学评论界还有人把王朔称为“中国的凯鲁亚克”,这也间接体现了“垮掉的一代”在中国的影响。 但是本文认为,由于社会背景和精神诉求等方面的不同,这两个文学流派尽管都采取了逃避现实的态度,却在逃避的具体方式、程度和最终结果方面,存在细微却不容忽视的差异。本文以下将详细描述并揭示两者逃避现实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概括分析。一、 逃避的方式
15、:“被流放者”和“佛教徒”“迷惘的一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福克纳、海明威、帕索斯、肯明斯和菲茨杰拉德等。广义的“迷惘的一代”还包括“一战”后在欧洲出现的以反思战争罪行作为创作主题的一批作家。这一部分作家和重要作品有英国作家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英雄之死和德国作家艾利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而海明威则当仁不让地成为“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当然,关于福克纳是否属于“迷惘的一代”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他前期的作品,比如士兵的报酬,带有明显的迷惘的特征。但是后来的作品,包括最有名的喧哗与骚动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我弥留之际,都在探索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以说,福克纳走过的轨迹正是大部分“迷惘的
16、一代”作家走过的创作轨迹。海明威也是如此,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老人与海已不再仅仅执着于反战和颠覆传统价值观的立场。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于“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归属问题没有那么多分歧。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和威廉巴罗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三巨头”。此外还有格雷戈里柯索和尼尔卡萨迪。50年代中期,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肯尼斯雷克斯罗斯、加里施奈德、劳伦斯费尔林希提、迈克尔麦克鲁尔、菲利普沃伦和卢韦尔奇等也加入了“垮掉派”阵营。“三巨头”的代表作,小说在路上、诗歌嚎叫和小说裸体的午餐也因其大胆创新、追求自由和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而被追随者奉为经典。 具体而言,在逃避现实的方式上,“迷惘的一代”和“
17、垮掉的一代”,可以说,一个是向西,一个是向东。 说“迷惘的一代”向西,是指他们在身体上的逃避,他们大多选择到西欧去流浪,而“垮掉的一代”即使有这样的“旅行”,也多是在美国本土进行。在路上这一作品中的主人公索尔和迪恩就是这样,虽然一直在路上,但他们只是在北美广袤的土地上穿梭,并且乐此不疲,最远到达过的只是美国的邻国墨西哥境内。总之,他们没有脱离美式价值观的影响。因此,说“垮掉的一代”向东,是指他们精神上的逃避,在西方传统价值观丢失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东方的禅宗,并希望从中获得新的精神寄托。 回顾在“一战”期间,“迷惘的一代”中的大部分人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历经
18、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自己的国家、社会和人生大失所望。他们充当垄断资产阶级的炮灰,许多人白白地葬送了生命,侥幸活下来的也都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对他们来说,通行的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人生理想等等,全都被战争给摧毁了。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想要逃离。客观地说,美国不限制人民的自由,但它把人民抛向市场。当时的美国大肆推行自由主义,人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而知识分子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当美国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出现裂变、人生信仰发生严重危机时,当时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古老文化传统、现代都市生活和正在蓬勃兴起的现代主义浪潮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年代的美国著名诗人、文学评
19、论家马尔科姆考利曾描述,那时的美国,“在这种商业社会里,青年知识分子们感到自己好像是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一等到有足够的钱购买船票,他们就漂洋过海到欧洲去了。” 马尔科姆考利著,张承谟译,流放者的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第86页。因此,他们这一代也被称为美国文学中“被流放者”,有的人甚至一直客居他乡,终生未归。很难说他们追求的就是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准确而言,“迷惘的一代”追求的是古朴高雅的传统生活方式,但在内心和精神上,他们却渴望得到现代文化的洗礼,这可以说更像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颠覆。所以,“迷惘的一代”从诞生的时刻就开始标榜“反传统”。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就
20、通过主人公亨利的内心独白说道:“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儿,我一听就害臊,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把肉拿来埋掉罢了。” 海明威著,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165页。当梦想破灭,人们对自己、对国家、对整个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迷惘。另一位“迷惘的一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也表现了这一主题。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迷惘的一代”中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到处充满了年轻一代“美国梦”的幻灭。在菲茨杰拉德的处女作人间天堂中展现的是大学生中的“迷惘的一代”。小说如实反映了战争给美国国内风气带来
21、的影响,包括资产阶级传统道德的动摇与年轻一代放荡不羁而又焦躁不安的心情。他们是“崭新的一代”,长大后发现“所有的神都己经死去,所有的战争都已经打完,所有对人类的信念都己经动摇” 史志康著,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第147页。在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对于这个时代的感受,尤其是对上层资产阶级的不满情绪。所以他的描述通常隐含着小人物们深深的对人生的幻灭感。在那个充满梦想的年代里,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一时间成了人们追求实现的新目标。人们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幸福,这或许没错。但是人们却因此抛弃了过去所珍视的各种社会价值,转而
22、把金钱当作了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盖茨比以奢侈的晚会、豪华的别墅和“怪物”般的大轿车作为身份的象征,并企图以此来诱惑昔日情人戴茜,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体现。但是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世象掩盖之下的,却是比以往更深的理想破灭、精神衰败和道德沦丧。戴茜只图自己享乐,玩弄盖茨比的感情,最终只剩盖茨比一人,因为戴茜的自私和过错而不明不白地丧命,成为这个畸形社会的牺牲品。在海明威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主人公杰克巴恩斯也是一个迷惘的代表。他是个美国青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了重伤,失去了性能力,战后旅居法国,却爱上了风流奢侈、渴望幸福的阿施利夫人。他痛苦万分,过着病态的畸形生活,没有理想,没有光明
23、。和大多数人一样,回顾过去他感到一片漆黑,展望未来看到的却是满天阴霾,因而只能在昏暗中沉浮,在绝望中挣扎。海明威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别具匠心之处在于,巴恩斯是一个放荡的美国青年,但他又高于其他放荡的年轻人,这使得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精神、道德、生理压抑的状态中仍然在追寻着生存的法则。小说的一开头,巴恩斯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去找一个妓女,并同她发生的一段对话颇能说明他的迷惘:“你不喜欢巴黎?”“是的。”“那你为什么不到别的地方去?”“没别的地方可去。” 海明威著,赵静男译,太阳照常升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第16页。小说接着写道:珀诺是一种仿苦艾酒的浅绿色饮料。一兑水就变成乳白色。味道像甘草,颇
24、能提神,但是过后会使你浑身无力 同上。这或许就是海明威一直推崇的“冰山原则”的写作手法,只写出八分之一,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留给读者去想象。不难想象,珀诺酒就象征一种生活,一种在巴黎的生活,可以使你短暂地提神,过后却是更久的浑身无力、没有目标。相比较而言,“垮掉的一代”似乎更习惯于虚无。他们并不以此为耻,并且希望通过极端的虚无主义来对抗生存危机。为此他们找到了东方的禅宗,希望从“五蕴皆空”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体味人性的本真。“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凯鲁亚克、金斯堡和加里斯奈德等在50年代就开始去东方游历,修行禅定,静坐默想,以求得精神解脱。金斯堡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他本人来过中国,并产生了奇
25、妙的感觉。他这样描述在中国的感受,“我吓得发抖,不知道在中国该说些什么才好” 文楚安著,“垮掉一代”及其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49页。释迦牟尼从山上走下这首诗就是金斯堡对道家、禅宗,乃至存在主义哲学所关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感悟,他意识到人属于自然,但却无法驾驭自然: 他万念皆无 如同一个神灵 谦恭是超越 在这个实实在在的人世。 同上,第52页。在东方禅宗哲学中,所谓“恶”并不是“好”或“善”的反面,而是自然人性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这种思想观点也得到有着“垮掉的一代之王”之称的凯鲁亚克的同意,他认为上帝无处不在,但又似乎难以捉摸。因此,现实的存在只不过是一个虚幻。佛教的“空幻”说
26、由此颇能引起他的共鸣。他指出人的所有欲望并不是“恶”的象征,只是人性的流露。在他看来,西方传统宗教的“人性原罪”说这一道德二元论同大乘佛教、禅宗,尤其是老庄哲学“天地与我重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些思想都是对立的,因此一切人的思想和行为应顺应自然,不应刻意强求。从这点上来说,在逃避现实的方式上,“垮掉的一代”虽然表现得更为虚无,但比起“迷惘的一代”来,无疑他们有着更为明确的精神诉求。但是,仅此就说“垮掉的一代”,其逃避现实的方式比“迷惘的一代”更高明,这是不够准确的,只能说两者处于不同的文化发展时期,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从他们的精神逃避轨迹中,我们也能更好地看出东西方文化的互相交流,以及
27、取长补短的过程,由此对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也应该有更客观和清醒的认识。二、 逃避的程度:从暂时逃避到彻底绝望反思从“一战”到“二战”,从“热战”到“冷战”,不难看出,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剧烈躁动着的是美国人日益加剧的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概括而言,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作家经历了从充满理想到理想幻灭再到重新寻找价值观的过程,他们最终有没有找到追求的目标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他们在迷惘中始终力图保持自己的尊严,希望重建一种价值观,因而他们选择的只是暂时性的逃避,人们从中还能看到希望,只是他们始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便一直处于迷惘中。这一点从“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后期的转型中就可见端倪。与此同时,
28、他们造就的虽是短暂的潮流,却是长期的影响。因此,这一文学流派被主流价值观接受所需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海明威说过,“世界杀死最善良的人,最和气的人,最有勇气的人。” 杰夫里迈耶斯著,海明威传,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第232页正因如此,他选择了暂时地逃避。在海明威参战归来后,据他的亲属回忆,他不想找工作,不想上大学,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太阳照常升起中巴恩斯苦苦追求的勃莱特(阿施利夫人)说出了“迷惘的一代”的心声,“在这种地方谁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海明威著,赵静男译,太阳照常升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第4页。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开头,对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四到第七节的
29、引用也颇耐人寻味: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同上,第1页正是本着这样的创作原则,海明威十分含糊又耐人寻味地诠释着小说的主题。巴恩斯从哪里来,小说没有仔细交代,他要到哪里去,即使读完整部小说我们仍然不得而知,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小说的通篇都流露出主人公的惆怅和迷惘之情,即使到了结尾处也丝毫没有减弱:“哎,杰克(巴恩斯),”勃莱特说,“我们要能在一起该多好。”“是啊”,我说,“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 同上,第270页以一段对话结尾,而且是这么不清不楚的
30、对话,确实给读者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巴恩斯也好,勃莱特也好,都是人生角斗场上的失败者。他们虽然不是逆来顺受的“小人物”,而是有着坚强的意志,不抱怨生活对他们的残酷无情。但是他们都只相信自己,只依靠自己来进行孤军奋战。他们对现实的反抗是畸形的,与其说是反抗,更像是在逃避。他们不去追究造成自己不幸的社会根源,更不去寻找消灭这种不幸的正确途径,只是凭着本能,凭着直觉和经验同残酷的现实相抗衡,或是把优美宁静的大自然当成精神避难所,或是在酒精的麻醉和爱情的虚幻中寻求精神解脱,或是在节日狂欢和观看斗牛中求得精神刺激用来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但是,逃避毕竟只是暂时的。对“迷惘的一代”深有研究的马尔科姆考利
31、认为,他们这种对于主流价值观的敌对态度来自欧洲文学的熏陶:“我们在亨利赖伊科洛夫特的日记中发现一个我们完全同意的意见。我从来没有学会把自己当作是社会的一员。对我来说,一直存在两个实体自己和世界而这两者之间通常是敌对关系。” 马尔科姆考利著,张承谟译,流放者的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第17页但是,当美国文学蓬勃发展,不断提出新理念并最终超越传统欧洲文学成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潮流的引领者之后,“迷惘的一代”的这种对先进欧洲文化的依赖感也大大削弱了。考利甚至把二十年代的美国文学与爱默生时代的新英格兰文学繁荣相提并论,称之为“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并对欧洲文化与文学产
32、生了有力的冲击。据他在流放者的归来后的附录中的不完全统计,生于1891一1905间的“迷惘的一代”青年中,到1942年已经有236人入选美国文化名人字典。与此同时,“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超过了美国文学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期。他们借鉴了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现代主义手法,在思想意识上受到欧洲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同时继承了马克吐温、惠特曼和豪威尔斯的民主主义传统和美国人独有的探索精神,拓展了小说创作题材的范围。正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美国文学开始了赶超欧洲的步伐。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但是对于“垮掉的一代”,尤其是对其代表人物凯鲁亚克等人的看法
33、,从“二战”以来,就一直是检验美国文学气氛或政治社会话语的一块试金石,美国学者狄克斯坦批判地指出,“只有麻木不仁的50年代,由于恪守繁文缛节和政治上安于现状,才会视“垮掉”运动为一种全社会或学术意义的遁世文化。” 莫里斯狄克斯坦著,方晓光译,伊甸园之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第12页。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这一派和自己所处社会发生的彻底的决裂。到了五、六十年代,随着美国社会体制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绝望情绪也开始加剧,到了“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他们从一开始就冷面世界,不对任何事物抱有期望;他们解构一切权威,但并不力图构建自己的道德准则,只是力求与主流相异,仅此而已。凯鲁亚克就曾说过,在路上中除
34、了我自己的困惑,可以说一无所有。有学者评价,“垮掉的一代”的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流派的生存环境,特别是精神环境面临的危机,比起“迷惘的一代”来说更为恶劣和严峻。而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 同上,第23页。至于在艺术上,据雷克思罗斯在离异:“垮掉的一代”的艺术(1957)中宣称,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从这点而言,这两派在对现实逃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程度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难看出,“迷惘的一代”经过“一战”的洗礼,经历了从满怀希望到希望破灭的渐变过程,在一般人眼里,相对来说心智
35、成熟且正常一些。而“垮掉的一代”虽然没有参加过“二战”,但他们的境遇似乎更令人感到绝望,因为他们一开始就要面临一个毫无希望、令人窒息的世界,为了生存而努力喘息。金斯堡曾这样说,“我们全都在出生之前,亲身体验过什么是死亡。” 文楚安著,“垮掉一代”及其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77页。在解释其成名作为何取名为嚎叫时,他说,我写诗的灵感来源于拉丁文“spiritus”,也就是呼吸,我想自由畅快地呼吸。的确,金斯堡的“嚎叫”也是一种呼吸,一种歇斯底里的灵魂的呼吸。正因如此,他的嚎叫,同惠特曼的自我之歌、艾略特的荒原和庞德的诗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20世纪美国诗歌的经典之作。概括而言,“
36、垮掉的一代”比他们的前辈表现出更加冲动和激进的姿态。他们就像一群长不大的孩子,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正如有的学者评价的,“这一代人显然缺少迷惘的一代具有象征性的那种一切已被剥夺、一切已丧失殆尽的神态。他们本来就是在这种情势下长大的,对这些东西已不再有任何兴趣。他们只醉心于寻欢作乐,他们并不想阐述一番大道理。” 同上,第7页。在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主人公“我”(索尔)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作品这样描述他的内心活动: 但是我不介意,我们(和迪恩,另一主人公)相处得很好既不互相讨好,也不互相干扰。我们相互鼓励着,就像一对伤心的朋友。 杰克凯鲁亚克著,王永年译,在路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0页
37、。 我感到一阵难过,每当我爱上一位姑娘,而她在这个世界上又正好与我背道而驰时,我总有这种感觉。 同上,第103页。可以说,“垮掉的一代”在大部分的时候,他们的行动,他们与人的相处,他们的生活,很难说有目的性可言。因为彻底绝望,所以他们得过且过。他们的举动,在常人看来,总是充满了疯狂。但正如迪恩所说的,“因为疯狂而生活,因为疯狂而口若悬河,也唯有疯狂才能拯救自己。” 同上,第26页。当然,这也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垮掉的一代”所面临的彻底绝望造就了他们彻底的反抗。或者说,他们把不作为视为最大的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认为,“二战”后的社会完全压抑了人的本性,他们不能像“迷惘的一代”那样,摆出与己无
38、关的姿态,陶醉于个人的小世界之中。与其说他们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倒不如说他们在以特异独行和超然独立的行为引起社会和大众的关注,而且是广泛而长久的注意,从而以此表达自己对主流权威的抵抗。正像流派的名称“垮掉的”最初所显示的意义那样,这是一种亢奋而精疲力竭的状态。不管是衣着、毒品、同性恋行为,还是敢为人先的大胆写作,“垮掉的一代”的特立独行进行着。套用在路上中的一句经典名言来说,“因为我很贫穷,所以我拥有一切” 同上,第60页。贫穷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根本不值得为此发愁,甚至感到可耻。在比较这两派的区别时,西方学者曾经指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于后者所具有的那种,即使是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情势
39、下,甚至在面对死神时,也仍然不改初衷并决意行动的意志”。因此,他们展示的是在“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层面上,在每一方面的这种堪称绝妙之至的对于信念的渴望和追求”。 Gilbert Millstein,“Review of On the Road,”New York Times,1957.9.5.这当然是很高的一种评价,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特立独行往往会产生开时代之风的效果,更何况是一种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特立独行。此外,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精神财产方面,也许白人并不比黑人富裕。四、五十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仍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垮掉的一代”的作品,比如在路上表达的一种对白人(实际上是
40、白人统治者)优越性的鞭挞以及种族平等的呐喊无疑是进步的,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借用伊甸园之门中的话说,“不给青年一代成长余地的社会现实就显得荒诞而无意义,他们是在以实际行动对一个有组织的体制进行批判,而这种批判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莫里斯狄克斯坦著,方晓光译,伊甸园之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第77页。只是,支持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去仿效,或者说,在它还作为一种“反主流文化”而存在的时候,不可能去仿效。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垮掉的一代”反抗的彻底性和在民众中的深远影响。1974年,金斯堡因诗集美国的衰落获美国全国图书奖,并入选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因而逐渐为学院派所认同。时至今日
41、,在路上已经能够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并列为美国的经典作品,被视为探索个人自由的主题和拷问“美国梦”承诺的小说。可以说,相比起“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为大众所接受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考验的,并且今天仍在继续进行中,包括在中国,更多的人开始了解他们,喜欢、悼念并继承他们。综上所述,在逃避现实的过程中,“迷惘的一代”和“垮掉一代”这两派在追求方向和斗争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迷惘的一代”没有十分迫切的精神诉求,斗争的强度和时间都不及“垮掉的一代”。而“垮掉的一代”目标一致,态度鲜明,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换句话而言,人们似乎看到“迷
42、惘的一代”在抗争,但他们更像是在逃避;人们也似乎看到了“垮掉的一代”在逃避,但他们实际上却是在抗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国与国之间,即使是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范畴,也有很多可以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不能说类似的问题只会在美国一国出现。回顾美国“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在某些方面也显得很浮躁。经济发展了,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日益空虚。当前的中国人普遍缺乏主流的价值观,这种社会精神现象某种程度上类似二战后的美国。可以说,“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浮躁现象,与当前一部分中国年
43、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现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有着某些可比之处。对于美国人来说,二十世纪是一个物质富庶与精神贫乏、理性与反理性相扭结的时代。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二十一世纪才是这样一个时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来迎接这样一个时代到来,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我们中国人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认真研究。 本文认为,这两个文学流派,不管逃避现实的方式有何不同,但就逃避本身来说,是不对的。它们的文学存在,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隐藏在那些逃避的表象之下的是其对现实不公的矢志不渝的抗争。我们认为,如果这种精神泯灭了,他们的逃避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无论是采用“迷惘的一
44、代”的流放自我的方式,还是采用“垮掉的一代”的自暴自弃的方式都不是可取的。开放的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其中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如何趋利避害,防止出现中国式的“迷惘的一代”甚至是“垮掉的一代”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参考文献:太阳照常升起M赵静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吴元迈美国文学简史(下)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杨锋兵 孙雪雷.寒山诗被“垮掉的一代”所接受之原因探赜以加里斯奈德英译本为例J:社会科学
45、论坛。2010.3虞建华.“迷惘的一代作家自我流放原因再探J:外国文学研究。2004.1曹喜梅.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迷惘一代”J. 时代文学。2009.1肖娜.时代的叛逆者“迷惘的一代”与“垮掉的一代”之比较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艾伦金斯伯格:金斯伯格诗选M.文楚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马尔科姆考利:流放者的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M.张承谟译,北京:外研社。1986美吉尔伯特米尔斯坦. 评在路上(Review of On the Road)J . 纽约时报, 1957-09-15.MillerHenry. Preface to the Subterraneans, by Jack Kerouac. New York: Grove Press.1958.CowleyMalcolm. A Second Flowering: Works and Day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1973.JohnWAldridge. After the Lost Generation: A Cri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