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快速处理程序的改革与立法发展.doc
《案件快速处理程序的改革与立法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件快速处理程序的改革与立法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案件快速处理程序的改革与立法发展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内容提要: 1996年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刑事简易程序在实践运行中逐渐出现适用率低、适用案件范围窄、程序启动手续繁琐、公诉人不出庭影响诉讼职能等问题,难以实现其“分流案件,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对此,检察机关进行了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刑事公诉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以及刑事二审简易审等改革探索。本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吸纳了检察改革的有益经验,更好地配置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诉讼效率。由于犯罪案件迅猛增加,国家有限的司法资源同繁重的案件负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诉讼拖延或积案已成为各国诉讼的常态,但“迟延诉讼或积案实际
2、上等于拒绝审判。因此,迅速地审判一直被当作诉讼制度的理想”。1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司法资源以减少积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基本框架下,以快速处理案件为目的的特殊程序以简易程序2为代表。而随着检察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程序简化审程序和刑事二审简易审亦在合理利用司法资源的大背景下产生,成为快速处理案件的另两种特殊程序。一、简易程序的沿革及适用问题(一)简易程序的沿革31. 1979 年刑诉法立法之外——严打中的“速决程序”。1979 年刑事诉讼法并未设置简易程序,所有案件均应依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在 1
3、983 年严打过程中,为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形成了“速决程序”(又称“严打程序”、“从重从快程序”),4有学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刑事简易程序”。5但这种简化诉讼环节的“速决程序”往往针对一些重大、复杂的刑事案件,一些轻微、简单的刑事案件仍然适用较为复杂的普通程序。这导致程序适用出现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 1979 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2. 1996 年
4、刑诉法的 6 个条文——初创“简易程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刑事案件数量呈增多趋势,而司法机关传统的办案模式和办案力量已不足以应对和消化,刑事案件积压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诉讼效率,节省司法资源,我国在 1996 年修订刑事诉讼法时结合国外立法经验,确立了简易程序,同时废止了实施十余年的“速决程序”。该法用 6 个条文明确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以及审理期限等内容。与“速决程序”相比,简易程序使我国刑事司法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并兼顾了刑事诉讼的效率和公正,克服了对效率的畸形追求。与普通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件 快速 处理 程序 改革 立法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