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关于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研究.doc
《2004.关于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关于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研究.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性研究 系 部 商贸系(部) 专 业 市场营销 年 级 2005级 学 号 XXXXXXXXXXXXXX 姓 名 XXX 指 导 教 师 XXX(教授)XXX(助教)成 绩 2009年5月25日 目 录任 务 书.1文献综述.2开题报告.6正 文.8摘 要.8引 言.8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内涵8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功能比较.9农村土地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功能比较.11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可行性分析.13农村土地保障功能被替代应具备的条件 .16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致 谢.20指导教师评阅表.21交叉评阅表.22答辩记录表 . 23XXX大学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性研究 系别、专业 商贸系(部)、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姓名 XXX(教授) XXX(助教) 开题日期 2008年11月9日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与要求:主要内容:通过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功能、农村土地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的功能比较,和对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替代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要求:掌握如何收集资料的方法,具备基本的数据资料分析能力,掌握采用比较分析法的基本要领并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进 度
3、 安 排2008.092008.10 查阅资料,选题;2008.11 开题;2008.112009.0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009.022009.05 继续调查,补充数据材料,修改论文并定稿;2009.052009.06 论文答辩;系(部)意见: 年 月 日注:1、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2、任务书必须在第七学期13周前下达给学生。文献综述关于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研究XXXXXX大学XXX校区商贸系(部),XXX XXX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研究的总体概况,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以进一步开展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性研究。关键词:农村土地 保障
4、功能 替代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民的保障缺乏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土地仍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形式,由于中国土地功能的发挥以保障功能为主,而外国土地以资本功能为主,基本上不发挥保障功能,所以笔者未检索到国外学术界关于土地保障功能的研究成果。国内的土地功能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土地保障性质的鉴定赵小军(2007)认为土地保障是社会保障的特殊形式。社会保障的义务主体可以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土地保障中国家和集体提供土地,个人提供劳动力,土地的收益用于农民的医疗、养老,用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符合社会保障的构成要件。这种观点把土地保
5、障认定为个体性保障,而非社会保障。部分学者通过对土地保障的责任主体、保障对象、保障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土地的保障功能是国家均分土地政策的必然产物。1祝果毅(2003)对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进行比较,认为土地保障是一种非正规的社会保障2。在土地保障的保障对象的认定上,徐琴(2003)认为土地的保障对象可以界定为当期拥有依靠土地收益保障自身生活权利的集体成员3。在土地保障的保障内容上,学者们普遍认为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缺位,土地保障包含住房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而且土地的保障功能是与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相容的。2 农村土地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张金玲(
6、2008)认为以现金支付为基础的社会保险之所以无法大面积的在全国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村目前很低的现金收入水平。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60%以上用于食品、衣着和住房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支出。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以个人付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面对农村庞大的人口,要政府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障过程中,一些学者认为任何离开土地保障来谈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都是不现实的。目前,农业产业化及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探索土地保障的创新以增强土地的社会保障能力,建立起以“ 土地承包权
7、”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多数学者认为发展农民的社会保障时,必须把增强土地的养老保障能力,与发展土地外养老保障结合起来,积极实现养老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变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举。土地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某种条件,对土地保障的作用,即土地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某种条件所起的作用,决不能小视。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继续重视土地保障的作用。土地保障只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形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因而是不稳定的。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是一种非正规的保障,是一种不健全的保障, 是一种落后的保障,是农民在社会保障缺位状态下被迫进行自我保障的
8、反映。4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研究进展蒲晓东(2002)认为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政府在放权让利的家庭土地承包制的推行中,将所有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压力加载到了土地之上,使土地不单单承载了为城市工商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的功能,也将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副食品与燃料供给、住宅供给、教育供给、就业供给、医疗供给、养老保险供给、劳动保护等社会保障制度承担起来了。这就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双重困境:人地关系紧张和工农差别,实施城镇化战略是走出双重困境的重要思路。5李南洁(2008)指出目前土地保障功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失地农民原土地的保障功能得不到延续,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土地保障功能没有合理转化,土
9、地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农业劳动者从土地获得的保障弱化,无法获得必要的社会保障。并提出了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存续的基本思路,即促进土地流转,设计合理的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土地流转的获利置换农民的社会保障,实现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的存续。6王文玲(2008)分析了我国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状况,发现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务农比较收益低,农村存在较严重的抛荒现象。得出土地的保障功能不稳定,难保农民基本生活的结论进而提出解决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对策。从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角度应该切实抓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增加征地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标准;出台征地补偿分配条例,规范分配行为;改变补偿方式,健全保障制度。除此
10、之外还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74 农村土地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黎翠梅(2007)认为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使农村土地已无法承载农民对保障的需求, 土地所赋予的保障功能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土地的保障功能影响了土地经营效率的提高,以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功效为主的土地关系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提出要替代或创新土地保障制度8。张金玲(2008)总结认为土地作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土地规模效益低,不利于土地合理流转和合理配置;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有效建立;不利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9。樊小钢(2003)认为
11、土地保障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0。5 土地保障功能的变革及替代性前瞻学术界对土地保障功能的发展趋势有不同观点,张金玲(2008)总结了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呼吁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第二种观点主张把土地保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第三种观点主张稳定土地保障的同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1基于以上三种观点,学者们提出的变革措施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方面加快土地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比较利益水平;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和自我保护组织,节约交易成本。同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12、和农村城市化水平,总体达到加强农地保障能力的目的。第二方面,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建立农民社会保障;鼓励“土地换保障”,注重加强农民的保障意识和强制性,主张社会保障立法,以达到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目的。 第三方面,主张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张惟璐(2006)认为中国目前社会保障的“现状”本身存在没有完全把占总人口比重最大并对社会保障需求更迫切的农民纳入该体系,因而存在很大缺陷,根据我国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开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税是可行的12。裴苏英(2005) 认为在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对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开征
13、农村社会保障税对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优势13。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农村土地保障的研究比较深入和丰富,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如虽然发现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已经弱化,认识到农村土地保障面临的困境,但实际上还是主张将农村土地保障作为农民保障的主体,始终将目光局限在改善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问题上,很少对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性问题进行思考,这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缺陷。本文着重于对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期明确指出替代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参考文献:1 赵小军.对土地私有化之评判兼论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J.河北法学.2007(1):90-94.2祝果毅.试论我国农村社会保
14、障的状况及其三大关系问题的处理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1):7176.3徐琴.农村土地的社会功能与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J.江海学刊.2003(6):7580.4911张金玲.中国农村土地保障的述评J.特区经济.2008.(5):181182.5蒲晓东.农村土地功能弱化与城镇化J.农业经济.2002.(5):3637.6李南洁.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如何存续J. 乡镇经济2008.(3):2831.7王文玲.我国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及解决对策J.经营与管理2008(5):810.8黎翠梅. 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土地保障制度的创新J. 财经论丛 .2007(1):4347.10樊小钢.土
15、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 财经论丛.2003(7):812.12张惟璐.中国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6(10):7477.13裴苏英. 我国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的探讨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0):8384.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性研究系别专业 商贸系(部)市场营销年 级2005级开题日期2008年11月9日学 号XXXXXXXXXXXXXX姓 名XXX指导教师XXX(教授) XXX(助教)1.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功能、农村土地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的功能比较,和对农村土
16、地保障功能替代的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替代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研究内容:1.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内涵2.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土地功能比较2.1承载功能2.2生产功能2.3仓储资源功能2.4景观功能2.5储蓄与增值资产功能3.农村土地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功能比较4.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可行性分析4.1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经济可行性分析4.2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社会可行性分析4.3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管理可行性分析5.农村土地保障功能被替代应具备的条件5.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5.2国家和地方须有雄厚经济基础为支撑5.3社会保障制度
17、的改革与完善是必要条件5.4政府须切实保护耕地,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和粮食安全6.结束语技术路线:通过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功能、农村土地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的功能比较对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了替代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进度:2008.09-2008.10 查阅资料,选题;2008.11 开题;2008.11-2009.0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009.02-2009.05 继续调查,补充数据材料,修改论文并定稿;2009.05 论文答辩;4.导师意见:
18、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5.系(部)意见: 系(盖章) 年 月 日说明: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学校和系检查。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性研究XXXXXX大学XXX校区商贸系(部),XXX XXX摘要:本文通过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功能、农村土地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的功能比较,和对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替代的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替代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关键词:农村土地 土地功能 替代The substitute Research of Rural land Safeguard
19、 FunctionAbstract: This paper, the land function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land and the construction land were made a comparison, and the countryside land safeguard function and the city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were compared, and the economical, social and management feasibilities of substituting th
20、e rural land safeguard function we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it the basic condition that substitutes the countryside land safeguard function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Rural land Land function Substitute引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1;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破解“三农”困境,快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21、统筹城乡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社会课题都离不开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焦点都集中反映在农村土地问题。1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内涵众所周知,土地具有五个功能:承载功能、生产功能、仓储资源功能、景观功能、储蓄与增值资产功能,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是这五个基本功能的衍生功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使得农民缺乏其他形式的保障,农村土地对农民而言具有很强的物质保障功能,农村土地实际上负载了农民的住房、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除此之外,农村土地对农民还具有很强的心理保障功能,农民将土地视为最后的生存保证。近年出现的大批举家外出务工农民愿意撂荒家乡土地,也不愿意参与任何土地流转。即“离乡不离
22、土”的现象正是农村土地心理保障功能的体现。2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土地功能比较由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属性有所不同,所以它们在土地的五个功能方面各有侧重,下面就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从五个功能进行分析与比较。2.1承载功能土地在非农业部门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工业等作为地基、场地和操作基础发生作用,是人类修建的一切建筑物(住宅、厂房等)和构筑物(交通设施、工程管道等)的载体,为人类提供居住、休息、娱乐、工业生产的场所。居民点及交通、水利用地为土地承载功能的具体体现。2从利用方式上看,建设用地是利用土地的承载功能,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作为人们的生活场所、操作空间和工程载体,以及堆放场地,主要用于第二、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4. 关于 农村土地 保障 功能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3363.html