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doc
《2《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1、 材料: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立法的影响 P1-2相关问题:最低工资标准立法要考虑的问题参考答案:答:一、最低工资就是工人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费用的价格。其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工人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2)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费用;3)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二、用命令或法律来规定工资和福利的高低,“最低工资法”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法定福利。最低工资法普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但是从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立法后,南部地区无缝针织行业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最低工资标准立法的时候要考虑到如下问题:(1)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对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产生较深刻影响
2、,使得劳动力资源在不平衡的地区间重新分配。例如,美国北部的工资比较高,而且劳动力不密集,所以提高最低工资对成本的影响小;但南部劳动力密集,确定了法定最低工资,使得成本大增,企业竞争力削弱。南部地区的企业就会想方设法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最低工资法实施的头两年,南部的就业量降低了5.5。(2)工资是由劳动力的需求决定的,法定的最低工资要适应市场,及时作出调整。当人为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可能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果是失业人数反而增加。(3)可能鼓励资本替代劳动,企业会更有积极性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从案例看出,在最低工资法生效的头两年,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变频移印图案编织机器逐
3、步代替旧的手工移印图案编织机器,全自动的机器使用增长了10。(4)最低工资法可能带来熟练劳动力替代非熟练劳动力,并导致就业中的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使得非熟练劳动力处于更艰难的就业状况。(5)可能有许多事实上拿最低工资的工人如学徒工、临时工、兼职工人、家庭仆人等未被包括在最低工资法测算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有8种:1)比重法;2)恩格尔系数法;3)累加法;4)超必需品剔除法;5)平均数法;6)生活状况分析法;7)分类综合计算法;8)经济计量分析法。 2、材料:中国城市女性就业历程 P 78相关问题:妇女就业率上升的原因参考答案:答: 一、女性就业率问题,实际上也属于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劳动力参与率是
4、指经济活动人口数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比例。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各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也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 1因素,对不同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其发挥作用的 程度和方向也不一致。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3)工资水平;4)个人非劳动收入;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6)社会保障制度;7)宏观经济状况;8)其他因素。二、根据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可分析到,我国城市女性就业率上升的原因有:1)政府重视宣传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妇女就业的重要性。国家政府针对就业妇女自身的观念差异,家庭的阻力,社会的偏见
5、等问题不断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宣传妇女就业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必然联系的观念,从而促进妇女的就业提高。2)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机制,为妇女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妇女的特点,采取多层次分流和多元化安臵,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妇女就业的渠道。健全职业介绍所,为妇女就业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妇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走自主就业,竞争就业的路子3)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为妇女就业提供大量岗位和施展才干的机会。3)受教育机会增大、受教育层次提高,以及各类职业培训使妇女就业提高竞争能力。三、在经济结构调整后,妇女就业很关键的一点从过去一味追求“
6、铁饭碗”、“终身制”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变过去那种“等、靠、要”的观念。要面对现实,积极想办法,找门路,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要乐于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去工作。同时也要摒弃相互攀比思想,不要认为自己和别人同时参加工作,人家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自己没有更好的工作就不去上班,在择业上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实情况,。只有这样不断转变就业观念,城市女性在产业结构调整后,才能重新转向新的工作岗位再就业。 3、材料:民工荒: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契机 P9-15相关问题:劳动力流动率的问题参考答案:?答:一、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令人意外地发生大范围“
7、民工荒”,这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深刻的结构性问题。“民工荒”的出现反映普通劳动力的短缺 :1)“民工荒”反映的是整体短缺而非仅熟练工短缺,是全面而非局部地区和行业的现象 。2)“民工荒”反映各地对外出务工农民的需求持续增加。)“民工荒”反映外出务工农民供给出现瓶颈 。二、从案例分析得出,出现“民工荒”主要有如下原因:1)工资待遇长期徘徊,缺乏吸引力。2)用工不规范,劳动条件差,劳工权益缺乏保障。3)企业用工迅速扩张,如深圳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近3年来,每年增长10。4)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是企业用工短缺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只赚
8、一点“人工钱”,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实现低成本,企业利润空间狭小,无力提高工资。5)政府对农业加大政策扶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刺激了农民返乡种粮的积极性。三、根据劳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民工荒”反映出劳动力流动率的影响因素。劳动力流动率是指劳动力流动率的影响因素有:四、因此,要想缓解“民工荒”,本人认为可行的办法有:1)提高民工待遇,尊重民工价值,保障劳工基本的权益和福利。2)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23)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引进技术要素,政府要起引导作用。4)切实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保证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要实行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
9、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差距与大学入学率的变化 P19-21相关问题:就业与就学决策影响了劳动参与决策疑问:( 1)教育与就业参与率关系;2)教育的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在生命周期中,人们首先面对的重要选择是就学还是就业。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在人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包括直接支付与机会成本)提高的同时,教育能够吸纳更多的求学者,再加上人们对教育、知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等方面认识的发展,选择就业的年龄出现了抽后推移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通过不同年龄组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和大学入学率的变化显示
10、出来。就业年龄向后推移是有条件的:1)这种推移是有极限的。2)学历教育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二、人们对于教育进行投资,有助于经济发展,甚至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既要考虑传统的有形的物质资本,也要考虑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训练、移民、和信息取得开支所成的资本。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因为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知识和技术,经济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进步,所以经济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是人力资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所以教育投资,即在教育上花钱,即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动
11、器。三、正是由于国家的提倡,人们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又看到对高等教育投资,能极大地提高一个人的收入,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望不断提升等非经济因素推动大学入学率上升。另一方面,把大学教育当作消费看待时,与其他消费需要相同,家庭收入和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对人们参与大学教育的愿望造成影响。入学率的提高是在大学教育从免费到收费,并且收费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的环境下形成的。四、教育发展是劳动参与率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来说,增加一个受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就等量地减少一个劳动供给。随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劳动年龄人口中的受教育者的比例会越来越升高,这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
12、我国的城镇受教育者的比例升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进一步提高;二是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对青年人低技能劳动者和失业者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既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又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参与率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4、 材料:湖南:隐性失业现象不容忽视 P23-24相关问题:什么是隐性失业?参考答案:失业是隐性还是显性的,是从失业表现形式的角度对失业类型所做的划分。所谓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丰承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尽管这种失业不以社会上存在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失业实质已存在社会上却看不到,应有的失业人口被隐藏到企业P24-
13、25相关问题:劳动力流动的条件参考答案:劳动力要流动,必须依赖一下几个条件: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劳动力能够自主决定或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不受政策等非经济方面因素的限制,比如城市居住权或人事制度和政策方面的限制。如果劳动力的选择有许多制度或政策上的限制,那么劳动力的自 3由选择和流动就不可能或非常困难。2)、导致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不同区域和工作之间存在着诸如就业机会、就业条件以及收入报酬等方面所构成的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业只是给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劳动者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经济学 劳动 经济学 案例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