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 美国史专题研究 开课时间 2010年3月 学院 人文学院 学科专业 世界史 学号 2009210566 姓名 罗金平 学位类别 普 硕 任课教师 赵志辉 交稿日期 2010年5月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一、 萌芽与建立2、 美国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2、 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争论3、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4二、 扩大与发展5、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5、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原因7、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的困境8三、 收缩与调整8、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扩张到收缩的转变8、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调整9
2、四、 现状及未来10、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10、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之路11五、结语12 陈蒙蒙: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摘要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70多年的历史里,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改革的过程。相较于西欧诸国,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较晚,但发展迅速。这是因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其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深受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新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历届政府都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和政策。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改革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
3、远的影响。关键词美国社会保障阶段发展 改革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产生虽较晚于西欧诸国,但随着美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其发展速度超常。如今,不论就其社会保障的立法这类,还是就其保障的范围与程度而言,“均达到了美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增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之后,此后随着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改革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而影响其发展和改革的原因不仅有美国政党的政策需要,也有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初期就深受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在其发展到比较稳定的阶段又受到集体主义以及新保守主
4、义的影响。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巨大危机时,其又受到克林顿政府的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进而推动了其更大程度的改革。而在奥巴马执政的当下,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着更大程度的改革。一、 萌芽与建立 美国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美国,无论是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前的殖民地时期,还是在美国建国到南北内战结束的时期,或者是在美国从开始到完成近代工业化的整个时期,都没有真正确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美国还不像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这个时候美国还是有其“社会保障”的,只不过此时的“社会保障”基本还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个人行为
5、和社区公共援助之上,还没有普遍化和制度化。从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初,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所沿用的是17世纪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可以说在殖民地阶段北美诸州便有了社会保障的萌芽,正是这些初期的济贫政策一步步发展为以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因受英国济贫法的影响,北美最早出现的是济贫性质的私人慈善机构。这样的济贫所最早出现在纽约,随后出现在波士顿。私人慈善组织主要通过捐税、捐赠、遗赠及其他形式提供慈善基金,向需要救助的穷人提供现金及食品衣服居住条件。当时殖民地政府不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而是通过纳税人缴纳济贫基金,实施有限的慈善救济。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内战这个时期是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人口
6、急速增长,国土面积扩张。1787年的美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写明要“促进公共福利”,第一条第八款则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税金”以“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但是随着资产阶级自由放任哲学的兴起,影响了人们对于贫困原因的思维方式。大多人虽然不反对援助穷人,但是认为不应通过公共援助而应通过私人援助。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 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钱满素:美国文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45页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点:一是保障范围小
7、,保障水平底,而且一般带有惩罚性。二是主要依靠民间力量,政府参与程度很低。所以,“当时的公共帮助被严格地限制在收容所、救济院等机构里”。 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从传统的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美国工业迅速增长,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最大的工业国。但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来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难以避免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少数民族居民大多贫困不堪,黑人地位低下,与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弱势群体老人、妇女、儿童的处境日益艰难;等等。这一
8、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某些社会批评家开始要求政府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在这些社会批评家的带领下,当时的美国出现了许多希望美国进行变革的改革团体,这些改革团体结成了一个进步派联合组织,在美国形成了一个被称为“进步运动”的改革,试图在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改革的各种努力。他们主张扩大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以此来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因此,这个阶段,美国的地方政府就成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推动力。由于此时的美国已经具备了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都由地方政府先后颁布:1902年马里兰州通过了雇员工伤补偿法;1908年颁布了第一个帮助盲
9、人的地方性法案;1911年密苏里州通过了第一批抚恤金法令。虽然美国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加强。但是,保守派依然坚持认为政府应该做好“守夜人”的角色,不应该对大企业施加控制。所以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水平还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也与其实际的经济发展不相符。但美国社会保障思想已然萌芽并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促使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向前发展。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争论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保障思想长期存在却又始终未曾制度化,这是因为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美国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论。虽然支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一直存在,但美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由放任
10、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们相信“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比有意安排的更好,每个人追逐私利的结果最终将有益于全社会。”特别是在内战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流行的哲学,这个时期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的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学说对美国思想界影响很大。他坚决的反对一切旨在救济穷人的社会福利方案,因为他认为“穷人都是不适于生存的人,都应该淘汰。”美国社会大多人们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被平等的提供了机会,因此如果一个人贫困那不是社会的责任而是其自身的懒惰造成的。美国人更多的接受的是公共救助会使穷人变得更为贫困,社会不能因为个人的软弱而负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宾塞的学说很容易被企业资本家所接受,这为他们的经济
11、地位提供很好的辩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利益集团在阻碍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对他们 樊亢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5页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753页 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而言是不利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20世纪初“进步运动”所掀起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经过20年代繁荣时期的短暂间歇,到了30年代大危机时,这种要求建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更为高涨。1929年1
12、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期间,美国工业生产水平下降了一半以上,失业人数从400万上升到1200万,全国国民收入从810亿降到490亿,劳工平均工资下降40%,农场主的收入也减少了一半以上。但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也改变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落后局面。由于失业人口的剧增,对政府和民间的救济的需求空前增加。“直接接受紧急援助和依靠政府救济的人数上升到190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15%,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饥饿者队伍。”但是领取救济的人越来越多,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却仍然不愿意从国库中拨款补助。因为胡佛对自由放任思想的深信不疑,因此他坚持要把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控制在最低限
13、度,同时认为保证预算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需条件。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要求救济的人数倍增,另一方面又使救济金的来源陷于枯竭。”的局面,到了1932年,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好用殆尽,无法再对救济机构提供援助。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原先主张失业救济应由地方政府和私人组织来解决的工商业态度开始发生改变。同时大危机击碎了市场经济中的自我负责观念,强烈的震撼了美国社会制度的根基,美国人原先所坚信的个人应对自己命运负责的观念被记得粉碎。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和依赖也在这次危机中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同时,经济危机也使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完全依靠市场的作用,不可能在非常时期对人们提供充分的保护和保障。就
14、这样,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由此形成的强大社会舆论,使传统的保守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再难以使人信服,加速社会保障立法成为美国政府的迫切目标。可以说,“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当做全国性问题提到了联邦政府的议事日程。”到1935年要求改革社会保障的各种社会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使罗斯福政府做出了重要的抉择。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932年美国大选,失去民心的胡佛落败,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他于1933年入主白宫,开始推行“新政”。与胡佛政府不同的是,罗斯福主张对美国的经济进行一些重大的改革,以防止产生经济大危机的条件重新出现。而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15、罗斯福政府在推行“新政”的同时,也开始实施了一些社会救济措施:1933年颁布了民间护林保土队救济法;1934年颁布了铁路职工退休法;1935年颁布了瓦格纳克罗塞铁路职工退休法。当然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就是1935年8月14日通过的社会保障法。其内容“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社会保障法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保障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并通过政府福利开支的干预和调整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一法案的颁布在当时社会各界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其次表现为它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基础,开创了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在美国的社会保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此
16、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和调整。以社会保障法及其修正案为契机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涉及就业和失业社会保障,老年保障,健康医疗保障,教育福利保障,住房福利保障,退伍军人福利保障,及其他公共援助,妇幼及残疾福利保障等。这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虽有特定阶级和集团属性,但在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与社会结构和社会集团的变动和影响等重大问题上有着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如权利与义务,效率与公正,丰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裕与贫困,发展与稳定,政府与社会等
17、。该法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了基本框架,开创了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 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现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受经验所限,美国政府在实施保障制度的实际过程中暴露了许多的问题。例如社会保障的对象已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又如1935年的救济大多只是临时性帮助,而不是一个长久的政策性措施。与此同时,共和党频频向罗斯福发难。由于共和党在法院占有优势,而罗斯福的新法都必须经由他们来最终裁判。不管在最高法院是这样的情形,实际的联邦地方法院审理讼案的人,也大多数是为共和党效劳的。他们与产业界的巨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盟,为资本家充当喉舌。这样,罗斯福执政还不到三年,“各
18、下级联邦法院已有一百多位法官发出大约一千六百个指令,禁止施行新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以六对三票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反宪法,进而又废止了证券和交易所法。跟着这些保守派的法官又推翻了格菲斯奈德煤矿法和城市破产法。如果按照这样下去,全部的新法,包括社会保险法和瓦格纳法也大有被宣布作废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形下,罗斯福只能尽力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了。此时美国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国库依旧亏空,失业的美国人还有700万左右,而就算政府苦心设计的援救办法,也这样被法院判为违宪。此时美国迎来了1936年的总统选举,罗斯福最终再次当选。进而他的民主党在国会中取得了优势,最高法院在当时的情形下也慢慢的缓和的态度。1
19、937年3月29,“最高法院撤销了禁止规定女工童工最低工资的原判,跟着确认瓦格纳法有效”而让罗斯福政府欣慰的是随后最高法院宣布社会保险法也有效。这样罗斯福就有了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初步完善的时间:1937年罗斯福成立了社会保障顾问委员会;1939年对社会保障法进行了修改完善;1939年6月建立了联邦贷款机构和联邦工作机构。这一系列修正都充分反映了政府的意志和广大民众的愿望,为美国的社会保障前景确立了发展的方向。美国政府在实行“新政”时,扩大了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为个人和国家的福利承担了一定的责任,美国民众受到了鼓舞,恢复了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信心。总的来说,罗斯福任期内实行的一系列立法行动和措施的
20、推行,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二、 扩大与发展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二战后此后直到70年代,虽然是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交替执政,但美国历届政府基本都是在罗斯福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一、杜鲁门时期主要是继续强化和完善罗斯福新政时期中开创的社会福利制度政策。二战后,罗斯福留给杜鲁门的是一个取得了胜利的美国,但同时美国面临把庞大的战时生产转为平时生产的难题。为防止大萧条的重现,杜鲁门从四个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继续强调政府对就业的干预思想,签署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令表达了政府在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方面的责任。”同时,杜鲁门政府还推进
21、工人就业收入的保障,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工人工资的翻。2、扩大社会保障法的实施范围,于1950年出台了社会保障法修正案。3、针对二战后美国面临的住房保障危机,制定了相应的住房政策。于 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6页彭永春:从相互依靠到“集体帐篷”美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演变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1期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757页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63页德瑞克 李波厄特:五十年伤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0088年版,第324页1949年签署了1949年住房法令,它为清理城
22、市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了大笔的贷款和援助。4、还有一个大的发展就是提出了医疗健康保障这一目标。杜鲁门就医疗保障先后签署了希尔伯顿法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法令、全国心脏病研究法案和全国牙科研究法令。“这些建议和法令构成了杜鲁门公平施政纲领的一部分。”二、艾森豪威尔的八年任期内,美国社会保障在调整中继续发展。“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之后,人们普遍担心新总统以及共和党占统治地位的国会对社会保障将持否定态度。”但艾森豪威尔虽然是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当上的总统,但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保守主义者。他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又强调地方和私人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艾森豪威尔在竞选中说国民健康保险是社
23、会主义的医疗,但是在就任总统后,他以折衷主义的姿态推行罗斯福新政以来的社会保障政策。这跟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不无关系,1956年他在大选中说道“我们要达到我们坚定的目标,使每个人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潜力,惟一的办法是不屈不挠追随我们先辈提出的途径中间道路。”社会福利在此时为广大的民众所推崇,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继续推行原先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他任期内签署和通过一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法案:如1954年的扩大希尔伯顿法案、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60年通过的建立公共卫生学校法。艾森豪威尔政府在社会保障上最大的贡献应属对老年遗族残疾保障体制的发展。在这个方面,艾森豪威尔签署了一系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美国 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