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与教辅、作业的关系研究.doc
《“三单”与教辅、作业的关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单”与教辅、作业的关系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单”与教辅、作业的关系研究随着教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课堂教学也打破了以前的陈旧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试验中,我有一点切身的感受。一、 教师角色转变是前提 有效教学实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自我展示”的平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把黑板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任务和责任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的肩上。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来说,实验就是挑战。需要教师拿出勇气,摒弃延续多年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和习以为常教学行为。
2、重新学习、自我转变,用新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实验的要求。角色的问题实际上是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的问题,除了参加实验培训以外,更主要的是如何将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意识地转化为教学行为,或者说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上下功夫。“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下:课前:设计一案三单(备课)。学案设计提前两周师生共同备课。在某一教学流程下,创设什么情境,需要多少时间,教师做什么,期望学生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设计。三单的开发制作(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师和学生一起全力向前冲。课中:问题
3、呈现自主合作展示评价问题训练提升意义。(教学7件事:吸引学生注意,告知学习目标,激活前提知识,呈现刺激材料,引发期待行为,提供快速反馈,评估学习结果)生进师退:学生上台做演员,教师幕后做导演。课后:组织单元回归复习,学习契约评价,作业评价和学业成绩评价。教师要有老板意识,为赢得学习效益,给学生提供多元服务。韩教授所推广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个人认为,自课程改革以来,对课堂结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影响最大的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只要按照这个模式做下去,教师的角色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转变,对以前不能理解的教育理念也就会豁然开朗。当然,还有一个实验教师培训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或者,培训了没有真正
4、理解消化。第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化是关键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对于“高效课堂”实验来讲,“以生为本,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要求采用一切可用的办法,激活学生的发动机,让其自转。(火车和动车的比喻)课前:结构化预习(查、划、写、记、练、思)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多元评价、积极参与)展示交流(展、思、论、评、演、记)课后:回归评价学习(周反思日记、知识模块归纳、3715回归复习评价、创建学科文件夹)要完成从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的转变,需要教师从问题入手,创设自由和谐的对话情境,多元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与热情,对学习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5、,通过落实训练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交流思考,展示成果,张扬个性。转变学习方式,先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开始。这需要教师、学生一道做长期的努力。最主要莫过于这两方面:一是从落实结构化预习抓起;二是从课堂上叫学生张嘴说话抓起。第三、狠抓实验要害不放松 该校实验伊始,先后组建了学习小组,制定组名、组标、组训、任命小组长、小组发言人,并对课堂的时间流程进行了严格规定。实验初期,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能够积极配合老师自觉学习。时间一长,学生的新奇感消失,在学习上旧态复萌,依然故我。有的学生甚至不看书、不读课文,拿到“问题导读单”以后,自己不动手做,二是拿别人做
6、好的抄一抄就算完事。课前预习成了走过场,课后练习巩固变成搞形式。对此现象、个别实验教师浑然不觉,结果在期末质量检测中隐藏的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质量检测成绩大面积滑坡。这实质上像演戏一样,只是走了个过场。除了前面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原因外。我想还有两点很重要的原因:一是抓住实验的关键环节。1、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学生的结构化预习不到位,学生就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学习内容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知道说什么。就像演员上了舞台,却没有舞台语言和舞台动作。小组合作就没有办法搞,就是一个空架子。2、三单制作。如果说结构化预习是先学,解决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问题,那么三单制作,就是后导,解决学
7、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三单制作一旦脱离了学生实际,没有做到师生共同备课(问题生成评价单),缺乏必要的梯度和知识铺垫,学习目标就难以达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要让我将全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先搞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在学生充分的结构化预习完成后,制作三单就是确定教学内容,解决学生需要学什么,老师需要教什么的问题。(1)什么是学生已经懂了的(2)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自己读书可以懂的(3)什么是学生读书后还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议懂的(4)什么是老师必须讲、非讲授不知的(5)什么是老师讲了以后还不懂,需
8、要通过活动、实践才能掌握的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监督、评价作用。这个模式有个词语,叫“生进师退”。实验初期,当教师把黑板、讲台、学习任务和学习责任交给学生,而学生暂时还无法全部承担起来的时候,如果教师退得太快,退得太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监控、必需的指导和及时反馈,学习就会陷入无序、无效、无目标的混乱状态。这是教师职能的丧失。这种情况下,想要取得成绩,只能是天方夜谭。对“生进师退”要辩证看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尺度。没有永远的生进,也没有永远的师退。“师退”是教师身体退后了,把学习的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了,但心不能退,教师的所有注意力、关注点仍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语言、讲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辅 作业 关系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