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仲裁案例评析.doc
《两岸经贸仲裁案例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岸经贸仲裁案例评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岸经贸仲裁案例评析林俊益*壹、 前言中国大陆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统一之仲裁法*林俊益:政治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大学法律系兼任副教授中华仲裁协会顾问林俊益:中共一九九四年新仲裁法之评介,刊于,司法院印行,中国大陆法制研究第六辑,1995年6月;收录于,林俊益,大陆地区仲裁制度之研究,保成出版社,页61104。,迄今已满9年,根据一项报告指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01年 1996年到2000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件数是逐年有所下降,但2001年首次止跌回升,比2000年增加98件,引自,仲裁与法律第2002年第1期(总第78期),法律出版社,页6。受理案件高达731
2、件(包括涉外案件553件,国内案件178件),至于争议案件当事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香港地区、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台湾地区、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 王长生: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01年工作报告和2002年计划,仲裁与法律第2002年第1期(总第78期),法律出版社,页14。地,由此可知,台湾地区是属于案件当事人较多的地区之一,是以台湾地区厂商在大陆地区投资所生之争议,如何运用大陆地区之仲裁机构获得最有利之解决,殊值我们关心与研究,为此,特自中华法律网之网站搜寻相关案例(参考编号 http:/202.153.121.157/gate/big5/ARB-2-95-1031),详加分析
3、研究,俾利我们了解大陆地区仲裁程序之开启、进行与终结,爰草撰此文,以就教于学者、专家。貳、 案例介绍: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合资争议仲裁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于1999年9月24日就某一台湾企业与大陆地区企业合资经营争议,作成仲裁裁决,兹就当事人间之仲裁协议、仲裁之请求及反请求、仲裁裁决之理由及主文,分别略述如下,以利讨论。一、案例事实(一)合资契约当事人及契约内容 1994年2月22日,申请人(甲方)、(大陆地区)电子有限公司(乙方)(下简称公司)及被申请人(丙方)在大陆地区北京签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同(下简称合资合同),同意在北京建立合资经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合资公司),其
4、中约定“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管辖”;“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三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提交有关仲裁机构按仲裁程序进行仲裁,仲裁结果是终局的,对三方都有约束力。”另甲、乙、丙三方于1994年7月23日另签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转让及合同修改协议,原乙方之公司退出合资公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营方变更为甲方即申请人及乙方即被申请人,1998年7月20日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新的仲裁协议,双方同意将有关合资合同的争议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二)申请仲裁及其理由、
5、反请求及其理由嗣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资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诸如,申请人向合资公司提供土地使用权的投资义务是否有履行?被申请人是否向合资公司提供了合格技术?合资公司连年亏损的原因为何?应由何人承担责任?当事人双方因协商不能解决,申请人依据双方新达成的仲裁协议,就合资合同的争议,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提请仲裁。申请人之仲裁请求:(1)裁决终止执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同,并决定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清算。(2)仲裁及律师代理费用由被申请人负担。申请仲裁之理由:(1)合资公司成立至今,连续五个年度发生重大亏损,亏损额累计高达人民币13,188,752元。 (2)合资双方对解决合资公司亏损问
6、题分歧较大,双方继续合作的基础完全丧失。合资公司已实际处于停产状态,请依法裁决终止合资合同,并决定对合资公司进行清算;同时,申请人愿意将己方的实物出资改为货币出资,以供合资公司清算。.1999年1月6日,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1)申请人违反合资合同之约定违约造成合资公司亏损,由申请人支付被申请人赔偿金人民币7,253,814元。(2)反请求仲裁费及律师代理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反请求之理由:(1)申请人没有依照合资合同约定到资,而被申请人已依照合同约定全部到资。(2)合资公司五年来亏损人民币13,188,752,按被申请人持股55%比例计算,被申请人实际投入合资公司净资产人民币7,253,814
7、元。(3)合资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申请人投资不到位违约造成的。(4)依照合资合同第43条约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3条及其实施条例第31条,外经贸部、国家工商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第7条之规定,申请人应赔偿被申请人的投资资产净损失人民币7,253,814元,并承担有关之仲裁与律师代理费。 二、裁决内容 (一) 裁决理由仲裁庭经审理后,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作出如下事实的认定与责任之判断: .关于双方当事人出资义务之履行 (1)关于申请人之出资义务,仲裁庭认为,申请人违反合资合同对其出资义务的规定。实际上,申请人对其违约行为以及后果已经了解。申请人在其199
8、8年1月16日向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提交的“土地出让申请”中已经承认:“如今合资企业成立近四年,我方入资手续未能完成。致使合资双方关系日趋紧张,我方处境被动。同时今年经贸部将换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及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年检工作已经开始,我厂已无时间从头办理各项手续。若不能按期完成换证和通过年检,我厂将负有违约责任并承担巨额经济赔偿。”据以上事实认定与责任判断,申请人理应对其违约行为承担责任。 (2)关于被申请人之出资义务,仲裁庭认为,申请人的主张缺乏合同与事实依据。依照合资合同,被申请人已经全部履行包括技术投资在内的出资义务。.关于合资公司之亏损及责任的承担仲裁庭认为,申请人理应对合资公司的亏损
9、承担主要责任。被申请人要求申请人赔偿因其违约行为造成投资损失的请求,仲裁庭部分予以支持。仲裁庭认为,申请人应赔偿被申请人500万元人民币。.关于合资合同的终止与合资公司的清算(1)关于合资合同之终止:仲裁庭认为,合资公司由于严重亏损,已无力继续经营,合资合同所规定的经营目的已无法实现;双方当事人已没有继续合作的意向,合营的基础已经丧失,仲裁庭在研究本案的全部证据和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认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合资合同已经具备提前终止的条件,且合资双方已无意继续合营,合资合同应予终止。对于被申请人提出的收购申请人股权,申请人退出合资公司,由被申请人独资经营的要求
10、,仲裁庭认为,这只能由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方可实行,不属于仲裁庭能够裁决的事项。 (2)关于合资合同之清算:仲裁庭认为合资合同终止后,合资公司应依法进行解散清算。由于申请人的违约行为,合资公司没有获得申请人投入由其所使用的土地的使用权与厂房的产权。而由于申请人整个厂区用途规划的改变,在清算时办理土地使用权与厂房产权转移手续已经没有意义。考虑到上述情况,由申请人在清算时以货币替代土地使用权与厂房出资作为清算财产是合理的。但由于申请人按合同规定应投入合资公司的土地使用权和厂房的价值已可能发生变化,如有升值,该升值部分依法应属合资公司升值。据此,在清算时合资公司应委托有法定资格的房地产评估单位对申
11、请人投入合资公司使用的土地使用权(按同种类的工业用地)和厂房进行现值评估,如评估价值超过合资合同规定申请人应投入的135万美元,则申请人除投入合资公司135万美元外,对超出的差额价值部分有责任补足,并纳入双方按合资合同规定比例所享有的股东权益。(二)裁决主文 仲裁庭依上开理由,裁决如下:.终止合资合同。.合资公司依法进行清算。申请人应于本裁决作出之日起40日内向合资公司支付135万美元作为清算财产。合资公司应在清算开始后委托有法定资格的房地产评估单位对申请人投入合资公司使用的土地使用权(按同种类的工业用地)和厂房进行现值估价,如评估价值高于135万美元,申请人应于评估报告作出之日起10日内将高
12、出135万美元部分升值价款支付给合资公司。申请人应于本裁决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被申请人支付赔偿金人民币500万元。逾期不付,按年利率7%计付利息。本案仲裁费用由申请人承担80%,被申请人承担20%。驳回申请人及被申请人提出的其他请求。本裁决为终局裁决。 參、 案例分析一、本件仲裁之定性 大陆地区于1995年9月1日施行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章至第6章(第1条至第64条),是针对无涉外因素之仲裁事件而为规定,至于涉外仲裁 刘想树:中国涉外仲裁裁决制度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一版一刷。之程序,规定于第7章(第65条至73条),其中第65条规定:“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
13、纷的,适用本章规定。” 林俊益:中共国际经贸仲裁制度之研究,收录于,司法院编印,大陆法制研究第六辑,1996年6月出版,页193264。另收录于,林俊益,大陆地区仲裁制度之研究,保成出版社,1997年6,页105159。本件合资合同之当事人,一方是台湾地区之企业,一方是大陆地区之企业,此种合资合同所生纷争之仲裁事件,应如何适用大陆地区之仲裁法? 大陆地区于1994年3月5日通过一项有关保护台商投资之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下简称台胞投资保护法) 林俊益:评中共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之仲裁规定,收录于,大陆研究中心出版,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研讨辑要,1994年8月,另收录于,林俊益,
14、大陆地区仲裁制度之研究,保成出版社,1997年6,页161172。,全文15条,此乃大陆地区正式以法律之立法方式,来规范海峡两岸之民间交流,亦是第一部保障台商投资之法律,应值肯定。台胞投资保护法主要是根据大陆地区1988年7月3日颁布之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之规定(共22条)之架构而来,兹就前后二法有关仲裁之规定说明如下: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之规定第20条规定:“台湾投资者在大陆投资因履行合同发生的或者与合同有关的争议,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大陆或者香港的仲裁机构仲裁。”“当
15、事人没有在合同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台胞投资保护法第14条规定:“台湾同胞投资者与其它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公司、企业、其它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的与投资有关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至于是提交什么地点之仲裁机构,则无规定 有无可能在台湾地区进行仲裁?殊值检讨。大陆地区于1994年3月5日才通过台胞投资保护法,没想到,本案当事人于1994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岸 经贸 仲裁 案例 评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