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doc
《电大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词解释1证据学。是研究在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其他法律事实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学科。2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在狭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是指诉讼证据。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是指诉讼中的证据,以及司法、执法、仲裁、公正、监察等活动。3证据。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复制的。4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5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6证据学体系。就是将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具体
2、化之后,按照一定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和阐述的科学系统,简言之,就是证据学的组织结构。7证据法律制度。证据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中与证据有关的规定和规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和特征必然要受国家法律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影响。1神示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有的国家的神示证据制度中仍然有神明裁判的存在;有的国家神明裁判则消失得较
3、早。2神誓法。对神宣誓,又称神誓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所谓“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者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3水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接受水的考验,显示神意,借以判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是否真实、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水审又分为冷水审和沸水审两种。冷水审一般是将被告投入河水,看其是否沉没,以检验其陈述的真伪和他是否有罪。沸水审一般是让被告用手从沸水锅中捞出某种物品,接着包扎好其烫伤的手臂,同时向神祈祷,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其烫伤是否渐愈来判定其陈述是否真实以及其是否有罪。4火审。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要被告接受火或者烧红的铁来检验,显示神
4、意,借以判定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以及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5决斗。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也被用在诉讼中,借以确定当事人双方对案情的陈述的真伪,以及谁是犯罪人。6法定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7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进行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1证据法的原则。证据法的原则
5、是指在运用证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的准则。2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随着诉讼理论的发展,证据裁判原则的内容不断的发展与充实。3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是现代法制国家普遍遵循的诉讼原则。其含义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1诉讼证据。诉讼证据,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2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人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
6、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3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4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5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6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也叫证据的许可性。合法性是指证据只能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和审查认定。7.证据方法:是指诉讼中可以作为调查对象的有形物,例如物证、书证、各种人证等。8.证据原因:是法官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
7、属实形成的心证的原因。1物证。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这些物品和痕迹包括作案的工具、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行为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与物品,以及其他能够揭露和证明案件发生的物品和痕迹等。2物证的收集。是指执法人员或者律师发现、提取、固定、保管和保全证物的专门活动。3勘验。是司法人员在诉讼的过程中,对与案有关的场所、物品等进行查看和检验,以发现、收集、核实证据的活动。4检查。是执法人员检查人身或者在特定场所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5搜查。是指为了收集证据,查获犯罪行为人,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的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所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的搜查。6扣押。通常是结合勘验、
8、检查、搜查等同时进行的,它是执法机关依法暂时扣押与案件有关的物品的一种调查活动。7辨认。在诉讼中,辨认是指在公安、司法机关的主持下,由有关诉讼法律主体对提供、收集到的物证材料进行识别、判断、辩明其真伪以及阐述与案件事实是否具有关联性的认识活动。8科学技术鉴定。是指鉴定运用自己的专门技术知识、技能、工艺以及各种科学仪器、设备,等等,根据法庭的指派或聘请对在诉讼中出现的物证材料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提供的结论性意见。9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这些物品大致可包括:用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的书证,以符号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情的书证,以及用数字、
9、图画、印章或其他方式表露的内容或意图证明案情的书证。10文字书证。是指以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有关事实的书证。11图形书证。是指以图形表现的内容来证明案件有关案件情况的书证。12符号书证。是指以符号为内容证明案件有关情形的书证。13公文书证。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所制作的文书,以此文书作为证明案件有关情况的书证,即为公文书证。14私文书证。是指公文书证之外的书证。15处分性书证。是指书证中所记载或表述的内容,以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为目的的书证。16报道性书证。是指书证中所记载或表述的内容,反映的只是制作人的见闻、感想、体会等。17原本。是指文书的制作人最初所制作
10、的文书。18正本。是指照原本全文抄录或印制并与原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19副本。是指照原本全文抄录或印制但效力不同于原本的文件。20节录本。是指制作者以摘抄的方式,节录原本或正本文书内容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文书。21影印本。是指运用影印技术、将原本、正本摄影或复印而形成的文书。22译本。是指运用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字将原本或正本翻译而形成的文书。23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办案人员所做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的陈述。证人证言的内容包括对查清案件真相的一切事实,与案件无关的内容,或者是证人的估计、猜测、想像等,不能作为证言的内容。24被害人陈述。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
11、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所作的陈述。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作为诉讼的主体,具有独立的当事人的地位,被害人的陈述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2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26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就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说明,它包括当事人自己说明案件事实和对案件事实的承认。需要指出的是,当事人的陈述不仅包括当事人所发表的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还包括当事人所发表的对案件处理的意见。27鉴定结论。又叫鉴定人意见,是指鉴定人根据
12、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的判断。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在证据分类上同属人证。28勘验、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并由勘验、检查人员和现场见证人签名的一种书面文件。29视听资料。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可以重现案件原始声响、形象的录音、录像资料和储存于电子计算机的有关资料及其他科技设备提供的信息,用来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这是一种更接近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证据。30. 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已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可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1原始证据
13、。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所谓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是指证据是在案件事实的直接作用或影响下形成的;所谓直接来源于原始出处,是指证据直接来源于证据生成的原始环境。正是由于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因而又被称作从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或原生证据。2传来证据。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3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因而又称为人证。4实物证据。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
14、式的证据,又称作广义上的物证。它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证据:物证、书证、音像证据、勘验笔录等。5有罪证据。有罪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是加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证据。由于它是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所以叫做有罪证据。有罪证据,一般是由控诉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指控时提出的,也是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和加重处罚的根据,所以也叫控诉证据。6无罪证据。无罪证据,是指反驳控诉,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者是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以及减轻他们刑事责任的证据。由于它是否定犯罪或者是减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证据,所以叫做无罪证据。无罪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证据学 期末 复习 指导 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