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综述.doc
《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综述.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 目: 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综述 姓 名: 易凡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法学 班 级: 法学41班 学 号: 2264123 指导教师: 孙永军 职称: 讲师 2007年6月5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综述人文学院法学专业学生 易 凡指导教师 孙永军摘要: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事实劳动关系问题就一直是劳动法学者讨论的热点。近年来,伴随国家和社会对农民工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讨论更是越来越激热烈,研究的理论层次也越来越深。文章从事实劳动关系的起源、内涵、认定和效力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综述和简单评析,以便于我们了解事实劳动
2、关系问题研究的现状,展现事实劳动关系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司法实践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解决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最佳途径。关键词:事实劳动关系;实际履行原则;研究现状The fact work relations question research summary in ChinaStudent major in law Yi FanTutor Sun YongjunAbstract : Since 1995, the Labor Law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cts on the issue of labor relations has been th
3、e labor law were a hot topic of discussion. In recent years, accompanied by state and social problems of migrant workers to a higher level of, the facts of labor relations discussions are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cited warm, and the study theoretical level also increasing. From the facts of lab
4、or relations origin, content, and effectiveness identified several areas for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simple assessment, so that we understand the facts of labor relations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the status quo, Facts show Labor Relations Research and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value of judicia
5、l practice, and on this basis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 facts of labor relations the best way. Key words : the Fact Work Relations; the Principle of Actual Fulfills; the Research Actuality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争议处理和工伤认定工作中经常被用到的概念,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条第一次在立法中使用了“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而工伤保险条例在第18条、第61条规定了“劳动关系包括事实
6、劳动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事实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存在的作用。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则从法律层面上肯定了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事实劳动关系的提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劳动法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执法失据问题,但其对于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劳动争议案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本文力求能从广角度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一次简单地梳理,并对事实劳动关系研究状况作个简单地分析,以便于我们在研究事实劳动关系问题过程中能更加清楚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一、 事实劳动关系的起源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4年产生的“事实契约关系”理论。当时
7、的德国学者豪普特(Hunter Haupt)发表了一篇名为论事实上的契约关系的学术论文,提出了“契约关系在一定情况下可因事实过程而成立,不必过问当事人的意思”的观点。2虽然这一观点遭到主流学派的反对,但是也引发了一场绵延至今的关于事实上之契约的争论,并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劳动法学的研究。我国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海。1987年上海总工会劳动工资部编写的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一书第一次将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运用到学术领域,后来的许多学术著作陆续引用和涉及这一概念以期解决新经济形势下产生的一些劳动争议问题。1992年,事实劳动关系以法律术语的形式出现在劳动部门规章当中,不过规定了事实劳动关系不
8、符合法律的规定,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此后,事实劳动关系的外延有了明显的扩大,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未签订劳动合同、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到其他单位工作等都被称作事实劳动关系。尤其是在审理一些劳动争议的案件中,为了确认劳动关系的性质,而经常使用它。“事实劳动关系”的出现在审理一些劳动争议时,可以找到一个确切的说法,使一些劳动争议得以顺利解决,与此同时,它的出现也给劳动争议的解决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在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对事实劳动关系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研究的理论层次也越来越深。二 、事实劳动关系的内涵新的劳动关系主体的不断涌现使得事实劳动关系得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因而,我国理论界对事实劳动关系尚无一
9、个公认的准确的定义,各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赋予了事实劳动关系以不同的内涵。笔者在对各学者所定义的事实劳动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类:1事实状态说。该学说以为,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原劳动关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状态。 即以劳动关系事实状态的存在为确立事实劳动关系的依据。3 2丛属关系说。吕秀辉先生认为,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从属性劳动、但不符合劳动合同成立的法定要件的劳动力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只要用人单位使用了劳动者劳动力就构成了事实劳动关系。4有的学者还将此学说进一步深化,提出了事实劳动关
10、系是指单位和公民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公民在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单位向其支付劳动报酬而形成的关系。即在事实劳动关系中,单位有可能并不具备用人单位的资格,公民也有可能不具备劳动者的资格。53实际履行说。该学说认为,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按照法律规定鉴定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其前提要件是:劳动者已经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获得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受到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等。64合同要件说。事实劳动关系是相对于由劳动合同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的,指的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原劳动关
11、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劳动关系的状态。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既包括有口头合同的真实存在的劳动过程,又包括无口头合同或无法举证证明的真实存在的事实劳动过程。7三、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因其本身适用的普遍性导致了其认定的复杂性。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所宣称的事实劳动关系主要有四种:(1) 由无书面形式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目前只认可了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徐向暹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缺少任何一条必备条款的劳动合同均应视为无效”,正是基于劳动法对书面形式要件的严格规定,才导致了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的产生。8随着事实劳动关系研究的深入,更多学
12、者开始意识到,“书面合同形式不是事实劳动关系成立的实质要件。如果书面形式仅具有证据效力,不影响合同的生效或成立”。9为了弥补劳动法关于书面形式要件规定的不足,我国劳动部1995年8月4日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二条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本法。”这意味着只要劳动关系的双方事实上已经形成,就受到我国劳动法的保护,也就是说双方的劳动关系依法成立。如此,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去认定劳动关系的事实形成呢?”。法律本身的不明确性导致了该类事实劳动关
13、系得不到有效的保护。(2) 因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产生的事实劳动关系按照我国传统的民法理论,无效合同是指不符合或违反法律的要求,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我国劳动法沿用民法理论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签订的劳动合同”确定为无效合同,又规定“无效劳动合同自始至终无效”。董保华认为,由劳动合同确立的劳动关系兼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性质,劳动者已经提供的劳动力是无法返还的。我国劳动法搬照民法规定已经引起法律条款之间的矛盾和实际工作的混乱。对于这种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按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 ,可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
14、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二是如果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是因为用人单位所致,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则劳动者可以获得赔偿。(3) 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签导致的事实劳动关系在一些文献中,通常将此类事实劳动关系与第一种欠缺书面要件的事实劳动关系归为一类,它们是事实劳动关系“合同要件说”的理论之源。笔者从对事实劳动关系得处理角度把此类事实劳动关系归为了一类。依据2001年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得,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该司法解释对确定履行或解除此类事实劳动关
15、系提供了依据,也有人认为,该解释是与劳动法第23条规定的“劳动合同期满或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根本背离的。此类事实劳动关系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原来的条件成立了新的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被新的劳动合同取代。一方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支持。”(4) 双重劳动关系下的事实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在双重劳动关系下,一般都有一个正是挂靠的单位,哪怕不提供劳动,也可以领取最低工资、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双重劳动关系中的第二种劳动关系,我国司法实践中通常被当作劳务关系处理,劳动者只能要求劳动报酬的给付不能要求其他按照劳动法所能
16、享有的权益。依据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经济造成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的学者据此推导出“法律禁止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由此否认了双重劳动关系下的事实劳动关系。10竹文君认为,劳动法第99条仅是对法律责任的一种规定,如果单位同意劳动者再到另一单位工作或者兼职,或者劳动者并未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影响,都应当认为是允许的。将双重劳动关系中第二种以外的关系作为劳务关系来处理,显然对劳动者保护是不利的,尤其当出现工伤事故时,受伤害的劳动者就不能获得劳动法或社会保险法的保护,因此应当将其看作事实劳动关系。11 四 、事实劳
17、动关系的效力就事实劳动关系研究本身而言,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就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甚至有的学者对“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提法本身就存在质疑。12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论述只是零星散见于劳动法相关研究文献和报刊当中,事实劳动关系的表现、定义甚至也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研究的混乱。因此,为了方便我们去理解事实劳动关系概念本身,笔者结合事实劳动关系研究开始以来的各种观点,将关学者们同一或类似观点归为一类,对其进行了如下划分:(一)事实劳动关系无效论这一观点是以王昌硕为代表的。王昌硕先生在其主编的劳动法、劳动法案例教程中分别提出了“没有签定劳动合同的的事实劳动关系由于欠缺劳动法的书面合同要件理所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实 劳动 关系 问题 研究 综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